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良性社会的自闭症患者疏导研究

2016-10-08赵淑芹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8期

赵淑芹

[摘 要]当代,社会发展注重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协调稳定,而这其中,促进良性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是保证社会个体的良好发展。然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压力逐步增大的现如今,自闭症已然成为当代社会的高发病与易发病。细究自闭症的形成原因,其于婴儿期形成居多,多表现为语言功能障碍、交际能力欠缺及行为方式刻板、兴趣爱好狭隘等情况。对此,现代社会若想实现稳步发展,科学疏导自闭症患者,扶持其回归社会十分必要。对此,本文从自闭症患者回归疏导的工作内容展开分析,详述自闭症疏导的科学方案,望就此协助自闭症患者回归社会,感受生活,确保良性社会的稳步建设。

[关键词]良性社会发展;自闭症患者;疏导方案

步入21世纪以后,为确保社会发展的稳步快速,中共中央十六次全国人大会议将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因此,包括教育文化、金融经济、社会福利等社会性服务工作全面开展,行之有效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稳步构架。在此其中,为巩固和谐社会的发展成果,以建设良性社会为思维的社会福利组织将关注焦点倾向于自闭症患者身上,望借助社会福利保障机构的疏导与呵护,促使其回归社会、贡献社会,促进社会的良性建设。

一、自闭症福利机构患者疏导的具体工作

当前,为确保自闭症患者疏导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国家为首正逐步打造自闭症福利机构,望借助良好的专业操作,有效的科学疏导,帮助自闭症患者走出内心小空间,迎接外部大空间。只是,在自闭症福利机构建设之初,如何利用信息资源、沟通平台、打造科学的疏导体系,需自闭症福利机构落实以下工作细节:

其一,高度认知宣传重要性。宣传是激发自闭症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社会对自闭症的认知尚不充分,于日常协助与支持自闭症辅导局限性极大,特别是自闭症患者家长,没有良好的自闭症引导知识,很难正确引导自闭症患者走出自闭症阴影。因此,注重自闭症宣传工作是自闭症福利机构开展积极疏导的关键之一,落实自闭症宣传疏导尤为重要。

其二,自闭症调查归档需科学。当前,除自闭症宣传需高度关注外,自闭症的调查了解同样不可或缺。对此,有关部门与政府机构应注重利用政府职能,扶持自闭症福利机构整理、了解、调查当地自闭症患者情况,行之有效的归纳入档,以便福利机构进一步开展自闭症疏导工作。

其三,自闭症疏导开展应多元。宣传到位及归档科学的基础上,自闭症疏导工作需注重多元化方法应用,不仅应侧重家庭应道,还要吸取多方经验,利用社会资源,科学辅导自闭症患者走出自闭症阴霾。对此,组织自闭症患者康复公益活动,利用交流会、亲子会增加家庭互动,聘请国内外先进的疏导专家展开疏导讲座,培育家庭及相关人员专业疏导知识,促进其正确疏导自闭症患儿。此外,利用社会资源,吸收多方捐款,为帮助自闭症患者贡献力量。

其四,注重自闭症患者特殊性。自闭症患者虽然在性格、心理上存在一定缺陷,但是其在另一些方面却展现出高于常人的才能,这些特殊能力往往对社会发展有极为有效的帮助。因此,自闭症福利机构应注重疏导自闭症患者发挥才能,应用才能,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并为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二、自闭症患者的良性疏导方案

自闭症福利机构在落实自身工作的基础上,对自闭症患者的良性疏导需借助科学的疏导方案,对此,打造自闭症患者良性疏导方案应侧重以下几点的践行:

首先,利用政府机构福利打造宣传、募资、教育综合体系。众所周知,政府机构在行政执行方面具有极强的行动力,这对于自闭症福利机构开展良性引导而言意义重大。利用政府的政治职能,敦促各媒体组织开展自闭症宣传,并打造科学的募捐渠道,增强自闭症福利机构募捐的可信度与影响力,将更科学的吸收社会资源,辅助自闭症疏导工作。此外,借助政府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在专家聘请、教育机构建设上将获得良好的效果,可协助自闭症福利机构建立良性疏导体制,保证自闭症疏导科学。

其次,科学应用资源打造、维护、促进社会良性疏导。利用政府资源,自闭症患者疏导将更科学、更精准。其中,应用良好的科学渠道,将有更多人关注自闭症患者与其生活的空间,并会出于对良性社会需求的潜在本能参与到自闭症患者疏导工作协助上来。在此基础上,借助社会资源、政府资源,福利机构打造良好的在线交易平台,线下资讯热线,以及相应的心理辅导、行为疏导体系,将确保自闭症患者的科学疏导,行之有效的促进自闭症患者更有效、更精准的回归社会。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重良性社会的基础建设,因此,关注自闭症患者生活,疏导自闭症患者行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其回归社会,服务社会,是现代自闭症福利机构的工作重点,亦是良性社会稳步建设的发展关键。

参考文献:

[1]贺晓宇.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教育的困难及志愿服务方式[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57-60.

[2]赵梅菊.父母教养观念与自闭症儿童适应行为的关系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5,02:56-61.

[3]兰海燕.和“星星的孩子”一起阅读——为自闭症儿童建立图书馆的设想[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10: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