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加拿大的北极战略

2016-09-29朱宝林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加拿大

朱宝林

摘要 现代意义上的中等国家概念最早由加拿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提出,此后加拿大一直以中等国家身份自居,并将中等国家理论作为参与国际事务的指导性原则。在加拿大的北极事务中,无论是北极战略目标的确立还是北极政策的制定,中等国家特性的影子都清晰可见。中等国家视角,为我们研究加拿大的北极战略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加拿大的北极战略,从而更好地促进与加拿大在北极的合作。

关键词 中等国家视角 加拿大 北极战略

纵观现有的关于加拿大北极战略研究的文献,大多是对加拿大北极政策的描述,缺乏理论性的分析,没能挖掘出加拿大北极战略背后的深层原因,更不能解释为何在世界事务上一直“温和”的加拿大在北极问题上却态度强硬。鉴于此,本文从中等国家的视角来解读加拿大的北极战略,以解开这些疑惑。

一、中等国家理论

国际政治中特定内涵的中等国家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589年。当时的意大利学者乔万尼·波特罗(Giovanni Botero)指出,可以把世界分为三种类型的国家:帝国、中等国家和小国,根据他的观点, 中等国家是应该拥有足够的力量与权威坚持自己的立场,无需别国帮助的国家。Carsten Holbraad,Middle Power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London:Macmillan Press, 1984, p.12.此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虽有欧洲学者在著作中论及中等国家问题,但都不成体系,要么忽视了中等国家的存在,要么把中等国家作为大国的缓冲地带。二战末期,传统大国实力减弱,而加拿大通过二战国力明显增强,为了在战后国际秩序中拥有相应的发言权和地位,加拿大提出了新型的中等国家概念。二战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以中等国家身份参与国际事务,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在实践中促进了中等国家理论的日趋成熟。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学术界开始关注中等国家理论,中等国家理论开始国际化。综合来说,中等国家理论是对中等国家的身份界定、战略选择和外交政策的总结与归纳。

(一)中等国家的身份界定

中等国家的定义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1943年,时任加拿大总理麦肯齐·金(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在“实用原则”议会演讲中,第一次提到了现代中等国家的概念。其后,关于中等国家的身份界定,学术界和外交界一直存在争议,各种观点不断涌现,梳理一下主要有等级制、功能主义、地缘政治、规范主义、行为主义和心理认同等六种定义模式。等级制模式认为,中等国家的确定要依据其所拥有的绝对物质实力和在国际体系中的相对实力,都应该处于中等位置;功能主义模式认为,中等国家是那些能在国际事务的特定问题和领域中发挥作用的国家;地缘政治模式认为,中等国家是处在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国家,或者在地理区域上正好处于两个对立集团之间的国家;规范主义模式认为,中等国家的身份产生和行为取向中包含着根深蒂固的价值和道德因素,它们采取和平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外交政策;行为主义模式认为,中等国家倾向于推动多边合作以解决国际问题,倾向于在国际争端中采取妥协姿态,倾向于采用良好国际公民的概念来指导外交。马宁:《中等大国的分化与概念重塑》,载《当代亚太》,2013年第2期,第131-135页。心理认同模式认为,中等国家的认定,除了实力外,更是取决于政治家对国家实力的心理认知,即对自己是否是中等国家的认知。Robert O. Keohane,“Lilliputians Dilemmas: Small State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23, No.2, 1969, p.296.

以上六种模式,都是从某一方面特征来界定中等国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综合六种模式来说,中等国家是指具有一定的实力,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通过提出创新知识和概念来促进组织和联盟的建立,并借助自身在体系结构中的特殊地位和一贯的良好行动来取得国际社会信任的这一类国家。John Ravenhill,“Cycles of Middle Power Activism:Constraint and Choice in Australian and Canadian,”Foreign Policies 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52, No.3, 1998, pp.313-324.

