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与肝硬化脾切除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2016-10-09莫锋孙冬林
莫锋 孙冬林
[摘 要]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与肝硬化脾切除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分析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以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382例肝病患者及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比较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脾切除患者于正常受试者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及异常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脾切除患者CD3+、CD4+、CD8+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CD3+异常率、CD4+异常率、CD8+异常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B淋巴细胞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原发性肝癌、脾切除患者NK细胞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B淋巴细胞异常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脾切除、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NK细胞异常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缺陷,随着病情的进展,其细胞免疫活化功能逐渐降低。脾切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异常更为明显。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脾切除;淋巴细胞亚群
中图分类号:R65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5200(2016)04-087-03
DOI:10.11876/mimt201604033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HBV感染引发的肝硬化、肝衰竭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死亡患者达100万以上[1]。慢性乙型肝炎导致脾瘀血、功能亢进,需行脾切除。有学者指出,患者脾切除术后免疫功能存在明显变化,感染和肿瘤风险急剧上升,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2]。最新研究表明,HBV并不对肝细胞造成直接损伤,而是通过诱导机体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清除病毒的同时损伤肝细胞,而脾切除后T细胞数量减少和活化功能降低可能是导致患者易于感染和疾病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3]。為明确肝炎、肝硬化过程及脾切除后机体淋巴细胞各亚群之间的变化,我院进行了前瞻性对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382例参照2010版指南[4]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382例患者中,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A组)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41.90±8.83)岁;慢性乙型肝炎(B组)83例,男56例,女27例,年龄(41.28±7.52)岁;代偿期肝硬化(C组)51例,男38例,女13例,年龄(42.35±9.01)岁;失代偿期肝硬化(D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41.77±8.84)岁;原发性肝癌(E组)104例,男85例,女19例,年龄(41.60±8.74)岁;脾切除(SP组)86例,男58例,女28例,年龄(41.24±9.07)岁。将3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正常对照组(NC组)。各组受试者性别比例、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
1.2 研究方法
抽取各组受试者空腹静脉血2 mL,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及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试剂盒MultiTESTTM IMK Kit(美国BD公司)对其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NK)细胞进行检测,其中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指标包括CD3+、CD4+、CD8+,使用MultiSET全自动获取分析软件提取数据,并计算CD4+/CD8+比值。比较各组受试者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水平、异常率之间的差异[5]。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异常率采用χ2检验,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以(x±s)表示,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比较
SP组患者CD3+、CD4+、CD8+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其CD4+/CD8+显著高于A组、B组、C组及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患者CD3+、CD8+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组、B组、C组及NC组,其CD4+/CD8+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CD3+、CD4+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组、B组、C组及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异常率比较
SP组患者CD3+异常率、CD4+异常率、CD8+异常率高于其他各组,其CD4+/CD8+异常率显著低于代偿期肝硬化、C组、E组及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CD3+异常率显著高于A组、B组、C组、D组及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患者CD4+/CD8+异常率分别为21.6%、23.1%,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B淋巴细胞及NK细胞检测结果比较
