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高考试题引入高中历史课堂
2016-10-08彭树明
彭树明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可见,中学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实现,能够支持、服务并保证中学历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一切资源和条件的总和。这其中包括中学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图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历史课件、历史试题、历史书籍、历史报刊、历史音像资料、网络历史资源等等。毫无疑问,历年的高考历史试题是宝贵的中学历史课程资源。
高考试题以严谨和新颖著称,历史高考题更是常命常新,考查的知识点可能重复,但不可能出现陈题旧题。当今的高考,考的是“历史”不是“历史书”,因此命题者可以根据课标和考纲要求来选取史料而后成题。而历史史料浩如烟海,命题者可以选取的史料是极其丰富的,纵观历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且不说题目未有重复,就是史料都没有出现重复使用的情况。将高考历史试题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引入中学历史课堂,对历年的高考试题进行整理、解读使之与中学历史课堂融合,极大地利于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实现。
本文即以《洋务运动》(复习课)教学实践中高考试题的应用为例,浅谈将高考试题引入历史课堂的价值。
一、对高考试题的分析解读,可以更好地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向,以确定高中历史课堂应当重点把握的基础知识以及应当深入分析的史学观点
“洋务运动”这一部分的内容在高考考试说明中和现行教材中显得十分的不起眼:高考考试说明中不是独立的考点,只字未提洋务运动,当然它隐含在“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这一考点中;估计是限于现行教材的编排体例,在我们使用的现行的教材(高中历史人民版)中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安排洋务运动,于是乎洋务运动未独立成课,而是散布于教材的某些角落,呈碎片状分布。甚至于教材正文中对此内容的叙述都非常少,几乎是一笔带过,而相当重要的内容是诸如“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则是见缝插针似的以“知识链接”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但是,通过对近五年来全国各地高考试题的整理分析(见近五年全国各地高考考查洋务运动统计表),笔者却发现了高考命题专家对洋务运动青睐有加:近五年来,各地高考涉及这一考点的高考试题多达18题,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此外,还有一些高考试题间接涉及到了这一考点。
如此看来,在教材编排中十分不起眼的“洋务运动”,俨然是历史高考中炙手可热的高频考点。
通过进一步分析近五年各地高考考查洋务运动这一考点的考查方向,不难发现:各地高考比较热衷于考查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中体西用思想以及对洋务运动的综合评价。有鉴于此,我们高中历史课题在处理洋务运动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应当重点把握的基础知识以及应当深入分析的史学观点也就十分明了。意即我们高中历史课堂应当重点把握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基础知识,进而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后对中体西用思想应予以重点的分析;对洋务运动应运用新史观进行全面的评价。
可见,对高考试题的分析解读,可以更好地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向,帮助我们中学教师确定高中历史课堂应当重点把握的基础知识以及应当深入分析的史学观点。可以说,高考试题作为“指挥棒”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二、将高考试题引入高中历史课堂,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一定程度解除学生对高考试题的畏惧感
高考试题毕竟是命题专家精心打磨命制而成的,其严谨性、新颖性以及思维性是任何其他类型的考试题所无法比拟的。当今的高考,考的是“历史”不是“历史书”,因此命题者只需要根据课标和考纲要求来选取史料而后命制成题。其往往创设新的情景,选取新的角度来考查历史知识。如:
(2015 山东)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此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基本主张,显然创设了一个新的情景:“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再如:
(2014年 四川)材料四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概括材料四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6分)
此题考查对洋务运动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的评价,显然其考查的角度是十分独特的:把中体西用的评价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
诸如此类高考试题,在洋务运动这一节课中的运用,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是大有裨益的。
还有相当一部分高考试题,看上去起点很高,但是落点很低;看上去离书本很远,其实是回归基础,就是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如:
(2012·全国大纲卷)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袁世凯
此题考察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学生本身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就比较熟悉,只要把握住题干中“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 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等信息,则可轻松作出准确的判断。再如:
(2014·浙江卷) 清末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A.“求富”“自强” B.“师夷长技”C.“中体西用” D.“民生主义”
此题考察洋务运动的基本主张,从题干中提取“利民”、“利国”等关键信息,可知该官员认为修铁路可以达到“求富”“自强”的目的。
诸如此类基础性高考试题,其材料新颖,在学生手中的课本中是看不到的,但是其落点则是回归到学生造已烂熟于胸的基础知识。把这些试题引入高中课堂,无疑能一定程度消解学生对高考试题的畏惧感:相当一部分高考试题虽然新颖其实难度不大,不过尔尔。
三、历史高考试题里往往蕴藏大量的史料,对其蕴藏史料的挖掘可以充实我们的课堂
纵观历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且不说题目未有重复,就是其采用的史料都没有出现重复使用的情况。历史高考试题为何能做到常命常新?这是由历史学科特点决定的,历史史料浩如烟海,命题者可以选取的史料是极其丰富的。把高考历史试题引入课堂,挖掘其蕴藏的史料,可以极大地充实我们的历史课堂。如:
(2012 江苏)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此题考查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在洋务运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即是直接就地取材,从题干中发掘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 造成快枪”等信息,切入对军事工业特点的分析。
再如以下两题:
(2015江苏)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这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2015全国二)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老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汝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遭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此二题的题干其实就是不可多得的史料。在洋务运动的课堂中,完全可以运用这两段材料来印证当时洋务运动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从中解读出当时中国传统观念的顽固不化和对外来事物的排斥。并且还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综上所述,对历年的高考试题进行整理、解读使之与中学历史课堂融合,极大地利于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实现。将高考历史试题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引入中学历史课堂的尝试,为高中历史课堂尤其是高三复习课课堂的改造提供了一种颇具探究价值的模式。当然,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放和利用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我们中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索、创新,寻求新的突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