(二)中等国家的战略定位

基于国家实力和地位,在战略上中等国家往往把自己定位为国际事务中的追随者、中介者、平衡者,低政治领域的引领者以及区域利益捍卫者的角色。

1.国际事务中的追随者、中介者和平衡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中等国家才开始出现。由于此时的国际体系被超级大国所主导,结构性权力不足的中等国家为了生存和安全,往往会选择依附和追随超级大国的战略,以博取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如典型的中等国家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二战后都选择了追随美国的战略。在冷战时期,为了消除美苏两极对抗对国际稳定造成的危害,中等国家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积极充当中间人的角色,起到缓冲和平衡的作用。如20世纪60年代在亚非拉新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的问题上,加拿大成功起到美苏沟通的桥梁作用。进入21世纪,中等国家群体性崛起,成为国际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为了促进世界多极化,减缓国际冲突,它们积极调整外交战略,从国际秩序的跟随者或中介者转变为国际秩序的参与者及平衡者。如中等国家加入20国集团,使得G20取代G8成为最重要的国际多边合作机制,制衡了西方发达国家对国际事务的垄断性权力。

2.低政治领域的引领者

通过研究中等国家的外交政策,可以发现,中等国家往往选择所谓“利基外交”和“新外交”的方式,在“利基领域”发挥作用,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唐纲:《参与全球治理的中等强国:一项现实议题的研究》,载《太平洋学报》,2012年第8期,第46页。这里的“利基领域”主要是指低政治领域。由于国家实力有限,在国际事务中,中等国家通常避开与大国在政治、军事等领域的竞争,倾向于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大国忽视或不愿参与的低政治领域,然后凭借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成为这些领域的引领者,从而提升国际地位,实现国家利益。如从20世纪80年代起,加拿大等中等国家开始在禁用地雷、环境保护、人权、贸易壁垒改革等经济社会领域起到了领导者的作用,树立了良好的国家形象。

3.区域利益的捍卫者

冷战后,两极对立格局不复存在,外部军事威胁消除,中等国家对大国的安全依赖减小,因而他们不再把大国的利益放在首位,而是开始追求和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但是与霸权国家追求全球利益不同,中等国家主要追求的是区域利益。因为中等国家一般是地区强国,在经济上速度增长较快;在政治上国家形象良好,有较强的地区影响力;在军事上,现代化程度比较高,这些都使得它们具有实现区域利益的权力。而且随着中等国家的崛起,国际体系大国的实力相对下降,其全面主导地区秩序的能力减弱,这也为中等国家追求地区利益提供了客观可能。目前,在地区事务上呈现出地区组织“搭台”,大国“导演”,中等国家“唱戏”的局面。丁工:《中等强国的崛起与中国外交布局的调整》,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博士论文,2012年6月,第52页。

(三)中等国家的政策实践

在政策实践方面,不少学者通过对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在中等国家标签下的外交政策、外交行为方式等的研究,发现中等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的路径主要包括:温和外交路径、机制路径以及技术联盟路径。Andrew F. Cooper, Richard A. Higgott, Relocating Middle Powers : Australia and Canada in a Changing World Order,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1993, p.27.

1.外交合作路径

超级大国在参与国际事务时,往往习惯依靠国家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采取单边行动。但对于中等国家来说,由于不具备超级大国实行单边主义的资本,它们多采取外交协调的方式实现利益。中等国家极为重视运用外交技巧和策略来赢得超出自己实力的地位和影响力。冷战时期,中等国家积极通过外交协调、合作,为自己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冷战结束后,中等国家又依靠出色的外交理念和实践,扩大了在国际和区域事务中的影响力。

2.机制路径

中等国家由于在权力总量上不占优,在参与国际或区域治理时,必然支持国际法和组织机构等治理机制,希望以集体制度求安全,并通过主导或参与规则的制定来加强话语权。这样既可以避免大国单边主义带来的伤害,又避免直接与大国产生冲突。中等国家通过机制实现利益主要包括以下三步:第一步,发起倡议,中等国家就某一事件或领域向其他国家发起倡议,号召具有共同意向的国家关注;第二步,聚集国家或建立联合体,将有共同意向的国家召集起来,商讨某一事件的解决方案;第三步,建立机制,在上述两个步骤之后,通过常设机构与相关规制持续对某一件事进行关注,保持在机制内部的协调与合作。Andrew F. Cooper, Richard A.Higgott, Relocating Middle Powers: Australia and Canada in a Changing World Order,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1993, pp.24-25.

