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职业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2016-10-08唐若茹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改革高职教育

【摘 要】在廓清“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学科本位思想、课程结构缺陷和评价机制单一等问题,探讨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体系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 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C-0064-02

目前,学界已经达成普遍共识:真正在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技术技能,而是包含技术技能在内的综合素质。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研究领域较为关注的“综合职业能力”,反映了职教界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素质教育体系的反思和回归。

一、综合职业能力的内涵

综合职业能力可以理解为一种综合的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我们对综合职业能力的理解经历了“学科本位”、“技能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变。从结构上说,它应该是从事一定岗位的职业角色所具备的个体能力结构,包括知识、理解力和技能诸要素构成,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地发挥作用。从内容上来说,这种能力不仅包含专业技能,还应该包含职业道德和态度、继续学习能力、职业流动能力、人文素养等。高职院校应当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观,摒弃各种改头换面仍存在的“学科本位”课程观和“技能本位”课程观,科学设置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这是当今激烈的人才竞争需求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

二、当前高职院校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缺陷

(一)学科本位思想在课程设计中表现仍根深蒂固

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设计仍受到学科本位的严重影响,表现在课程设计仍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在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授课形式等方面大都为了各个专业课程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存在,而不是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服务。特别是实训实习课程,注重学生从学科理论到专业技能的转化还是不足,学习内容与实习实践脱节严重,与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办学目标相差甚远。存在这些显性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高职院校未从根本上反思“学科本位”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缺少对行业、企业形势变化的调研,因此也就对用人市场急需专业综合技能人才的这一要求认识不到位,导致高职院校为经济社会输出高技能人才的功能被削弱。尽管有不少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设计才是正确的道路,但是这一想法基本还停留在概念上,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具体的办学院校,仍然把课程简单划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的针对性不强,影响了对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将理论学习转化为综合实践能力。

(二)课程结构缺乏整合和渗透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能够在生产一线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它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岗位上具备能够分析和解决具体的问题,甚至要具备管理、团队合作、不断自学提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非一朝一夕能达到,而是长期地贯穿在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解决生产、生活和生存中综合能力。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结构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而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安排比较僵硬,各类课程之间缺乏沟通,衔接不合理,难易程度把握不准,针对性和应用性不强,这对于学生整体把握专业知识和运用知识是不利的。当今经济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调综合性,高职院校的理论课程、技术基础课程、通识课程和实训实习课程都应该被合理规划,针对学生实际素质和基础,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加强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课程评价机制不完善

课程评价机制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评价机制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目前的课程评价方法还停留在传统的理论考试,评价标准单一、重结果轻过程等。存在这些问题,主要在于我们对于课程评价机制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我们应该把课程评价机制当作一个教学周期的阶段性总结,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检验教学实际效果是否达到预定目标。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课程评价的标准应该是以是否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为准绳,而不是以卷面分数为主要评价依据,还应该注重对职业知识和技能、职业规范、工作态度等的考核。不少高职院校的课程考核都把重心放在考试上,考试形式和内容都较单一,缺乏对学生平时学习和实践操作的严格训练和考核,这就很难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

三、综合职业能力为本的高职课程改革动因分析

(一)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迫切需要

高职院校应该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输出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但是目前高职教育尚未建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市场应变体系。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表现在与区域经济的结合不够紧密,与企业行业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在培养规模上难以跟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导致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短缺,另一方面又存在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不能适应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要求,在综合素质、能力结构上也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用人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产生了矛盾,如果任由这个矛盾发展下去,高职教育恐怕将与市场的发展渐行渐远。

(二)高职院校教师素质不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中,高职院校的教师也是重要一环。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具有理论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的双重素质,具备理论和实践的丰富经验,才能胜任专业教学工作。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还不具备丰富的实训指导经验,无法胜任实训实习的指导角色,仅仅是按部就班地开展课堂理论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实训教学达不到标准,更不能有效地指导行业、企业的发展,无法推进课程的深度建设,导致大部分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企业需要二次加工,这意味着教学内容与实际脱离。

四、综合职业能力为本的高职课程改革方向和策略

(一)明确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的课程改革价值取向

课程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基于课程目标的角度,可分为与学术目标对应的学科本位价值观、与社会发展目标对应的社会本位价值观,以及与个人发展目标对应的人本主义价值观(或称个人本位价值观)。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决定了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结构有机的整合、课程实施的途径和课程评价的机制。在我们探索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初期,沿袭了普通本科的学科本位价值观,经过一系列反思和改革后,高职教育开始意识到应该为区域经济和产业服务,这时社会本位价值观逐步渗入,但学科本位价值观依然发生作用。经过几轮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博弈,事实证明,我们只有明确树立以职业综合能力为本的课程改革价值取向,也就是要深刻认识到高职教育对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影响,才能在课程改革中充分考虑区域经济、行业、企业和个体四个层面之间相互交叉关系,从而成功改革长期以来存在的单一倾向性的学科本位价值体系。我们要对学科本位、社会价值本位和个人本位价值观进行理性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三者的优点运用到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的高职课程的改革中,这将对我们的改革形成合力。

(二)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结构体系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它应该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所以我们在改革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时,应该摆脱长期以来学科型设计方式的惯性思维,而应该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最终目的进行课程改革。对高职课程体系的重新建设,要课程内容、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方式同步改革。

首先,我们要重视现代社会对职业人才的人文素质要求,注意在各个板块的课程中渗透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队合作等职业精神,培养学生的内在人文素质。其次,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己任,我们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该是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能够完成其专业操作和生产任务的一线技术人员,因此,我们应该坚持高职课程与行业、企业的紧密结合,实现课程改革切实为区域经济服务。各行各业的实际需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变化较快,我们应该加强对企业、行业的调研,坚持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使得我们的教学和课程设置与社会经济的实际需要相适应。

(三)改革高职教育课程的评价机制

高职教育课程的评价关系到课程是否达到预期质量,也可以借此对课程做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对高职课程的评价要符合高职教育阶段的规律,注意采用符合高职教育性质和特点的课程评价标准。我们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进行课程改革,那么课程评价就应该以能力本位的标准来评价课程质量,并尽可能地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技能测试、实操观察、过程评价等,避免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周琳.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廓清及实践对策[J].职教论坛,2012(7)

[2]栾鸾.高职教育面向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大连市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2(10)

[3]欧阳丽.基于能力发展核心的高职课程教育研究[J].职教论坛,2011(9)

[4]焦彩丽,周燕,赵建伟.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研究[J].职教论坛,2011(15)

[5]孙永道,侯江丽.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职课程评价模式的改革[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基金项目】2012 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B“综合职业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研究”(2012JGB332)

【作者简介】唐若茹(1984— ),女,广西河池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社会调查和高职教育研究。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综合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改革高职教育
互联网时代独立学院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研究
“2+X”培养模式下软件工程专业综合改革探索
一体化课堂分组教学中确定展示学生的策略
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的研究与实践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基于“3CE+B”模式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