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考试成为最有信度、效度的测试

2016-10-10黄助昌

关键词:标准答案课本试卷

黄助昌

关心母语教学的中国人,只要认真做一做高考卷或高考模拟卷,就会发现:所有的“标准答案”几乎是“似是而非”。按照“标准答案”去诠释是可以说得“理所当然”的,但独立去做题,则往往与“标准答案”相去甚远。无论考生如何努力训练,解答“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古诗词鉴赏”等文字表述题也不可能得满分。有数据表明,其中的“古诗词鉴赏”得分率往往只有20﹪~30﹪,即总分为11分的题目,仅均得2~3分。高中阶段,每个学生都要经历无数次考试,每次考试的结果都在提醒学生:在语文上花工夫得不偿失。师生共同默认:与其他学科的考试相比,语文考试是最没有信度、效度的考试。

真正关心母语教学的中国人,只要扫视一下课堂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一边做着其他学科的练习,一边听语文课;一部分学生干脆埋头做着自己的事情根本不听;一部分学生直接选择趴在课桌上睡觉;没有人做与课文相配套的练习册(做也无用,不考);即使是语文成绩差的学生,也不会请老师“补课”(补也茫然,不知道补什么)……这些现象从高一就开始萌芽,到了高二已经蔓延,到了高三变本加厉。

著名学者温儒敏教授在《北大学生眼中的中学语文》一文中说:“有的同学回忆语文复习的情形,说凡是考纲中未列入或者虽然列入但得分较少的,几乎就不再理睬。课本中许多现代文虽然很美,但比较难以和高考挂钩,也就放过去了。”“到了高考复习,很多人包括教师往往会放松甚至放弃语文,别的科目占据了本属于语文的时间。语文课在许多学校地位很低,成了边缘化和弱势的课。”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试想一下这种事理:当语文教师所讲的课文与考卷所考的内容相疏离,谁还肯花时间听那些“废话”呢?

残酷的教学现状是:语文试卷已经成了教学的中心,每堂练、每周测、每月考。语文教师的“教研”也以试卷为中心搜集信息,组合试题。教学时间基本被讲评试卷占用,常规的教学就是:讲考点,考试,改卷,讲评,循环往复。如果这些考卷能够真正地让学生获取终生受用的知识、技能和学术倒也罢了,可悲的是其中相当一部分命题者提供的“标准答案”根本经不起学理、学术的推敲。如此,教师讲解试卷时,其实是讲解连自己也不知甚解的“知识”——学生又能从中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呢?

“一节课下来全都是字句细解,等于高度疲劳轰炸,到底能记住多少是个疑问。面对这等上法,不少同学只好睡觉。”温儒敏教授在《北大学生眼中的中学语文》一文中尖锐地指出:“现在很多学校的语文课几乎都是指向高考的,而高考不是考知识灵活运用,而是考谁背得多、套路运用得熟,所以教师只好功利地教,学生就功利地学,这样的语文不可能让人喜欢、让人学好。”一般套路或“答题规范”就是先将课文分段,然后找中心句子,逐段分析,甚至连诗歌也照此办理,“简直就是解读的暴力”。

比如“现代文阅读”。它的命题模式是:设立一个题干,然后从原文中摘录并组合成ABCD四个选项,其中之一为标准。这种考法根本不能检测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为从知识背景上看,与语文知识体系完全脱节;从现代诠释学理论上看,当你将原文的具体信息加以重组了,就极可能违背了原意,也就是说每一个选项都可能是错误的。更何况,“现代文阅读”的材料是有关最新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内容,而命题人也往往不是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重组的信息能不出现纰缪吗?

