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线、活动、问题”筑起“三效”生物课堂设计线
2016-10-08周小建
周小建
【摘 要】阐述在课堂教学中,构建“教学主线、教学活动、教学问题”的“三位一体”教学设计体系,打造“有效、实效、高效”的生物课堂方法。教学主线——“三效”生物课堂保障线,教学活动——“三效”生物课堂突破线,教学问题——“三效”生物课堂深化线。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学主线 教学活动 教学问题 三效生物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B-0078-02
实施和推进新课标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曾说:“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课程与课堂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课程改革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改革。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将教学主线、教学活动、教学问题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设计,形成体系,上升为模式,进而更好地指导教学,让动态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需将自身教学实践和生物教学特点进行融合,方可真正促进“三效”生物课堂生成,进而切实取得较好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学主线设计:“三效”生物课堂保障线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云:“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礼记·中庸》亦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如此,教师课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系统、严密的课堂教学主线设计,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推进,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成功出彩。当代国际著名教学设计理论家美国学者赖格卢特教授指出:“教学设计要有新视野。”的确,如今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手段的不断革新,以及伴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而纷纷来袭的的翻转课堂、微课、慕课(MOOC)、starC平台系统等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教学主线设计时,要融入新要求和新特征,尽可能最大限度体现教学的亮点性、创造性和时代性,真正实现生物课堂的有效性、实效性、高效性。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建构者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和原有的经验基础,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进而建构新的知识经验网络。课堂教学主线的建构需要教师在反复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将各个教学环节点彼此相连成线,有效交融共生,进而建构形成比较成熟的、完整的、流畅的课堂教学主线,以有序进行和发展课堂教学活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学要求的不断提升,教学评价的不断完善,由传统化走向新颖化,突破旧有的教学经验,打破原先的常规设计,建构创新的教学主线已显得尤为重要,已成为“三效”生物课堂的重要保障。
例如,笔者在大市公开课进行“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一节教学时,建构了以下教学主线:
播放“植物工厂”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短视频→学生从中找出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呈现相关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探究案例及实验数据→学生依据探究案例和实验数据自我绘制光合作用速率与相关环境因素之间的曲线图,建构数学模型→引导学生应用光合作用的本质原理对构建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解读和应用。
上述变革的教学主线设计新颖,由最初的现象到最终的本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抽丝剥茧,结合实际案例,引领学生主动去探究,去感受,去体验,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设计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真正发展学生的心智,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能力,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活动设计:“三效”生物课堂突破线
“活动教学法”,也称“活动型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认知程度,将教学内容按其原貌活化于课堂,精心设计具有情境性、探索性、启发性、互动性、创造性等特征的学生主体活动,在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探索知识,在任务驱动和自主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习惯,提升能力。目前的课堂活动设计存在诸多弊端:如形式过于单调化;不能充分挖掘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潜力效应,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意识被退化,探索思维能力被抹杀,逻辑思维能力也得不到充分提升;课堂活动过度表演化,课堂教学效果低下。将多媒体信息化教具和课堂多元活动融合起来,将教学活动设计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全方位地开展课堂教学,是改变这一局面,化解这一难题的重要突破,同时也是课堂改革和课程深化的必然结果。
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4节的《免疫调节》,该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与健康息息相关,但是由于该节内容多而繁琐,其包含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核心知识抽象且难度大,学生难以理解,授课时如何处理教材,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如何突破难点是教师有效教学本节内容必须解决的问题。下表列出了笔者在市优质课评比中进行免疫调节主要内容的教学活动和设计意图。
三、教学问题设计:“三效”生物课堂深化线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著名的“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并将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教材知识点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探寻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教学法”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源泉,学生基于问题情境学习思考,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教学问题的设置,需由低端化走向高端化、新颖化和深入化,是深化三效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关键。
例如,高中生物学涉及的培养技术主要有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早期胚胎培养、胚胎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等,笔者在课改展示课活动中开设了题为《生物学培养技术原理及其应用》的高三生物专题复习课,通过结合流程图设置一系列问题引领学生联系和对比复习,学生依托问题串,自我思考逐步释疑和解决问题,复习效果很好。下表罗列了笔者进行该节内容复习教学时设置的部分问题。
课程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这一愿景离不开课堂转型,转型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需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从教学主线、教学活动、教学问题三管齐下,以深入推进和迎接即将又要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让·皮亚杰著,王宪钿译.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出版馆,1981
[2]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郑春.教学主线的建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4)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