3.技术联盟路径

技术联盟路径是指中等国家与非政府组织的联盟。朱中博:《加拿大中等国家身份考析》,载《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33页。国际低政治领域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疾病控制等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储备要求比较高的领域。为了实现在这些领域的领导者角色,中等国家往往会选择与具有专业技能和知识的非政府组织合作,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如在环境保护、防止核扩散和废止地雷等问题上,中等国家与非政府组织都有良好的合作,非政府组织成为中等国家国际支持力量的重要来源。

二、中等国家视角下加拿大北极战略目标及特点

加拿大是国际公认的中等国家,其也一直将中等国家理论作为参与国际事务的指导理论。加拿大北极战略目标的确定有明显的中等国家战略选择的特点。

(一)加拿大北极战略目标

2009年7月26日,加拿大印第安与北方事务部发布了加拿大政府最新、最系统的北极战略报告:《加拿大北方战略:我们的北方、我们的遗产、我们的未来》(以下简称《加拿大北方战略》)。该报告明确了加拿大参与北极事务的四大目标,即行使国家主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环境遗产以及改善深化地区治理。Government of Canada,“Canadas Northern Strategy:Our North,Our Heritage,Our Future,” http:// www.northern strategy. gc. ca/cns/cns-eng.asp,2009-07-26.

1.行使国家主权

在主权方面,加拿大认为:加拿大在北极的主权是悠久的、完整的,建立在历史称呼上的,部分奠基于从人类有时间记忆以来因纽特人和其他原住民在该地区的存在基础上的。陆俊元:《北极地缘政治与中国应对》,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年,第164页。但是,由于北极环境变化带来的经济利益凸显以及北极治理机制的缺失,加拿大在北极的主权和主权权利主张受到威胁。首先,最大的威胁来自俄罗斯。北极一直被俄罗斯视为国家复兴的重要筹码和21世纪能源基地。顾志红:《事实与真相——俄罗斯地缘政治与外交》,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年,第129页。另外,在独联体国家发生颜色革命、北约和欧盟东扩、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争夺北冰洋、扩大战略纵深,也就成为了俄罗斯的重要战略。目前加拿大和俄罗斯在罗蒙诺索夫海岭存在争端,考虑到俄罗斯对领土主权的一贯强硬立场以及对北极地区的重视,加拿大试图证明罗蒙诺索夫海岭是本国大陆架延伸的努力,肯定会遭到俄罗斯的强力抵制。其次,加拿大的北极主权面临着美国的威胁。加拿大和美国存在波弗特海划界和西北航道法律地位之争。美国虽然是加拿大的传统盟友,但在涉及其主权和航行自由等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是不可能让步的,加拿大对此心知肚明。Rob Huebert,“United States Arctic Policy: The Reluctant Arctic Power,”SPP Briefing Papers Focus on the United States,Vol.2, No.2, 2009, p.78.再次,加拿大和丹麦存在汉斯岛之争,两国围绕该岛主权已经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斗争。最后,英国、法国、德国、韩国、日本、新加坡和中国等北极利益攸关国,以及欧盟、北约等国家集团也逐渐认识到了北极地区的重要性,逐渐深入地参与到北极事务中,使得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的动态性增强、复杂性加大,影响着加拿大北极主权利益的实现。除了传统安全威胁外,加拿大的北极主权还面临着不法分子和恐怖组织的入侵等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如1993年一架基地组织飞机经停伊魁特后飞往中东地区,2007年5名自称“野蛮维京人”的挪威水手试图穿越西北航道等。因此,加拿大一直把行使北极主权作为最重要、最优先的议题,而且表达了坚决维护北极主权的能力和决心。

