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现代课堂中教师语言的引导性

2016-10-08范启航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苏格拉底

范启航

摘 要:苏格拉底的教学通过反讽对话和产婆术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启发学生完成对于真理的探索。本文通过对于反讽对话和产婆术本质的分析,深入谈论了苏格拉底教学对于现代课堂教学的意义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的原则。

关键词:苏格拉底;反讽对话;产婆术;问答启发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关于他自己的教育思想的纪录。现在所有对于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以及教育思想的纪录都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的著作《柏拉图对话录》中得来的,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的对话形式进行纪录的。这些充满苏格拉底智慧光芒的对话是后人研究苏格拉底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苏格拉底的这种谈话问答式的启发教育教学,大体过程基本上可分为讥讽和助产术两个主要步骤进行。

一、反讽对话

在苏格拉底同学生的对话之中,反讽是其启发学生的最重要的方法。哲学式的反讽的目的是希望在众多复杂现象中引出真理,而无意义的反讽只能导致虚无。所以,苏格拉底认为轻而易举获得的绝非真理,而是对真理的误解。

在苏格拉底运用反讽与学生进行对话时语言和立场都是反讽的。他在跟教学对象进行对话时先装出自己什么都不懂的样子,对其进行夸张的表扬,让对方很有成就感,在对话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回答。如果对方回答错误也不马上进行纠正而是进一步提出补充问题,让对话者自己认识到自己思想、逻辑上的矛盾。

接着苏格拉底就会像助产士一样,启发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原有的知识基础进行否定,诱发真理的诞生。

二、产婆术的本质

苏格拉底一生都在倡导产婆术这种教学方法。产婆术,顾名思义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向助产士帮助产妇生子一样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

产婆术的一般过程是苏格拉底首先对谈话对象进行一定的表扬,接着他会提出一系列问题,如果对方回答错了,他并不直接指出错在哪里。而后补充问题,让对话者自己有所感悟。例如:

苏:你参加竞赛了吗?结果怎样?

伊:哈,我全得了头奖,苏格拉底。

苏:好极了!我希望你参加我们雅典娜神的祭典,也得到同样的成功。

伊:若是老天保佑我也一定成功

苏:我时常羡慕你们诵诗人的这一行业,伊安。因为要做你们的这一行,就得穿漂亮的衣服,尽量的打扮得漂亮,而且你们不时常接触到许多伟大的诗人,尤其是荷马。荷马真是一位最伟大,最神圣的诗人,你不但要熟识他的辞句,而且还要彻底了解他的思想,这真值得羡慕!因为诵诗人要把诗人的意思说出来,让听众了解,要让人家了解,自己就得先了解;所以一个人若是不了解诗人的意思,就不能做一个诵诗人,这了解和解说的本领都是值得羡慕的。

(《柏拉图对话录》)

这是《伊安篇》最开始苏格拉底和伊安的对话。伊安是一位专以吟诵荷马史诗为业的诵诗人,这天参加诵诗竞赛归来,正为自己获得头奖而洋洋自得。苏格拉底对其表示赞扬,并假装不懂向其求教,提出各种问题,随后伊安便自以为是的进行解答。

苏:依你说,荷马和其他诗人们——例如赫西俄德和阿喀罗库斯——所用的题材都是一样,不过方式有好坏之别,荷马好些,其他人坏些?

伊:我说过这样的话,我说的话是对的。

苏:如果你能判别谁说的好,你也就能判别谁说的坏?

伊:显然是这样的

(《柏拉图对话录》)

苏格拉底一步步设问,伊安在回答他的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逻辑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伊:我不能否认,苏格拉底。可是我自觉解说荷马比谁都强,可说的意思比谁都要多,舆论也是这样看。对于其他诗人,我就不能解说得那样好,请问这是什么缘故?

苏:这缘故我懂得,伊安,让我来告诉你。你这副长于解说荷马的本领并不是一项技艺,而是一种灵感,像是我已经说过的。有一种神力在驱遣你,像欧里庇得斯所说的磁石,就是一般人所谓的“赫刺克勒斯石”…

(《柏拉图对话录》)

经过一番引导和启发之后,伊安最终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仅仅对于荷马的诗诵读是最好的而对于其他诗人的诗的诵读却没有那么好,苏格拉底让其认识到他诵诗的本领是一种灵感而非技艺。

三、苏格拉底式教学对现代课堂的启示及须遵循的原则

苏格拉底式教学对于今天的课堂教学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首先,这种教学模式确定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逻辑思维的过程,通过举一反三,达到的教学效果要远远好过填鸭式教学。

其次,苏格拉底式教学方法有助于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权威者的形象,而是一个真理探索的引导者的形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自己发掘真理的成就感,也感受到了教师的亲民。从而达到教师所期望的教学效果。

第三,问答启发式教学注重对于学生潜能的发掘。教学的目的不再是机械的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如发现问题,探索,思考问题的逻辑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只会死记硬背知识的书呆子,而是有批判性思维能够创新的人才。

但是苏格拉底式教学也存在它的局限性,比如苏格拉底在发问的过程中使用了反讽,诡辩的语言技巧,有时让学生陷入尴尬的境地。所以教师在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时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准确设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讨论的问题要紧扣教学任务,应多在学生疑惑较多或者是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处进行设问。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较强的针对性,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

提问适时。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回答问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后续引导设问,使学生有能力也有兴趣跟随教师的逻辑和思路进行下去,保证课堂中的讨论不脱离教学任务和目标。

由表及里。教师在引导讨论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要渐次推进,对于讨论内容递进性有良好把握,要使整个讨论过程由浅及深,最后触及问题的核心。这样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

[3]刘宝存.雅斯贝尔斯的大学教育理念述评[J].长春:外国教育研究,2003.

猜你喜欢

苏格拉底
双倍的学费
苏格拉底的信仰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幽默
像苏格拉底一样拒绝
庄子和苏格拉底对死亡态度的哲学反思
论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及在法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苏格拉底教学法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苏格拉底的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