在课堂上,语文教师最害怕的就是讲析这种阅读题。因为教师对阅读材料也往往没有相关的知识背景,于是只能按照答案去搪塞了事。即使有相关的知识背景,“标准答案”也不容许你用来诠释这篇文章,因为它是作为考试的完全独立而封闭的一个文本,不容许相关信息进入。从教学终极效果上验证,这种命题是极不科学的:即使你训练一万次,你也得不到一点提高,学不到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并且你还极可能连一道题都做不“正确”,从而产生极大的虚无感。这样的命题,苦了师生,极大地伤及了语文的尊严。

再比如解答“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古诗词鉴赏”题,即便是集结所有的语文工作者来解答,也不可能得到满分,更遑论所有的考生。但是,每当高考之后,附会“标准答案”的各种“解题方法与技巧”的文章喷薄而发,阐述得头头是道,严丝合缝。其实,在“标准答案”没有公布之前,即使在网络上也不见有人发布自己的解题结果——答案。为什么?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做题人根本拿不准,生怕自己全部或者相当一部分做错了!

事实上,以前,在高考过后,有几位作家见自己的文章被高考命题者当作阅读材料而设置了几个考题,于是,就拿出笔做这些考题,做完之后,对照“标准答案”,立刻傻眼:全做错了,连“最能表现作者意图的两项”也做错了!全世界人民都不敢相信,作者自己竟然还不如命题者了解“作者意图”!

其实,对文本的解读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即现代诠释学所谓的“误读”(也是“一家之言”),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的。只有冬烘先生才会机械地认为有“唯一标准”,其实他的“唯一标准”也是个人的见解(不能说这是错的,只是说这是不能成为标准的。同理,“标准答案”也是如此)。为什么几十万乃至几百万考生竟然无一全部做“对”文字表述题,原因就是以“冬烘先生”的答案为标准的。即便考生表述的大意与“标准答案”基本一致,在阅卷过程中,也会因为在词语选用、表述角度、语体风格等等方面的不一致而被视为“不完全正确”或“错误”的。

语文教师在讲评试卷的时候,也只是传声筒,照本宣科,附会“标准答案”,根本形成不了系统,也没有普遍适用性和科学性。更使高中学生感到虚无的是:“标准答案”太玄幻,没有确定性,没有基本范式加以推导,也不需要文化积淀,所以根本无法把握。让笨学生敬畏的是:老师太了不起,竟然能够将这么玄奥的题目做“正确”。其实不少学生也知道:老师如果没有“标准答案”,也讲不出这么符合“逻辑”的解题过程的。

当学生认真努力地做了大量试题之后,仍然不能使自己的成绩提高且稳定,始终处于起伏不定、风谲云诡的状态,怎么不产生幻灭的虚无感?草根教师更是如此,但是为稻粱谋,只得以“权威”的姿态煞有介事地讲解,自欺欺人(非亲历者不知其痛苦),即使鼓起勇气要当一回那个“小男孩”,说出了“皇帝的新衣”真相之后,又有谁理睬呢?更残酷的考量是:梦醒了却无路可走。于是,只好端着饭碗走在歧路上,矛盾着,煎熬着,苟且着,混沌着,庸常着,盲从着,虚无着……

虚无感产生的原因是考试效度的下降,其原因是答案的不确定性,答案的不确定性导致评价的标准因评卷者而异。“标准答案”如果无可争议,评分就能精确定位,但试卷中不考“硬知识”,更与文化积淀绝缘,有的只是主观的判断。

更要命的是:命题者的“主观判断”是评阅试卷的客观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如果没有“标准”,那么按学理,只要学生的答案言之有理,就可以得满分。但事实上,只要题目指向没错,只要表述了,都可以算作“言之有理”的,那么,无论怎么写都是可以得分的——这自然是不行的,因为这就等于无标准。在实际评卷时,“标准答案”还是评分的唯一标杆,只有考生巧合了“采分点”(即关键词)才可以酌情给分。但考生怎么能够写得与命题者所运用的关键词一致呢?所以,语文教师的“潜规则”之一是:多写关键词,提高命中的几率(其实就是撞大运)。教师不能提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题或解读方法,只有传授、强调很多与学问、学术无关的应试策略——N种“潜规则”。