2.促进北极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加拿大北方战略》指出:北方地区是加拿大国家认同的核心,加拿大北方地区首要的是人民。然而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加拿大北极地区居民在收入、住房、受教育程度和寿命等方面指标仍相对较低,而且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Colin Thor West,“The Survey of Living Conditions in the Arctic:A Comparative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Assessment,”Environ Dev Sustain,Vol.30, No.13, 2011, pp.220-231.加拿大的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钻石等资源以及具有“黄金水道”性质的西北航道。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优势,促进北极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北方居民生活,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让其更好地参与到对北极的主权维护中,是加拿大北极战略的重要内容。

3.促进北极环境保护

很少有国家比加拿大更直接受到北极气候变化的影响。Government of Canada,“Canadas Northern Strategy: Our North, Our Heritage, Our Future”,http:// www.northern strategy. gc. ca/cns/cns-eng.asp,2009-07-26.北极理事会和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在2004年发布的《北极气候影响评估报告》指出:北极变暖的速度是全球变暖速度的两倍。Arctic Council and International Arctic Science Committee, Arctic Climate Impact Assessmen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p.95.这种迅速暖化的消极影响是造成了北极地区冰雪、永冻土层的融化,海岸的侵蚀,房屋的倒塌,公路、机场、石油管线等设施的毁坏和动物的被迫迁徙,严重地威胁到加拿大北极居民的生存安全和生活方式。另外,北极地区正成为其他地区产生并释放的有害物质的汇聚地或大水槽。[挪威]奥拉夫·施拉姆·斯托克:《国际合作与北极治理:北极治理机制与北极区域建设》,王传兴译,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年,第102页。由于气温低,漂流到北极的放射性元素和汞等重金属元素容易形成聚集,然后通过食物链进入加拿大北极原住民的体内。一项研究表明加拿大和格陵兰岛的因纽特人已经成为世界上受重金属影响最为严重的人群,这些地方的胎儿以及受母乳哺育的婴儿在这些物质的侵害下显得更为脆弱。[挪威]奥拉夫·施拉姆·斯托克:《国际合作与北极治理:北极治理机制与北极区域建设》,王传兴译,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年,第102页。因而保护北极环境就成为了加拿大北极战略的重要目标。

4.实现北极地区的善治

加强北极地区治理是加拿大北极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前三个战略目标的基础。《加拿大北方战略》指出,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决于高效运作的机构和透明可预期的规则。在加拿大促进北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建立管理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机构,可以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在环境保护领域,通过改进北方地区的管理制度,解决环保项目的复杂审批程序,可以有效保护北极环境。在最重要的行使北极主权方面,加拿大联邦政府认识到,北极地区的很多事务可由北方地方政府管理,这对北极地区的发展和整个加拿大是有利的。

(二)中等国家视角下的加拿大北极战略目标特点

运用中等国家理论分析加拿大的北极战略目标可知,加拿大北极战略目标的确定符合中等国家战略选择的特性,具有以下特点。

1.行使北极主权体现了加拿大区域利益捍卫者的角色定位

中等国家是地区利益的捍卫者。在北极事务上,最早作为英国自治领的加拿大通过1870年、1880年和1895年英国对北极群岛领土和控制权的转让,开启了自己的北极时代。在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加拿大实力大大增长,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加拿大正式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拿大确立了中等国家的身份角色,开始奉行民族主义政策,立足自身利益谋求处理对外事务的自由权利,而不再是简单地把帝国的利益放在首位。所以,20世纪50年代后期,加拿大首先宣布对北极地区拥有主权。冷战期间,为了应对苏联对北极地区的威胁,加拿大与美国在北极地区进行防务合作,这段时间加拿大的北极战略从属于美国。冷战后,北极安全形势改善,加拿大减少了在安全方面对美国的依赖,而且随着自身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加强,加拿大在北极区域影响力逐渐增大,其北极政策也开始呈现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趋势。现在,加拿大已经是北极地区综合实力排名第三位的国家,对于北极争端,加拿大表达出了维护北极主权的强烈意愿和能力。这也是加拿大一改在国际事务上温和态度,在北极强事务上着行强硬政策的原因。

