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年志愿者活动盛开文明礼仪之花
2016-10-08唐娅
唐娅
近年来,各中学青年志愿者积极响应团中央发出“中国青年志愿者发展计划”的号召,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社会,以“共建、互助、共享”为主题,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培育青年志愿者“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风尚,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组织青年志愿者向城乡居民宣传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展示了当代青年志愿者的精神风貌,推进了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倡导了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社会风貌,提升了广大青少年的文明素质。在组织好文明礼仪校园活动过程中,引导了广大青少年从现在做起,向不文明行为告别,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的文明习惯,提升了学校及整个社会的文明素质。
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这一阶段所处的环境和接受的思想教育将会影响一生。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有助于中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关心他人、珍惜生活的优良品质;同时,作为社会生活的浓缩,志愿者活动也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才干的大舞台,提供了锻炼胆量、培训技能、加强社会公德教育的有利环境。这些对于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本课题认为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贯彻文明礼仪教育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做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承者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是推进城市文明、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我们要以能够参加志愿活动,从事这项高尚事业而自豪,踊跃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把“人人参与志愿服务,深入开展五城同创”的主题贯彻始终,投身各个领域的志愿服务,让志愿者旗帜飘扬在济阳的各个角落,让爱心、善心、诚心、真心与我们同在,以实际行动为促进志愿服务事业深入发展贡献力量。
开展文明交通引导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协助执勤交巡警开展疏导交通、维护交通秩序、劝阻不文明交通行为等志愿服务,扶助过马路老人、残疾人;发放文明交通宣传资料;在公交站台劝导乘客文明排队上车、有秩序下车,维护候车秩序。
二、做弘扬文明新风的引领者
时代呼唤文明,志愿者引领新风。我们要大力弘扬“奉献、拼搏、进取、和谐”的*精神,自觉遵守市民文明公约,从最基本的规范做起,不说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围观起哄;不乱扔杂物、不乱贴乱画、不损坏公物;不横穿马路、跨越护栏,不闯红灯、争抢座位、不践踏草坪、不乱停车辆。以我们自身的文明形象,影响、引导、带动周围更多的人争做文明市民。
三、做环境保护的倡导者
开展保护城市环境、爱护美丽家园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文明城市创建,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城区街巷、社区广泛开展卫生大扫除、清洗乱涂乱画和“小广告”、清理卫生死角、清除白色垃圾等活动,整治脏乱差;开展节能低碳、垃圾分类、绿色环保知识宣传和科普教育,引导居民建设生态美好家园。
四、做社区服务的先行者
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文明建设,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对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年志愿者工作在社区文明建设中应定位于社区服务,遵循地域性组织、以人为本、讲求实效的原则,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不断整合社区服务机制,实现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在社区文明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
参与青少年志愿生活,成就美丽人生。志愿者很平凡,却很高尚;志愿者很辛苦,却被尊重;志愿者是沟通的彩虹,是交流的桥梁,志愿者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快乐传递快乐,用真诚促进和谐。生命只有在奉献中,才能显露价值;只有在奉献中,才能尽显风采。让我们汇聚爱心之水,共建和谐家园,让我们高呼参与志愿服务,成就美丽人生。幸福的生活、美好的明天我们不能只有憧憬,更需要我们真诚的付出,让我们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做社会爱心的传递者
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或帮扶村庄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结对帮扶活动,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及其子女、残障人士、低保家庭等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让他们感受社会温暖。
开展“传递爱心”大型文艺活动,有利于更好的帮助社会上的特殊群体,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作为爱的使者传递爱心。可以为聋哑学校的孩子们义务辅导功课、做卫生、互动游戏并与残疾儿童共同表演节目。
青年志愿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在扶贫济困、公益服务方面“出人力、献爱心”,但是社区服务不能只满足于为居民提供一些物质关怀,更要从社区共同的生活基础出发,培养共同的行为准则、共同理想信念以及共同的道德价值基础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总之,青年志愿者活动带给社会的不仅是帮助和支持,更有无私的奉献和人间的真情,更是青少年精神与文明礼仪的升华。青年志愿活动还把居民对生活家园的热爱、对展示自我的舞台的关注、对参与社会的热情等情感与公民确立了服务他人、服务公益的价值观和时间途径,有利于促进公民的社会参与。团结协作、互帮互助、自我管理等现代文明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冲破社会阶层隔阂和等级观念,削弱社会中的人情冷漠观象,倡导民主、平等观念和新的社会公共精神,增强现代社会的凝聚力。促进“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风尚的广泛形成与发展,是各中学青少年志愿者工作保持不竭的动力泉源。使其成为一项深深扎根于社会居民需求,人人自愿参加,对人人有益,人人有所作为的社会公益事业,使其成为对培养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