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应用研究
2016-10-08袁明智
袁明智
中图分类号:F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14-0124-03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大重要创新,但我国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校热企冷”、配套机制不完善、保障体系不到位、缺乏国家法律保障等问题,通过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力度、探寻校企合作利益的共同点、构建校企结合的“柔性化”教学管理模式与实施计划、打造优质师资团队等策略能更好地发挥现代学徒制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效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 现代学徒制 校企合作
计职业能力作为影响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的核心要素,是解决现阶段我国会计人才市场供需矛盾问题的根本性手段。现代学徒制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我国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新型模式,对于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会计技能,帮助其打造一个良好的会计素养培育平台。所谓现代学徒制是指以校企合作为基本手段,以促进学生会计职业技能发展为目的,通过实施科学的课程教学,在学校、企业、教师、师傅等共同参与下而形成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逐渐加大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视,并在高职教育中进行试点,相关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也在全面展开。现代学徒制成为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大重要创新,为我国高职教育开创了一片新天地,是一种与我国现代经济发展需求高度契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中的探索与发展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高职育人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为此,国内高职院校纷纷开始探索一种新的育人模式,学徒制无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内学术界关于学徒制的研究由来已久,而关于现阶段我国实施学徒制的条件是否成熟的观点还未统一。国内学徒制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大阶段:第一,现代学徒制的初级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典型案例是齐齐哈尔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启动的“现代学徒制”探索,并提出了“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二,双元制学徒制。这一阶段的典型案例是浙江省成人职教提出的“四个双元”模式,即采取招生、计划、教学以及管理评价等四大领域的双元策略。第三,现代学徒制探索。这一阶段的典型案例是江西省新余市推行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政策。江西省新余市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类教育的需求,在充分分析自身经济环境的基础上,在严格按照“企业用工和现代产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核心原则的指引下,实现了高职教育在招生和招工、教学和上岗、毕业和就业等方面的充分融合,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高职院校在现代学徒制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且收效明显。首先,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校企合作模式在专业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效率,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压力。其次,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之上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较强的技能实践能力,毕业即可就业,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用工的稳定性。再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对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该模式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素养,其实践经验也较为丰富,毕业后即可快速地融入到工作当中,有益于学生专业生涯的发展。最后,现代学徒制试点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人才资源供给,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高职院校实行现代学徒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高层级规则和政策的滞后。我国高职院校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这一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离不开一定的外部环境支撑,例如与之相配套的政策、经济环境以及制度等。现阶段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等建设较为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难度,例如政府的财政预算、校企合作激励机制以及就业准入机制等都未明确体现出现代学徒制的具体需求。德国是世界上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典型代表,十分重视教育模式运行的外部环境打造,其在现代学徒制实施之初就专门出台了《职业教育法》,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当前我国相关法律、政策等方面较为滞后,阻碍了我国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发展。
(二)未从根本上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现代学徒制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学徒制的出现表明校企合作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深化,但是当前“校热企冷”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一方面,高职院校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其社会服务能力长期得不到发展,拿不出足够的资本去吸引企业参与到高职教育的事业当中来,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得不到充足的资源补给,导致其发展受阻;另一方面,“偷猎外部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部分现代学徒制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基于自身在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方面的优势,在毕业或就业一段时间后自己选择跳槽,或被其他高薪企业挖走,极大地增加了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成本,久而久之这些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就会逐渐降低,进而影响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三)配套机制不到位。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在工学结合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出现与运行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提供保障。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采取的依然是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局限于学校内部的管理。现代学徒制相比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教学的空间、教学涉及的行业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显然这种仅以校内、课程以及学生为中心的管理形式已然无法满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基于此,各高职院校应采取多元化的管理策略,在保证教学管理具有一定灵活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教学管理的规范性,以更好地促进现代学徒制的发展。
(四)保障体系不完善。首先,高职院校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无法有效调动教师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其次,部分企业基于自身经营生产方面的考虑,对从未有过企业工作经验的学生和教师进入企业工作的能力表示担忧,学生和师傅间存在的这一隔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学徒制的运行;再次,虽然近年来政府对现代学徒制试行的财政投入有所增加,但还远不能满足企业培训学徒的实际成本需求;最后,由于高职院校教师缺少参与实际项目开发的机遇,导致其理论素养和实践素养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
(五)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度不高。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其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能力的发展,同时更要强调对学生职业操守、人文道德等方面素养的提升。然而,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对人才的思想道德、职业精神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高,由于“就业导向”认识错位,导致我国高职教育异化问题越发突出。现代学徒制强调的是校与企之间的有效对接,包括学校开设的专业以及专业开设的相关课程等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一旦对接出现偏差,就会导致学生就业困难。职业教育首先应强调对人的教育,现代学徒制推行的过程中如若过分强调眼前的就业,而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将会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我国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对策