2.加拿大北极战略目标主要集中在低政治领域

中等国家的一大战略定位就是国际低政治领域的引领者。纵观加拿大的北极战略目标,除了行使北极国家主权是高政治领域外,其余的三个战略目标都是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低政治领域。这是与加拿大在北极的国家实力和地位相符合的。北极国家中,美国和俄罗斯是大国,综合实力远超加拿大。加拿大自知无法在军事、政治等权力层面与这两个大国展开竞争,所以只能选择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低政治领域作为突破口,通过专业技能和丰富知识成为这些领域的引领者,进而通过引导和制定相关的规范,迫使大国做出让步或接受这些安排,从而弥补结构能力上的不足,加强话语权,更好地实现北极国家利益。

三、中等国家视角下的加拿大北极政策选择及特点

为了实现北极战略目标,2010年加拿大政府又特意发布了《加拿大北极外交政策宣言》,从政策实践的角度阐释了《加拿大北方战略》。为了行使北极主权,加拿大主张在国际法的框架内,通过合作解决与北极国家的争端。为了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加拿大主张透过高效运作的机构、透明和可预期的规则确保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并为国际能源、矿产开采合作和投资创造条件;寻求贸易和投资机会,使北方居民和其他地区的加拿大人受益;更全面地了解在北极生存的居民,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物品供应,提高北方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了实现北极环境保护的目标,加拿大主张与其他北极邻国一起改善生态系统;促进并支持国际上消除北极气候变化的因素和影响的努力;付出更大的努力处理一系列环境问题,包括促进和加强国际标准。为了加强北极地区治理,加拿大主张把治权下放,积极向原住民提供自己治理的机会和制度;帮助北极理事会的永久参与方——北极地区的原住民组织提高参与北极理事会的能力;为北极的加拿大青年提供参与环北极青年对话的机会。利用中等国家理论来分析加拿大的北极政策实践可知,除了通过国内政治、经济和军事投入等加强对北极地区的控制外,加拿大的北极政策选择总体符合中等国家政策实践的特性,具有以下特点:

(一)注重国际合作,在双边和多边的维度实现北极战略目标

加拿大非常重视通过与北极区域内外国家和组织的合作,来解决争端和实现共同利益。

在北极邻国中,加拿大最重视与美国的合作。美国是加拿大最重要的同盟国,两国在北极有悠久的合作历史。二战时,加拿大和美国就展开军事合作应对日本对北极地区的入侵。冷战时,面对来自苏联的威胁,加拿大和美国通过北美防空司令部,对包括北极在内的北美大陆的航空领域进行监控;在“曼哈顿”号和“极海”号穿越西北航道引发纠纷后,加美两国签署了《美加北极合作协议》来展开合作减小分歧。新时期,加拿大与美国在北极安全与防卫、空间监视、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搜救服务等方面有着共同利益,两国在这些领域展开了全面的合作;在波弗特海和西北航道等有争议的领域则通过谈判减小分歧。

加拿大是唯一与俄罗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北极国家。作为在北极地区面积最大的两个国家,加拿大与俄罗斯的合作,源于两国在北方原住民事务和北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共同利益。1992年加拿大与俄罗斯签署了《加—俄北极及北方合作协议》,1997年两国签署了《原住民与北方开发合作谅解备忘录》,这都促进了两国在北极事务上的合作。2002年,加拿大与俄罗斯签署的关于评估原住民合作项目的谅解备忘录,更是加拿大和俄罗斯双边合作的一个新突破。通过该备忘录,加拿大同俄罗斯在贸易、环境保护、原住民问题和航道运输等众多领域,进行了积极合作。

与挪威、丹麦、瑞典、芬兰和冰岛五个实力较弱的北极国家的合作一直是加拿大的第一选择。Walter & Duncan,“Gordon Foundation: Rethinking the Top of the World,”2010, p.14.1990年,加拿大联合挪威、丹麦、瑞典、芬兰和冰岛等国家成立了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在北极理事会成立过程中,加拿大的构想得到了北欧五国的支持,而且芬兰还和加拿大一起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新的地缘政治形势下,加拿大也积极与这些国家通过合作来解决争端和实现共同利益。在合作解决争端方面,最突出的例子是加拿大和丹麦2012年通过合作谈判解决了林肯海的海域划界问题。在实现共同利益方面,加拿大每年都同挪威举行“北方对话”,涉及的议题包括气候变化、石油天然气开发、科学合作和海洋管理等。

