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始于灵感其动漫漫里程悟体育

2016-10-08黄厦厦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构建体育课

黄厦厦

[摘 要]在课堂教学深入改革的今天,注重学生学习不仅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用手操作,更要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体悟教学符合课改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身体练习,感悟知识,掌握技能,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如何进行“体悟教学”在课堂中的有效实施,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实践的。笔者通过日常教学,提出四点策略和方法,以提高体悟教学的时效性,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体悟教学;体育课;构建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体育课标强调学生要在不断的体验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增强自尊和自信。在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当今新型的课堂上,尝试着通过"体悟"教学,改虚拟为真实,改认同为独特,改灌输为体验,在实践中感悟学习,心有神悟,从而正常的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内涵和真谛。

所谓“体悟教学”,简单地说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确实有所体验,有所感受,有所领悟。通过不同方法与策略,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以四个着力点,提高体悟教学的时效性,让学生通过自身感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有效地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一、激发兴趣——体悟教学的切入点

体悟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做到体验、体察、体会呢?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儿童对自身的信心源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学习兴趣一旦激发, 学习的动机便会转变为主动,全身心的融入会使自己的体验、智慧、能力发生无数次碰撞,从而产生"体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一)以新引悟

生活中新鲜,新奇,能吸引眼球,课堂上也可以用“新”来刺激学生的探索兴趣。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尝试着与其他学科内容巧妙结合,不但使学生获得更直观、形象的认识,还能瞬间激发学生“乐学”情绪,更快把注意力集中投入到学习中来。如在侧手翻的教学中,先把侧手翻前的预备形体比作是一个 “大字”,并把这个“大字”架在风车上旋转起来,非常形象的诠释了侧手翻的整个运动轨迹。体育课堂上用上了语文的方块字,还有在科学课上才会出现的风车,“新奇,新鲜”的巧妙组合,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顿时兴致高涨,都想着尝试让自己的身体也能跟这个“大字”一样旋转起来,个个一副摩拳擦掌样子,人人都迫不及待的想挑战自我。把教材内容转化?,并富有创意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从中模仿体验,从而达到积极体悟和感悟的目的。

(二)以导促悟

导入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比如在一节前滚翻新授课教学前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看天。同学们一听感觉很迷茫,体育课的内容怎么是看天呀,非常诧异。接着又告诉同学们我们看天的方式有点特别,这下强烈的好奇心可把孩子们吸引住了。怎样看天呢?从胯下看,比一比谁能看到的天最大!听到这里,个个再也按捺不住了,撑着地,迫不及待的钻跨看天,很多同学顺势都做出了前滚翻的雏形动作。通过几次练习,同学们都轻而易举地总结出了做好前滚翻的团身动作,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本课难点就这么被“体悟”出来了。

(三)以境体悟

情景是一种具有教学功能的课堂因素,其功能最突出的一点是激起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生命体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时、因地、因情、因境、因势、因教材而采取灵活生动、有针对性的形式实现“情景激趣”。如二年级的原地肩上投掷轻物,先用音乐营造身在森林中的氛围,让学生感觉置身于森林中,我们是一群快乐的“喜羊羊”,但是天敌灰太狼总是来侵犯我们的领土,怎么办啊?同学们说齐声练好本领打倒它,激情顿时在课堂燃烧起来。在靶子上贴上“灰太狼”的头像,更让同学们有跃跃欲试的感觉,怎么才能打中靶子,做到快,准狠那?本来投掷就是一个技能项目,枯燥无味并需要反复练习,在情景的描绘下,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想练好技术,想打倒灰太狼的意识指使着孩子们精心“磨砺”动作技能,为 “体悟教学”的实施埋下伏笔。