C组B淋巴细胞显著高于其他各组,E组、SP组NK细胞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B组B淋巴细胞异常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SP组、C组、D组患者NK细胞异常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临床多数观点认为,机体针对HBV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反应是引发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病毒数量与细胞病变的相关性并不突出[6-7]。临床已证实脾切除对乙肝患者免疫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对其具体影响机制尚不明确[8]。本研究发现随着病情由乙肝向肝硬化、肝癌不断进展,其CD3+、CD4+、CD8+均逐渐降低,而B细胞则是自乙肝向肝硬化进展期间逐渐升高,由肝硬化向肝癌进展期间降低,接受脾切除治疗的患者,上述变化更为明显。因此,我们认为乙肝患者免疫异常多以CD4+、B淋巴细胞、NK细胞减少为主。黄芳等[9]发现,CD4+细胞数量的逐渐减少是引发HBV感染慢性化的主要原因,并逐渐导致肝细胞逐渐破坏,同时,长期炎症损伤可加剧肝细胞间及细胞内胶原蛋白沉积,进一步引发病情进展。作为一种杀伤性细胞亚群,CD3+、CD4+、CD8+等在拮抗HBV不断复制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自身消耗,一旦其水平大幅下降甚至耗竭,机体免疫监视和防御功能往往明显下降,甚至出现免疫功能紊乱、免疫功能衰竭[10-11]。本研究脾切除患者CD3+、CD4+、CD8+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表明脾切除患者处于明显免疫功能减退状态。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脾切除患者B淋巴细胞、NK细胞水平显著高于NC组,说明脾切除患者存在明显B细胞、NK细胞代偿性增加表现,这说明患者免疫功能处于重度异常状态,继发恶性肿瘤或凶险感染风险较高[12-13]。因此,对于代偿期、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行脾切除时应十分谨慎,避免免疫功能受损导致感染、肿瘤风险上升[14-15]。有学者发现,对于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应用脾栓塞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在不影响其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前提下,发挥与脾切除相近的临床效果[16],
这为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
方向。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与肝硬化脾切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缺陷,随着病情的进展,其淋巴细胞亚群数量逐渐下降、细胞免疫活化功能逐渐降低,且以脾切除患者最为明显。因此,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脾切除患者,应常规监测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一旦发生肿瘤风险,及时干预[17]。
参 考 文 献
[1] Lok A S F, McMahon B J, Brown R S, et al. Antiviral therapy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viral infection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Hepatology, 2016, 63(1): 284-306.
[2] 王栋, 汤琴, 朱银芳. 乙肝肝硬化病毒基因型与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 表达的关系[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 25(19): 59-63.
[3] 王文擘.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大鼠脾切除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D]. 南宁:广西医科大学, 2002.
[4] 贾继东, 李兰娟.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0 年版)[J]. 臨床肝胆病杂志, 2011, 27(1): 113-128.
[5] 易正山, 冯茹, 孟凡义,等. 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亚群细胞内细胞因子方法的探索[C]// 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 2003.
[6] 金磊, 张纪元, 孙红启, 等. Th17 细胞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免疫致病机制研究[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3, 38(1): 62-65.
[7] Franco E, Bagnato B, Marino M G, et al. Hepatitis B: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World J Hepatol., 2012, 4(3): 74.
[8] Ofliver EAF. EAS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 J Hepatol, 2012, 57(1): 167-185.
[9] 黄芳. 慢性乙型肝炎T淋巴细胞活化与免疫耐受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 长沙:中南大学, 2007.
[10] Liaw Y F, Kao J H, Piratvisuth T, et al. Asian-Pacific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a 2012 update[J]. Hepatology Inter, 2012, 6(3): 531-561.
[11] Nebbia G, Peppa D, Maini M K. Hepatitis B infection: current concepts and future challenges[J]. Qjm, 2012, 105(2): 109-113.
[12] 张健珍, 曾春燕, 张春兰, 等. 不同临床类型 HBV 感染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3, 15(6): 508-510.
[13] Liang T J, Block T M, McMahon B J, et al. Present and future therapies of hepatitis B: from discovery to cure[J]. Hepatology, 2015, 62(6): 1893-1908.
[14] ZHANG Z, ZHANG JY, WANG LF, et al. Immunopathogenesis and prognostic immune marker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2, 27(2): 223-230.
[15] 孙健, 陈军浩, 张葵, 等.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 B 细胞检测[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 18(12): 1975-1978.
[16] Todd Stravitz R, Shiffman M L, Kimmel M, et al. Substitution of tenofovir/emtricitabine for 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 prevents recurrence of Hepatitis B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J]. Liver Inter, 2012, 32(7): 1138-1145.
[17] Brown R S, McMahon B J, Lok A S F, et al. Antiviral therapy in chronic hepatitis B viral infection during pregnanc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Hepatology, 2016, 63(1): 319-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