加拿大还积极与非北极国家展开合作。过去,加拿大排斥域外国家参与北极事务,如在2009年否决了欧盟和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的申请。但是随着北极环境和安全形势的变化,加拿大立场有所软化,并加强了同非北极国家的合作。如同英国签署了极地研究合作谅解备忘录,在2013年北极理事会基律纳部长级会议上支持中国等六个国家成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等。

此外,加拿大还与其他机构和组织展开多边合作,如同原住民组织、国际海事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北欧理事会、欧盟、巴伦支-欧洲北极理事会等一起为诸如极地航运法规、气候变化和汞排放等问题提供全球性的解决方案。Foreign Affairs Trade and Development Canada,“Statement on Canadas Arctic Foreign Policy: Exercising Sovereignty and Promoting Canadas Northern Strategy Abroad,”http://www. international. gc.ca/arctic-arctique/ arctic_policy -canada- politique_ arctique.aspx? lang=eng,2010-08-25.

(二)重视通过国际机制实现国家利益

首先,加拿大一直主张在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主体的国际法框架内解决与北极国家之间的海洋划界、西北航道法律地位和外大陆架声索区域重叠等主权及主权权利争端等问题。

其次,加拿大极其重视通过北极理事会实现北极权益。加拿大在处理与区域内大国的利益争端时,为了增强自身谈判能力,通过北极理事会将部分双边问题多边化,以冲抵由于同俄罗斯和美国实力差距大而在双边外交斡旋中的不利地位,避免美俄单边主义带来的伤害。典型案例就是,在加拿大推动下北极理事会签署了《北极海空搜救合作协定》。这份具有法律意义的条约划分了北极各国负责承担搜救任务的区域,其中加拿大的负责区域包括了存在争议的西北航道。尽管该协定的划分并不意味着对西北航道的法律地位下了定论,但无疑支持了加拿大对西北航道的管辖权。此外,加拿大还一直试图从环境保护等低政治领域着手,通过北极理事会,在北极地区建立综合性的国际机制维护自己的利益。

再次,加拿大通过国内立法来实现国家利益。1969年美国“曼哈顿”号穿越西北航道引起了加拿大的高度警觉。1970年,加拿大颁布了《北极水域污染防治法》,在北极水域设置了100海里的污染防止区。这部法律意在通过规定船舶的航行标准,达到控制他国在北极地区的航运。2009年加拿大政府批准了《北极水域污染防治法修正案》,使该法的适用范围从距海岸线100海里延伸到200海里,完全覆盖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专属经济区范围。2009年12月,加拿大国会表决通过一项专门提案,将西北航道更名为“加拿大西北航道”,由此确认该航道为其“内部海峡”,所有试图通航船只都必须经加拿大当局批准并注册。李尧:《北约与北极——兼论相关国家对北约介入北极的立场》,载《太平洋学报》,2014年第3期,第58页。