(四)以疑启悟

“学则须疑,学贵有疑”,课堂教学中,疑是学习知识的开端,是闪现智力火花的起点,引发学生的思索创新欲望。设疑就是把教学的内容变成问题,使它成为一种诱因,调动学生找出答案的积极性。如高四年级低运球的辅助练习中先预设一个疑问:找一找,不同高度的运球在身体姿势上,节奏上,力量上有什么不同?三个小疑问引导学生边练习边思考,体验着从肩部高度→腰部高度→膝盖高度→坐地最低高度运球的过程,一心想通过练习找到答案的同学们细心体会着动作的细微变化,非常容易的解答了老师的疑问。课堂在一片沉寂后愉悦起来,一个枯燥而抽象的技术问题就这样被轻而易举的攻破了。以疑生趣是实施“体悟教学”的铺垫,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兴趣始终是最好的老师,以兴趣为切入点,激发起学生大胆创新、自主进行尝试的“火花”,思维及肢体便会跟着情绪开动起来,“悟”出个“真理”则会变得轻而易举。

二、注重实践——体悟教学的支撑点

《课标》的基本理念部分也指出:“通过有效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实践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体育运动过程不单纯是一种知识认知与技术掌握的过程,更是一种体验的过程。实践是体育运动过程的本质之一,在个性化的运动情景中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不断体验着狂欢、意志与激情,也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发现,才能使认知、情感、技能、态度得到协同发展,这才是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

在体悟教学中注重实践就是鼓励学生在个体的形体、情绪、知识上的参与所得,学生完全地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不再是一味地单方面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利用一些自身可视、可感的过程来促进对技能动作的领悟。如水平一立定跳远中,新授课的教学难点为摆臂与蹬地的协调用力,但是很多同学很难真正感受到摆臂的重要性,因此利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在实践中体悟动作要领。开始尝试双臂贴紧双腿往前跳,接着用一只手臂前摆进行体验,然后再用双臂前摆的方式,最后用双臂前举蹬地的同时反方向摆动的方式进行比较,每次跳跃的成绩将用粉笔在地上画上记号,同学们很快的在比较中得出结论:摆臂与远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过程很简单,效果很明显,远比单一的技能传授得力有效,正真应实了实践出真知的至理名言。让整个的课堂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准备,让他们自己去分析,让他们自己通过对比、换位、揣摸、尝试去体会、去感受,让他们自己去交流、去总结、去运用。

三、发扬自主——体悟教学的落脚点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育教学中,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起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就要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让他们能实实在在地、从身体到精神都能一起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体悟教学的恰当实施正好可以把这个理念实行的凌厉尽致。如:在一年级的队列队形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掌握“向左转”的动作要领后,不直接教学生做“向右转”的动作,而是给学生布置一个小任务,通过结合刚才“向左转”的动作,尝试着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自己琢磨出“向右转”的动作要领来,想表现,渴望成功的心理让同学们的学习情绪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很快相当大一部分的同学找出了动作的要领。不光如此,继续请已经掌握向右转的同学去发现还没有入门的同学,实施帮教。“温故而知新”,先会的同学带动着不会的,也许是他们有同龄人独特的沟通语言,一下子,全班95%以上的孩子顺利过关了,而且每个孩子的脸上挂着自信,挂着快乐,挂着满足。俗话说自己种出来的瓜是最甜的,那么同样的自己“悟”出来的技能要领是记得最牢的,而且过程是最快乐的。

四、倡导探索——体悟教学的增高点

新课程明确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环节,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体悟教学”的核心意旨简单的说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感受,体验的机会,而体验的结果有时因为个人的基础及能力的不同,同一种体验对象,而“悟”出来的“真理”可能是五花八门,参差不齐的,因此老师要在总结出结果以后进行适时的让同学们进行交流,思考,探索。

让“体悟教学”进入我们的体育课堂,让有感,有想,有悟的教学模式来优化、替代“照样画葫芦”的“老一套”,只有“悟”到的体育,才是美好的体育,才是回归心灵的体育。只有不断的在体育课堂上感悟着体育,才能使我们真正的认识体育、理解体育,悟出体育,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体悟教学”的三个点.

[2]http://gqtlxx.nje.cn/oblog/u/18/archives/2009/236.html.

猜你喜欢

构建体育课
体育课上的“炎锡秀”
体育课
快乐的体育课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