APP下载

种桃追求品质五次获得金奖
——访上海南汇团星瓜果专业合作社

2016-10-10志强

上海农村经济 2016年9期
关键词:南汇大团水蜜桃

■志强

种桃追求品质五次获得金奖
——访上海南汇团星瓜果专业合作社

■志强

“留熟很重要,是提高桃子品质的关键。”在浦东新区大团镇团西村东大公路北面的一个桃园里,近日上海南汇团星瓜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华虎与员工冒着高温采摘树上的水蜜桃。树上黄色套袋都撕开了一个口子,露出红艳艳的桃子。王华虎说,桃子生产最后一项技术活叫“留熟”,撕开套袋让阳光为桃子“着色”,同时可以提高糖度,优化品质。只有经过“留熟”的桃子,香味扑鼻品质好。

2016年上海市优质水蜜桃评比近日揭晓,上海南汇团星瓜果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大团蜜露”桃获得金奖。无独有偶,自2010年以来,“团星水蜜桃”已连续五次获得金奖。在沪郊众多桃子生产企业中,“团星水蜜桃”为何能获得“五连冠”的殊荣,其中有什么独特的做法和经验呢?

一、成立专业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生产

王华虎是一位70后桃农。在桃子生产技术方面,他得益于曾是林果乡土专家的父亲王鹏飞的指导。经过多年学习钻研,他成了一名青年种桃能手。团星瓜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2008年注册了“团星”商标,目前有108亩桃树,种植的品种有大团蜜露、湖景蜜露、玉露桃等。在浦东新区农协会专家的指导下,合作社参加了南汇水蜜桃品牌合作联社,实施标准化生产和管理。

王华虎说,区农协会专家经常实地检查,指导合作社推行标准化生产,对生产销售过程全程记录,采取品种、商标、质量、技术、包装和价格“六统一”。

二、踏踏实实种桃子,弘扬“工匠精神”

“团星”能在上海市优质水蜜桃评比中实现“五连冠”,其中有什么“秘诀”?王华虎说,哪有什么“秘诀”,我们坚持踏踏实实种好桃子,追求品质,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弘扬“工匠精神”。合作社种植桃子,从授粉、疏果、套袋、留熟、采摘、包装、销售等环节,都严格遵循区农协会制订的《南汇水蜜桃生产技术操作规范》、《南汇水蜜桃产品质量标准》和《南汇水蜜桃包装标识规范》。

其中三项技术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一是施有机肥。每年11月搭棚整地时,他们注重施饼肥、粪肥等农家有机肥。饼肥是榨油后的菜饼、豆饼,粪肥是发酵后的鸡鸭粪和商品有机肥。施有机肥的水蜜桃成熟时香味浓,而施化肥的则没有香味。二是合理留果。一棵壮年的桃树可自然结出400多只桃子,必须按照树势强弱、树冠大小适当留果。把小的、差的桃子疏掉,一般控制在200只以内。这样就能合理分配营养,确保质量。三是耐心留熟。采摘前4到6天撕开桃袋,让桃子阴面接受阳光。这样能调节糖度与色面,不仅看上去漂亮,而且能优化桃子的品质。王华虎说,留熟很重要,需要耐心,考虑运输销售环节,我们一般都要留到“八分熟”。有的农户看到市场上桃子热销,还没有留熟就赶紧采摘上市。从质量标准来说,这样的桃子还没到“火候”,质量就差一些。

三、调结构提质量,打响南汇水蜜桃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为应对梅雨天气对桃子生产的影响,2011年起,合作社投入15万元建起了2个占地3亩的钢管大棚,经过多年探索获得了成功。受自然灾害影响,露地种植的水蜜桃今年大幅减产,但合作社采用大棚栽培的3亩水蜜桃喜获丰收。棚栽桃的每亩效益比露地种植的增收3万余元。建造1亩的钢管大棚的成本约5万元,尽管价格不菲,合作社准备再扩大一些棚栽桃的面积。

29日,我们将去参加浦东第八届农博会。王华虎说,他们准备了水蜜桃、翠冠梨等产品参加今年的农博会,这是展示浦东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平台,也是打响合作社产品和品牌的一个机会。大团镇有1.2万亩桃林,团西村有2000余亩,水蜜桃是大团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合作社将致力于打造规范化、现代化的品牌南汇水蜜桃的生产基地,认真实施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通过调整结构、优化品种、提升品质的举措,打响南汇水蜜桃的品牌,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猜你喜欢

南汇大团水蜜桃
冬孩子的游戏
冬孩子的游戏
七彩夏令营“恋”上水蜜桃
聪聪吃水蜜桃
芳香甜美的水蜜桃儿
水蜜桃价格下跌 后期恐难以走高
从竹枝词考察近代南汇地区社会文化变迁
导游的高招
在英雄故居
南汇水蜜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