(三)重视科学研究,为实现北极利益提供技术和知识支撑

长期以来,人类对北极的研究甚少,关于北极知识的积累严重不足。如今,无论是对北极的主权诉求,开发北极资源,还是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都需要相关的科学知识。加拿大一直不遗余力地发展自己的北极科学考察能力。20世纪40年代末,加拿大就开始了对北极的科学考察。2007年,俄罗斯在北冰洋底插国旗后,加拿大进一步加强了通过科学研究来支撑北极权益主张的力度。2009年,加拿大政府在“加拿大经济行动计划”中宣布,将提供专门资金用于维护和更新其重要的北极研究设施,为提升北极研究能力打下坚实基础,以支持政府的重大政策目标。2009年7月,在《加拿大北方战略》中,加拿大政府再次确认,为了确保加拿大在北极科学研究中的全球领先者地位,加拿大政府致力于在北极高纬度地区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级研究站,该站将成为广袤而又多样化的北极地区的科学活动中心。2010年加拿大政府宣布高纬度北极研究站选址剑桥湾,2012年宣布未来6年提供1.42亿加元用于该研究站的建设和配套设备配置,提供4620万加元用于科学研究项目,到2018年将再增加2650万加元用于该研究站的维护。仲伟合主编:《加拿大发展报告(201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241页。为了更好地收集极地气象资料和提高极地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从2009年开始,加拿大航天局开始实施极地通信和气象卫星计划,在大椭圆高轨道上利用两颗卫星组成星群提供北极高纬度地区的通信服务和气象遥感预测,计划2016—2023年期间建成卫星观测系统。2014年8月8日,加拿大派出一艘载有极地科考人员的破冰船,从加拿大的纽芬兰-拉布拉多省出发,前往北极地区进行为期6周的科学考察,旨在为提交的大陆架声索申请提供更多的证据。2014年10月,加拿大国家科学委员会北极研究项目面向世界寻求科技合作者,期望与世界科技领先者就在北极冰封区域的安全航行、石油开发、离岸冰荷载调查、石油泄漏处理等方面进行技术合作,并对合作者许以丰厚的利益回报。

四、加拿大北极战略下的中加北极合作

通过中等国家视角解读加拿大的北极战略可知,加拿大的北极战略目标主要集中在低政治领域,政策实践主要是通过外交合作、机制和科学研究实现北极利益。鉴于此,中国可以有针对性地与加拿大展开北极合作。

(一)加强低政治领域的合作,实现共同利益

中国和加拿大可以在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等低政治领域展开合作,实现共同利益。

北极环境对中国和加拿大都具有重要利益,保护北极环境也是两个国家参与北极治理的共同目标。对加拿大来说,北极环境关乎加拿大北方居民的生存和生活安全;对中国来说,北极气候环境与中国的生态、经济和安全密切相关。因而两国在保护北极环境上有共同的意愿。另外,通过对加拿大北极战略分析可知,加拿大对资源、航道等高政治领域极为敏感,对环境保护这种低政治领域则欢迎域外国家参与。因而,中加两国在北极环境保护合作上不存在障碍。中国和加拿大可以围绕北极气候变化应对、污染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核污染治理等展开合作,提供公共产品,树立起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科学研究是加拿大实现北极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打造北极科技领导者的角色也是加拿大对自己在北极事务中的定位。但是由于人力、物力、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加拿大对北极的考察进程缓慢,往往需要借助美国等甚至有权益争端国家的研究成果来证明自己的权益主张,这对维护其国家利益极其不利。加拿大众议院发布的《加拿大和北极理事会:区域领导议程》认为,域外国家参与北极事务,能够为北极科研带来资金和技术支持。加拿大之所以批准亚洲国家的正式观察员身份,也部分缘于中国等国承诺将对北极科考项目做出贡献,域外国家的加入有助于加拿大改善过度依赖美国的状况。肖洋:《北极理事会视域下的中加北极合作》,载《和平与发展》,2015年第2期,第88页。而对中国来说,域外国家在北极事务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以科研为主的北极知识储备的获取和转化能力。程保志:《北极治理论纲:中国学者的视角》,载《太平洋学报》,2012年第10期,第70页。中加两国在北极的科研合作是互利的,两国可以围绕西北航道海图绘制、北极油污处理、海上搜救和航行等方面的技术展开合作,达到双赢。