“潜规则”就是“答题规范”。这样的“答题规范”除了应用于高考,于提高语文素养又有什么关系呢?其他课程都是依据课本内容而命题、考试的,有相当明显的梯级,学了这一章之后不会考其他章节的知识,高一考卷上一定不会有高二的内容,高二考卷上一定不会有高三的内容。唯独语文一开始就与高考“接轨”,高一、高二、高三无区别,每次月考、中考、终考无一不是对高考题的模拟。海量的高考模拟试题不能让高中生获得有益于人生的知识与技能,这不是浪费考生的宝贵青春吗?当语文考试不能给学生带来知识或技能方面的获得感,又怎能不令人产生虚无感?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应试都是不可避免的,教学也必定仍会以应试为中心而展开。如果应试能够反映出真正的水平和素质,那么教育才算真正走上了正轨。笔者参与过高考阅卷,也参与过高考命题(但人微言轻),一直以来,对高考命题、答案、评分有着深深的忧虑甚至悲观,虚无之感遍布内心。语文试卷如果在“命题、答案、评分”三方面上不能达成像数、理、化等自然学科那样精准的客观标准的话,我敢断言,师生终年做题做卷,受苦受罪,也得不到终生受用的知识、能力和学术。

必须直面无可辩驳的现实:课本已经被淡化,自然不可能形成完整的语文知识系统;考卷良莠不齐,更不可能形成完整的语文知识系统。如何救赎?试举以下几点以抛砖引玉:

一、高考材料要与课本有联系,课本要成为高考命题的索引。比如课本里有《林黛玉进贾府》,高考卷中可以有对《红楼梦》其他章节的考测;课本里有《宇宙的边疆》,考卷里可以有对《暗淡蓝点》的其他章节的考测;课本里有《拿来主义》,考卷里可以有对鲁迅其他杂文的考测……如此命题就能够促使学生系统地阅读,也能够使阅读有的放矢,既能使阅读数量良性增长,又能使阅读质量有效提升。

二、所谓“主观题”的答案必须要有确切的专业知识、学术或学理支撑。推断的结果必须有分析性、逻辑性、整体性,不能出现“硬伤”。“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正确的,但必须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其他人。

三、考卷应该人为地设置一些“笔误”或错讹,让考生能够运用课本(含选修本)内的知识去纠正,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基础知识题不能只考成语、病句、衔接题。课本中出现的文化知识也应该以考题的面目巧妙地出现在试卷里,杜绝机械记忆式的题目。可以不增加题量,但应当增大考测范围,保障知识系统性、素质全面性。

五、对于学生的答案还应着眼于下列情形,制定标准,酌情扣分:有病句,有错别字,用语用词错误或不妥,逻辑不清或混乱,知识错误……

六、借鉴。ACT考试是“美国高考”,要考英语、数学、阅读、科学推理、写作五场。且看,英语考试:45分钟,考测语言运用及修辞能力,共5篇文章,内设75道选择题。阅读考试:35分钟,考4篇文章,内设40道选择题。写作考试:40分钟,此项是选考,但美国名牌大学在接受ACT申请时都要求提交写作成绩。此外,还可以向优秀的知识竞赛类电视节目借鉴,比如“诗词大会”“一站到底”“成语英雄”等的“标准答案”就有唯一性、确切性,考的是“硬知识”,无歧义,无争论,很容易评判,不受主观意识的影响。

千夫诺诺,一士谔谔:课堂非常萧条,教学非常惨淡,语文非常危险。以上所言,非是菲薄狂狷,实为心中块垒,不得浇化,故妄论之,唯求被批得体无完肤,纵然“凌迟而亡”亦自感快慰:幸哉,语文!

(责任编辑:方龙云)

猜你喜欢

标准答案课本试卷
李耀进:没有标准答案,唯有用心用情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丢失了标准答案
“标准答案”阅卷实录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