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类后缀“手”的语法化动因与机制研究
2016-09-29马玲玲
摘 要:名词类后缀“手”由表示“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到表示“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经历了一个虚化的历程。本文从“手”的语法化过程、语法化动因和机制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增益。
关键词:类后缀 “手” 语法化 动因 机制
一、引言
词缀是从西方语言学引进的概念,从语言类型看,汉语属于孤立语,与印欧语比较起来,缺乏丰富的形态变化,构词以复合法为主,词根与词缀构成的附加式合成词占词语总数的比例小。但随着现代汉语的发展,除了“子、儿、头”这些典型的名词后缀外,汉语中又出现了一批构词能力强,语义有所虚化的黏着语素,如“手、迷、员、坛、生、家、门、度、圈”等,是介于汉语实词语素和典型词缀之间的一类动态发展中的构词成分,也就是语法学者所谓的类词缀。本文以“手”为例,从语法化的视角,梳理其语义由“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到“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的演变历程,并指出其语法化过程中的动因和机制。
二、名词类后缀“手”的语法化过程
“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没有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或者一个不太虚的语法成分变成更虚的语法成分这样的过程或现象。名词类后缀“手”的语法化现象属于前一种情况,简要梳理如下。
(一)作名词,本义指人体上肢腕以下持物的部分
“手”是象形字,《说文·手部》:“手,拳也。”段玉裁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手”的本义用法从先秦开始比比皆是。如:
(1)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诗·邶风·简兮》)
(2)公遽见之,执其手,曰:“余知而无罪也,入,复而所。”(《左传·昭公》)
(3)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礼记·大学》)
(二)作动词,表示手的动作
从“手”的执物功能引申出动作意义,从先秦两汉开始沿用。
1.拿着、执持
(4)武王乃手大白以麾诸侯,诸侯毕拜,遂揖之。(《逸周书·克殷》)
(5)其在贝州,其刺史不悦于民,将去官,民相率讙哗,手瓦石,胥其出,击之。(唐·韩愈《故贝州司法参军李君墓志铭》)
(6)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履,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击杀
(7)生貔豹,搏豺狼,手熊罴,足壄羊。(《汉书·司马相如传》)
(8)子在,吾忧而不手;子亡,吾手而不忧也。(《后汉书·郅恽传》)
3.取、拿
(9)宾载手仇,室人入又。(《诗·小雅·宾之初筵》)
(10)此境绝不可不志,即手泉研石各题诗。(元·刘祁《归潜志》)
(三)作名词,指某个行业或某种技术中居某种地位的人
这种以“手”代人的用例在汉代的有关典籍中已经出现。如:
(11)东平王苍到国,病,诏遣太医丞将高手医视病。(《续汉书》)
(12)朝廷遣中使太医高手,膳羞络绎。(《汉官仪卷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手”代人的双音节词用例大大增加,出现了“名手、巧手、能手、快手、射手”等一大批用“X手”来表示从事某一行业或者擅长某种技能的人的用法。如:
(13)季舒大好医术,天保中,于徙所无事。更锐意研精,遂为名手,多所全济。(《北齐书·卷三九》)
(14)明宝启太宗,使回募江西楚人,得快射手八百。(《宋书·黄回传》)
隋唐五代到宋,以“手”指代人的用法已日臻成熟,“X手”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组合,如“画手、乐手、诗手、丹青手、炮手、长枪手、对手”等。例如:
(15)诗手难题画手惭,浅青浓碧叠东南。(《过南城县麻姑山》)
(16)我不是怕他。盖不是对手。(《古尊宿语录》)
(17)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金陵晚望》)
明清之际,“X手”指称某类人的用法达到了顶峰,除了之前已经有的“高手、对手、名手、射手、能手”等使用频率增高之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用例,如“棋手、杀手、枪手、扒手、打手、新手”等。例如:
(18)大铳手善能打贼,使狂势少挫,以助杀手之胆。(《练兵实纪》)
(19)带着有十七八个打手,都是横眉竖目。(《彭公案》)
(20)外面刮动风须要留神,设或被风吹去,我的银帐少不得又要另换新手,那时再想你“五分”,只怕不止了。(《镜花缘》)
时至今日,“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已经成了“手”的常用义项之一,“选手、能手、水手、国手、帮手、杀手、凶手、新手、扒手、操盘手、一把手、多面手、拖拉机手”等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非常活跃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手”已经由表示“人体上肢腕以下持物的部分”这个本义,引申出表示“拿着、击杀、取”的动作义,在此基础上又抽象出“……人”的类化意义。虽然没有彻底虚化为典型词缀,但是它已具备了对名词的标记作用,而且在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固定在后,粘着性和构词能力都比较强。基于此,我们认为,表示“……人”这一用法的“手”符合类词缀的判定标准,在运用日趋普遍的当下,已经成为一个指称人的类词缀了。
三、名词类后缀“手”的语法化动因
(一)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中,受社会影响最直接、发展变化最快的当属词汇。因为伴随着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消亡,指称它们的词语也会相应地出现或者消失。“词根+类词缀”构成新词这种模式的出现,也是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和推动。就类词缀“手”来说,一方面,反映新事物、新现象的词语不断涌现,如“歌手、鼓手、红旗手、操盘手”等;另一方面,新词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比如“高手”一词,最初产生的时候指医术高明之人,像“太医高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某一行业或领域中能力突出的人都可以叫“高手”,像“诗词高手”“灌篮高手”“键盘高手”“炒作高手”等。可以说,社会的影响促进了名词类后缀“手”的活跃和发展。
