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影响的研究

2016-10-08李梦华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费县乡村旅游

摘 要:乡村旅游以休闲娱乐为目的,集农村、农业及旅游于一体,以综合服务的手段面向城市居民,是第一、三产业有机结合的新兴产业。乡村旅游业对乡村自然景观合理开发,促进新农村建设,以及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本文就山东省费县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探究乡村旅游业发展对农村产生的影响,分析当前农村发展乡村旅游所存在的约束性条件,并提出有效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乡村旅游;费县;约束性条件

中国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历了兴起、发展和规范经营阶段,从资源特色主导、农业产业主导以及政府主导逐渐向市场主导过渡,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村就业及城乡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其发展实践相对滞后,缺乏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旅游产品单一化、档次低、文化内涵浮浅等问题。

一、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1.山东省费县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山东省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农业历史源远流长,新型农业发展迅速,拥有55个农业旅游示范点,占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总数的15.32%,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上居全国前列。山东费县居祊河中游、蒙山之阳,自然环境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该县通过政府的引导,将乡村旅游作为促进旅游经济、协调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全县形成以大田庄乡一事一议项目区、沂蒙百草园、许家崖乡村风情休闲旅游区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县有两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五处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三家省级旅游特色村,八处省级精品采摘园。

2.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山东费县拥有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自然环境优美,生态农业资源丰富,乡土民俗特色鲜明。

大田庄乡立足自然环境、果蔬产业、风俗民情等优势资源,引领农民发展生态观光、果园采摘、农家乐等特色项目,形成了以樱桃山庄、百丽山庄、紫藤山庄等为代表,“一户一园、一园一景”的农家乐特色,使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

抗战史上大青山胜利突围战发生在沂蒙小调旅游区内大青山脚下,该旅游区集红色旅游和农业生态旅游于一体,是接受革命教育、接触自然的旅游地。

许家崖结合地貌特征、人文历史、民俗古建,对每个项目村进行个性化设计,凸显各村风貌,最大限度保护石房、石碾、石路、石坝以及老井古树等,确保了旅游地的特色化和个性化。

二、乡村旅游业对当地产生的影响

1.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许家崖乡村风情休闲旅游区中,梨花村自2000年起便是费县有名的赏花景点,但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道路泥泞,乡村卫生状况差,如今当地政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景区内村落焕然一新,交通道路等设施改善,道路通到每家每户,乡村卫生状况改善,通过政府投资,各个村落建设起休闲广场,增加健身设备,并统一翻修装饰村民住宅。

2.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影响。除了环境改善之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乡村旅游业使得相当一部分农民返乡自主创业,如经营农家乐,或是响应村里的号召种植一些核桃树、向日葵等经济、观赏作物,同时本地就业机会的增加也使得留守儿童问题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3.对农民增收的影响。随着乡村旅游的推进,大量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回乡创业,农家乐,特色餐馆等辅助设施的建设,使得当地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从业农民收入增加,拉动了该地区农村经济增长。

三、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多个主体缺乏对乡村旅游的正确认识。对于游客,乡村旅游局限于游玩,参与乡村旅游建设与完善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反馈;对于经营者,由于文化水平偏低,对乡村旅游的性质和特点认识不足,往往忽视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的密切联系,过度商业化,逐渐丧失客源。对于管理者,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导致其对乡村旅游缺乏重视,旅游投资相对于其他旅游业所占份额少,缺乏相应管理和规划。

2.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新农村建设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农村的卫生、医疗、道路状况相对于城市还有差距。食宿、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不完善,水电供应系统不稳定,安全得不到保障,使市场得不到进一步拓展。

3.乡村旅游缺乏有效管理。目前,农民群众具有积极性,但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尚未制定明确的优惠政策,缺乏相应的乡村旅游及农家乐等管理法规,使乡村旅游发展呈放养式,不能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

4.资金投入不足。资金匮乏是现阶段乡村旅游发展最紧迫的问题。乡村旅游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媒体宣传等需要大量的金投入,农村集体财力有限,无法提供充足的资金,若政府财政及招商引资不利,不能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来说是一个致命打击。

四、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

1.突出乡土特色。对于城市居民,乡村旅游的魅力在于良好的生态田园风光、山清水秀的乡野村落、风格独具的农家小院,慢节奏的农家生活方式、绿色环保的农副产品、风格独特的农家饮食、热情好客的农民朋友,展示本土特有民俗民风,让游客体验到其独特性。

2.保护与开发并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对此应制定针对性法律法规,规范乡村旅游的开发与管理,保护乡村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防止人为破坏,推广环保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调动当地居民参与性,使当地村民能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旅游规划、决策及环境保护等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由组织承担风险,转移个体风险,完善乡村旅游管理;组织专家和村民共同进行旅游线路设计,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

4.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政府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旅游经营者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另一方面,提高村民对乡村旅游的认识度与重视度,调动当地居民参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增强农民对于当地旅游资源保护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马敬桂,韦鸿,裴必高,孙海燕.宜昌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广东农业科学.2011-02-10.

[2] 郭焕成, 刘军萍, 王云才. 观光农业发展研究. 经济地理.2000, 20(3): 121-123.

[3] 郭焕成, 吕明伟.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经济地理.2008, 28(4): 640-645.

[4]贾广勇.新加坡旅行商考察团来我县考察乡村旅游工作.费县人民政府官网.2015-08-04.

作者简介:李梦华(1995-12),男,汉,河北邢台人,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级本科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乡村旅游。

猜你喜欢

费县乡村旅游
费县老兵的红色记忆
费县故城勘探报告
费县山岭地果园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山东省临沂市:田园“调色板”
山东费县:抓好县级储备 保障粮食安全
观赏石+旅游,互为动力,共同繁荣——第七届中国(费县)国际赏石旅游文化节记
安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