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阅读快乐习作

2016-10-08徐开增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习作课文

徐开增

[摘 要]长期以来,如何教好小学语文作文一直是令语文老师头疼不已的难题,学生一旦碰到作文,积极性瞬间全无,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缺少写作素材,换言之就是阅读量少了些。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老师,应该从阅读训练着手,带领学生广泛的阅读,让他们通过阅读凝练自己的语言,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为学生写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从而学会在写作中进行语言表达,实现快乐阅读快乐习作的目标。在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论述如何通过快乐阅读来让学生快乐的习作,促进小学生语文写作水平提升。

[关键词]快乐阅读;快乐习作

一、课堂阅读有利于学生感悟文字,学会习作

在小学语文教材里,精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因此,老师们要把这些文章好好利用起来,带领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让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知识。同时,通过课文中语言文字的分析,可以让学生展开无尽的想象,老师们还要帮助学生对课文中有用素材进行充分挖掘,这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是极为有利的。

我们都知道,小学语文教材里出了优美的文章,还有很多美丽直观的插图,插图最大的好处就是使抽象的字词变得形象化。插图有助于增强人的感性认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情育趣,同时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起来,这样写作素材就得到了极大丰富,在写作时才能做到有感而发。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插图能让他们在说话写话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想象,学生在想象作文过程中,想象力与思维力就得到了有机结合,更能在文章中展现出自我。

其次,由于长期从事小学一线教学,笔者深知小语教材里所体现出来的语言意境往往和学生现实生活联系密切,这样有助于指导学生在联系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学生写作起来就不会显得太拘束。比如说,在学习完《荷花》一文后,就可以让学生对《紫藤花》进行写作训练,前面已经学习了课文,因而就有了一定依托,写作起来也就不会觉得很难。

最后,老师们应特别关注那些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文章,同样也有利于学生写作。一旦学生对课文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很多共鸣,这样学生在进行相关内容写作时,情绪会更加高昂,在写作中也更能凸显个性。比如说在学习完《长江之歌》一文后,就可以让学生写一写对长江的所思所想;再比如说学习完《卢沟桥事变》一文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七七事变的看法,学生在学习这些文章时兴致就比较高,因此在写作时,表达往往会更加大胆,同样内容也会更加丰富。

二、课外阅读有利于丰富学生语言,渴望习作

考虑到教材上阅读内容实在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这样除了可以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宽,还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所以老师推荐的书应该尽量接近学生生活,学生也同样爱读,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外书籍的筛选上下功夫,尽可能让学生爱上读书。鉴于此,笔者选取了曹文轩的《草房子》一文,利用早读时间带领学生对文章中好词好句进行赏读,文章中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表达,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心。同时,笔者还带领孩子们阅读了其他课外作品。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作为学生,只有在学习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时,才会表现出极强的求知欲,不用他人指导,很自觉的就会进行观察研究,甚至是亲自实践。换句话说如果学生对写作兴趣不高,想写出好文章是决不可能的。如果硬逼着学生去写,学生往往也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草草了事。实际上,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就是对实际生活进行观察和感悟的过程,在将文章内容与自己生活实际的对比中,学生就会形成自己特有的看法,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让学生急于进行语言表达,写作就变得主动起来。就算不会主动进行创造,看到老师布置的作文题后,他们就会把积聚于胸的想法通过文章吐露出来,写出的文章才更加突出真情实感。不仅如此,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很可能会对作者写作技巧、写作手法以及作家作品风格进行总结归纳,一旦形成自己的想法后,就会激起学生尝试写作的欲望,正是在这种欲望的促使下,学生写作起来表现的才会更加主动,这种写作兴趣的激发正是课外阅读所导致的。

著名作家肖复兴曾提到过,对于孩子而言,热爱读书并懂得如何更好地读书,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快乐的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更加快乐地进行习作,在习作过程中,学生才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三、阅读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灵感,乐于习作

老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育时,一定要注意现实生活的影响。在上世纪40年代初,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指出了儿童写作根源在于生活本身,脱离生活的写作时毫无意义的。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说明了,只有在写作教学中注重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学生不会难以下笔,表达起来才会更加顺畅,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多多关注生活现实,注意在写作时表达出真情实感。

通常,只有那些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在平时善于观察生活的人,才会在现实生活发现个中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才会让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从这个角度看,习作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老师要做好相关工作,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现实生活中去,注意观察生活、理解生活以及感悟生活,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这样进行文章写作时,才会做到有感而发,才会使文章内容更加打动人。正如赖配根编辑提到的那样,进行文章写作,既要有温度还要有湿度,在他看来,只有来自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写作来的东西才能更加让人怦然心动。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能够注意到这一点,注重将生活实际与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从此快乐的习作,并通过不断创新引领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个性化。

参考文献:

[1]陈枫.快乐阅读让学生的作文流光溢彩[J].语数外学习,2012,(05):104-104.

[2]李志伟.快乐阅读快乐习作[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3(10):67-68.

[3]冯振华.快乐阅读轻松习作——挖掘课外阅读中的习作资源[J].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14(3):47-48.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习作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