(二)使用者语用心理的推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归根结底还是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服务的。当某一语言现象契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又符合人们的语用心理时,便会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发展,比如现在大热的网络新词新语,名词类后缀“手”的发展衍生也是如此。当“X手”的组合刚出现的时候,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手”的用法,不再指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而是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构词新奇,便于理解,而且能用经济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意蕴,这些都满足了人们对词汇运用的心理需求,自然就能够接受,继而对其繁衍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产生了一大批“X手”结构的派生词。
(三)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需求
双音节词的大量产生是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重要特点。一方面,本来用单音节表达的词变成了双音节。如:“石—石头”“耳—耳朵”“颔—下巴”“秫—高粱”等。另一方面,指称新出现的事物和现象时,构词呈现双音节化。用有限的语言资源创造更多的新词语,势必会促进汉语构词方式的多样化。为了适应汉语这种双音节化的需求,“词根+类词缀”的派生式构词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于是,由表示人体构成部分的实词虚化而来表示“某一类人”的汉字“手”,就表现出了构词能力方面的优势。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能手、扒手、打手”等双音节词,还逐渐出现了“一把手、挖掘机手”等多音节词,更加促进了“X手”词族的发展。
四、名词类后缀“手”的语法化机制
(一)重新分析
“重新分析”是指有些语法结构从表面来看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发生了变化。就“手”而言,在“左手执龠,右手秉翟”“右手画圆,左手画方”等语句中,“左手”和“右手”的组合都是实指人体的构成部分,“手”还是其本义。但在同样结构的“生手、赌手、凶手、段子手”等组合中,“手”的义素已不再能分解成[+人体][+上肢腕以下][+持物],而是具有了“……人”的类化意义。也就是说,在语言表层形式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内部语法结构关系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二)转喻
Lakoff和Johnson把转喻定义为:“基于同一认知域的相互替代,用事物最凸显的、易于理解的一个方面来借代整个事物或其他方面。”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转喻在语词的构成和理解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是由头、手、胳膊、腿等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手”之所以能指代整体“人”,是因为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手”的基本功能是持物,经常性的动作是劳动,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了“取、拿、击杀”等表示动作的意义。尽管具体动作可以千差万别,但“手”都是其中最重要的工具。于是,人们在想要表示发出这些动作的人时,自然而然地就跟动作中处于重要地位的“手”联系起来,在两个概念域之间发生映射,从而产生了“旗手、扒手、射雕手、神枪手”等词语。同时,当“手”在具体操作中越来越熟练时,水平高低便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凸显出来,以此出发就有了“好手、精手、老手、熟手、巧手”等词。
(三)类推
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类推”就是“以一个或几个其他形式为模型,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的形式”。词根之所以能够添加典型词缀或类词缀不断构成数量庞大的新词,就得益于语言的类推机制。以一个词缀或类词缀为基点,把表示相同或相似语义特征事物的词根放在相应的位置,就能不断产生结构趋同的新词。比如,当“高手”出现之后,以“某种技术中水平或熟练程度高超的人”为落脚点,出现了“能手、强手、行手、妙手、圣手”等一批词。同样,当“射手、弩手、炮手”这样表示“专门从事一种职业或精通一门技艺的人”的词出现之后,就相继出现了“画手、猎手、神枪手、琵琶手”等大量指某一类人的新词。
五、结语
在现代汉语的发展过程中,“词根+类词缀”已然成为了一种简便、实用、多产的构词方式,以“族、生、员、坛、圈、度、热、家、迷”等作为类词缀附着在词根的后面产生了大批指称人或物的词,而且都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本文以名词类后缀“手”作为个案进行了分析,更多相关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语法化视角下汉语名词后缀产生的动因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6-QN-10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石毓智.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蒋宗许.汉语词缀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
[3]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李蓓.现代汉语新兴类词缀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马玲玲 河南郑州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45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