(二)进行北极机制建设合作,促进北极的和平与发展

以“多边”制约“单边”是中等国家在全球化时代参与全球治理的另一个理性的路径选择。钱皓:《中等强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路径研究——以加拿大为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6期,第52页。而机制是“多边”制约“单边”的重要保证。加拿大一直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北极理事会等北极治理机制作为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北极治理机制呈现区域化、碎片化的状态,有些治理机制间甚至出现相互抵触的情况,这些不利因素势必会影响加拿大北极利益的实现,因而加强北极治理机制建设也是加拿大的努力方向。对中国来说,存在参与北极事务时间晚和距离北极比较远这两个“先天性不足”,因而需要寻求机制支持。另外,中国作为北极的重要利益攸关方,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北极治理机制的建设中,而这也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方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进行的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领域、新兴领域、周边区域合作等方面的新机制新规则。“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提到,要积极参与网络、深海、极地、空天等新领域国际规则的制定。在第三届北极圈论坛大会上,中国提出了构建以共赢为目标的多层次北极合作框架的政策主张。因而,中国和加拿大在北极治理机制建设上有很大的合作意愿和空间,一方面两国可以在北极现有治理机制框架内合作,提出多层面的治理方案,帮助解决北极现有治理机制的区域性和软法性等不足问题;二是可以结合两国在北极地区的国家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针对性地创建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北极治理机制。通过这两方面的努力,推进北极治理机制的体系化、网络化、“硬法”化,从而促进北极的和平与发展。

(三)加强贸易和投资领域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加拿大一直试图通过为北极地区寻求贸易和投资机会,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物品供应来提高北方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从而更好地维护北极利益。但是由于人力、资金和技术的缺乏,加拿大对北极地区的开发一直进展缓慢。中国和加拿大有良好的经贸关系,中国是加拿大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国别报告网:《国别贸易简讯》,资料来源:http://countryreport.mofcom.gov.cn/.在此基础上,面对加拿大在北极地区的巨大合作需求,中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资金、人力、技术和市场等方面优势,参与加拿大北极的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物品提供中,在促进加拿大北极居民的福祉和北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中实现自己的利益,实现共生与共赢。

参考文献:

[1] [挪威]奥拉夫·施拉姆·斯托克.国际合作与北极治理:北极治理机制与北极区域建设[M].王传兴译.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4:102.

[2] 陆俊元.北极地缘政治与中国应对[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164.

[3] 顾志红.事实与真相-俄罗斯地缘政治与外交[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29.

[4] 仲伟合主编.加拿大发展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241.

[5] 马宁.中等大国的分化与概念重塑[J].当代亚太,2013(2).

[6] 唐纲.参与全球治理的中等强国:一项现实议题的研究[J].太平洋学报,2012(8).

[7] 朱中博.加拿大中等国家身份考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1).

[8] 李尧.北约与北极-兼论相关国家对北约介入北极的立场[J].太平洋学报,2014(3).

[9] 肖洋.北极理事会视域下的中加北极合作[J].和平与发展,2015(2).

[10] 程保志.北极治理论纲:中国学者的视角[J].太平洋学报,2012(10).

[11] 钱皓.中等强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路径研究——以加拿大为例[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6).

[12] Carsten Holbraad. Middle Power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M]. London: Macmillan Press,1984.

[13] Andrew F Cooper, Richard A Higgott. Relocating Middle Powers : Australia and Canada in a Changing World Order[M].Vancouv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1993.

[14] Arctic Council and International Arctic Science Committee.Arctic Climate Impact Assessment[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15] Robert O Keohane. Lilliputians Dilemmas: Small State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J].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1969(2).

[16] John Ravenhill.Cycles of Middle Power Activism: Constraint and Choice in Australian and Canadian[J].Foreign Policies 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98(3).

[17] Rob Huebert.United States Arctic Policy: The Reluctant Arctic Power[J].SPP Briefing Papers Focus on the United States,2009(2).

[18] Colin Thor West.The Survey of Living Conditions in the Arctic:A Comparative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Assessment[J].Environ Dev Sustain,2011(13).

[19] Government of Canada. Canadas Northern Strategy: Our North, Our Heritage, Our Future [EB/ OL]. http:// www.northern strategy. gc. ca/cns/cns-eng.asp.

[20] Foreign Affairs Trade and Development Canada.Statement on Canadas Arctic Foreign Policy: Exercising Sovereignty and Promoting Canadas Northern Strategy Abroad[EB/OL]. http://www. international. gc.ca/arctic-arctique/ arctic_policy -canada- politique_ arctique.aspx? lang=eng.

(责任编辑:崔建树)

猜你喜欢

加拿大
难忘的八个字
快扶我起来
我在加拿大留学的第一年
温暖的瞬间
毫无隐私
远离是非之地
最后的消遣
去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