(一)加大对相关法律政策的建设力度。我国在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应结合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高职院校的实际,进一步加大对相关法律、政策等方面的建设,积极调动各个行业的优势资源,快速构建出有利于我国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发展的法律体系,针对企业、学校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的权责进行明确界定,同时,要设立明确的现代学徒制财政补给制度,为我国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行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构建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首先,要针对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充分明确现代学徒制中学校、企业、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等的具体权责。其次,制定明确的税收制度、信贷制度以及财政补贴制度等,以保证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行有足够的资金来源,调动校企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最后,制定完善的现代学徒制激励机制。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对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进行定期考核,对考核中表现优异的企业进行适当的政策、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进而激发出其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热情。
(二)探寻校企合作利益的交集。校企合作的深化为现代学徒制营造了有利的衍生环境,企业的积极参与则是现代学徒制得以高效推行的基础条件。现代学徒制在推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直接参与到合作企业的实际运行当中,由于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其介入必然会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想让企业从根本上参与到现代学徒制的发展中来,为现代学徒制提供必要的人才、岗位、空间、时间等资源,就必须使其能够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这就要求在现代学徒制的推行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各参与方的利益分配问题。学校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学术研究以及教学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为企业生产、经营、税收等方面的管理以及筹划等提供帮助,为企业的会计制度制定、完善以及财务风险管控等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企业方面,则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为学徒制的实施提供必要的人力、技术、场地等资源,不断提升学徒制运行的效率,更好地发挥学生培养与企业生产力转化的价值。通过双方优势资源的有效互补,全面提升校企合作的效率,快速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发展。
(三)构建并实施校企结合的“柔性化”教学管理模式。现代学徒制的实行改变了传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角色定位方式,在现代学徒制环境下,“学徒”成为了学生兼具的一个新身份,这一变化不仅引起了现代学徒制环境下学生学习内容的变化,其学习的场所与传统模式下也存在一定差异,学生不仅要在校内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同时还要深入企业,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准。上述变化必然要求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也发生改变。为了保证现代学徒制的顺利运行,高职院校必须全面提升自身管理体制的灵活性、多元性以及激励性。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进一步强化对现代学徒制常规活动管理机制的建设,包括学徒考勤制度、学徒工作评价制度、学徒实习指导等。其次,校企应共同参与现代学徒制教学计划、课程计划以及教材编写等教学文件的制定工作。现代学徒制是校企深化合作的结果,校企共同参与教学文件的制定能够有效提升教学与企业实际人才需求的吻合度,提高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产出效率。第三,校企共同参与现代学徒制的课程管理。现阶段,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试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已经对自身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等进行了一定的改变,但是由于受传统课程体系的制约,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等依然不能满足其实际运行的需求。为此,学校和企业应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共同参与到课程体系的开发以及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来,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及多样性水平。第四,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的评价体系。充分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需求,分别针对学生、教师、师傅、学校、企业制定出精细化的评价标准,同时,还要不断丰富评价的形式,逐步提升现代学徒制评价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四)构建与会计专业相符合的现代学徒制实施计划。首先,加大对现代学徒制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教师、企业认识到现代学徒制的价值,吸纳更多的资源参与到现代学徒制当中来。其次,要从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以及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科学的现代学徒制管理组织体系,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第三,建立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协议机制。通过签订《教学保障协议书》《就业保障协议书》及《校企合作协议书》等相关协议来明确各方的职责,为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提供基础性保障,解决各参与主体的后顾之忧。第四,构建科学的经费保障机制。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增加对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经费投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的方式,确保现代学徒制人员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最后,强调学徒班发展的可持续性。突出知识要素和关键能力设计,采取灵活性和流动化的学徒就业策略,为学徒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好铺垫,不仅要强调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还要重视企业责任感和忠诚度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建立现代学徒制优质师资团队。会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极高的专业,这就要求会计专业师傅的选择既要充分考虑到会计岗位的具体特征,还要考虑到不同企业以及不同业务部门岗位的需求。在优质兼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高职院校应不断拓宽师傅的来源渠道,通过公开招聘、企业举荐以及毕业生引荐等多元化方式,获取具有较强会计专业水准和一定教学素养的优秀企业师傅,并通过构建兼职教师资源库的方式,不断积累学校的优质兼职教师资源。在优质专职师资建设方面,高职院校应从专业教师队伍中挑选出部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教师到企业中进行深造和学习,不断增强其技术技能方面的能力,提升学校专职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准,另外,还可以通过构建企业兼职实习平台,实行专兼合作、共同发展策略,创造良好的学术科研、课程创新与改革环境,进而全面提升高职教育师资团队综合素养。
四、结语
现代学徒制作为时下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其是产教融合基本制度得以真正落实的有效载体,它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深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需求提供了有效路径,对促进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正处于摸索阶段,其内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建设,为了有效推进我国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推行,需要政府、学校、企业以及社会等多方主体的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构建出一个有利于我国现代学徒制长效发展的机制体系,更好地发挥现代学徒制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效能。
参考文献:
[1]田珂.航海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10).
[2]缪启军.代记账式仿真教学模式下会计现代学徒制研究[J].商业会计,2015,(07).
[3]李祥.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4]李辉.会计专业“双证融通、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商业会计,2014,(17).
[5]王志伟.高职商科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08).
[6]高葵芬.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6).
[7]徐培江,张洪安.高职会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