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言论
2016-10-10
积累与探究语言要注意其内部的联系与整合
语文知识是十分宽泛的,有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有语用学、语境学、语体学、风格学、接受理论等方面的知识。语文又是综合的系统,语言单位涉及字、词、句、句群、段、篇、章,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积累与探究语言要注意其内部之间的联系与整合,由点带线,由线带面,进行辐射延伸。在语言的应用中需要建构起整体的语言世界。
(金晓涛、王若聪《语言建构的策略》,第4~8页)
对比修辞该纳入教学内容
对比修辞该不该纳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了解、鉴赏与运用呢?答案是肯定的。课程标准有概括性要求而教材无具体化内容的某些知识该不该增补为教学内容?这不能一概而论,要考虑两点:一看是否有用;二看是否可学。对比修辞该不该增补为教学内容,亦需根据这两点来判断。
(邓木辉《对比修辞该不该纳入教学内容》,第16~19页)
语文教学须引导学生对话语真实性及语言环境进行分析和判断
在语文教学中,就得引导学生对话语真实性以及语言环境进行分析和判断。这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趋向精细化、条理化、深刻化(这是批判思维必须具备的品质);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人性的认识,从而提升言语智慧、生命智慧。
(庄平悌《例谈用义手段理论的教学价值》,第42~45页)
写作时的两种心理状态:沉浸状态和反思状态
所谓的沉浸状态,就是作者为写作激情所驱使,心之所至,笔之所至。这种状态极端的例子,当属郭沫若先生写诗,他自述他的某首著名诗歌是趴在地上浑身颤抖着写完的。我们不能否认写成稿子的整个过程都是由激情驱使,且一气呵成终成不刊之佳作的情况存在,但一般来说,写作时一味“沉浸”,不足以圆满完成写作任务,有经验的写作者,无论写作顺还是不顺,都会自觉从激情写作的状态中摆脱出来,跳到自己以外反观自己,质问自己这样写对吗、好吗、有没有更好的写法。这就进入所谓的“反思状态”之中了,一旦发现问题,作者就及时调整,以免修改时推倒重来。调整过后又进入沉浸状态,如是往复几次,一篇文章才写成。
(羊刚《试说学生作文过程中的两种心理状态》,第46~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