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有乾坤气自雄

2016-10-08易石秋

教师·上 2016年9期
关键词:滕子京岳阳楼记岳阳楼

易石秋

我想如果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人气与普及率做一个评选的话,《岳阳楼记》肯定高居榜首。且不说它匠心独运的构思、短小精悍的篇幅、精美绝伦的词采、亦骈亦散的句式、朗朗上口的韵律,也不说它在各类选本中出现的高频率,特别是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恒久的影响力,单是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就足以气吞寰宇,颠倒苍生,与天地而同寿,共三光而永光,想不家喻户晓都不可能。

其实岳阳楼远没有这般的雄伟,尽管也曾是“楼观岳阳尽”,但在江南三大名楼之中,黄鹤楼五层,滕王阁七层,岳阳楼才三层,堪称三兄弟中的矮个子。洞庭湖也并没有那般的壮阔,尽管确实是“衔远山,吞长江”,但在大诗人李白的心中还是不无“刬却君山好”的遗憾,继而涌起“平铺湘水流”的愿望,而绵绵汉水、浩浩赣江同样也能吞吐长江。岳阳楼的建筑与修缮历史也并不是一直那么的高大上,它最初只不过是东吴大将检阅水军的阅兵台,唐代以后的兴盛在大多数时候也只不过是成为了失意文人排愁解闷、吟风弄月好去处而已,甚至连滕子京的重修岳阳楼也有展示自己的政绩,为自己的谪守巴陵鸣不平的成分,他请范仲淹作记自然也不乏借名人自高之意。但是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一出,岳阳楼立即超尘拔俗,名高天下,伴“先忧后乐”的深邃主题一道成为了我们民族永远的道德典范,精神图腾。大诗人杜甫曾经以“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的名句来形容唐代画马大师曹霸的神乎其技,借用此意来形容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恰如其分——此“记”一出,天下之“记”谁与争锋!

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将“境界”列为至上,认为“有境界自由高格”,词如此,文如此,人更是如此。人们常说,血性文章血写成,这里的血是血性,就是做人的境界,只有真正地胸怀乾坤,心系天下,才可能气吞寰宇,震撼人心。

据可靠的历史资料记载,范仲淹并没有到过岳阳,更没有登过岳阳楼,他创作的最直观的素材就是滕子京的来信及随信附来的《洞庭晚秋图》。更加特别的是,此时正值“庆历新政”失败,范仲淹自己也正被贬谪邓州,不仅他为之苦苦奋斗的改革理想被无情的扼杀,他自己的身体也很是不佳,以至仅仅几年之后就病死在被贬谪饶州的赴任途中,不仅当时朝野震动,至今还让人感叹唏嘘。但是接信之后,范仲淹览图沉思,还是心潮激荡,思绪翻滚,借题发挥,尽吐心中块垒,尽展心中丘壑,一鼓作气地写下了这篇千古雄文。

是什么促成了范仲淹如此高屋建瓴、震古烁今的大爆发呢?请记只是契机,文章本身也只是物质外壳,内心思想的沉淀必然释放才是根本原因。此时生活中的一幕一幕必然会飘过脑海,涌上心头,也许是在想他2岁而孤,“划粥割齑”,刻苦厉学,却慨然有“天下己任”之志,在书中寻求精神的快乐与兴家报国的本领?也许是在想他做新化县令时,冒着被海潮卷走的危险坚守治水工程,筑成连绵数百里的悠长海堤,让往年流离失所的数千民户重返家园?也许是在想为端正朝纲,不惜置身家性命为不顾,3次弹劾当权奸相吕夷简而多次被贬?也许是在想他任陕西经略安抚征讨副使之时,“燕然未勒归无计”,为改善某些军事制度与战略措施而呕心沥血,倾尽“将军白发征夫泪”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也许是想起了“宁溘死以流亡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想起了“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蔺相如,想起了迟暮之年面对“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凄凉苦境,仍在“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杜甫……半生奋斗,万千往事,无数先贤,激活了范仲淹心中久久锤炼的生命之歌,才造就了这动人心魄的千古华章,中华民族思想与道德史上的巍巍高峰。

人生应该怎样度过,这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思考题,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成为它的考生,结果如何要由很多因素来决定,但家国情怀、天下意识肯定是境界高下的重要分水岭。我们这片求索精神的沃土,忧乐精神的摇篮,骆驼精神的发祥地,究竟怎样去续写自己的传奇,也许只有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上,在建设“一极三宜”不断实践中去书写自己的答案了。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滕子京岳阳楼记岳阳楼
登岳阳楼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孙高华
拥有一种“超能力”
凝固的艺术之岳阳楼
远在江湖
“欺世盗名”岳阳楼
范仲淹《岳阳楼记》对清代越南使节岳阳楼诗文的影响
八面观音 色相俱足——天一阁藏文徽明小楷《岳阳楼记》解析
2007年江苏苏州市中考试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