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深与北新书局
2016-09-28胡淑娟
○胡淑娟
赵景深与北新书局
○胡淑娟
赵景深被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大潮冲击下的弄潮儿”①,与俞平伯、周贻白、郑振铎等人一道,成了文化教育界多块园地的开拓者和辛勤耕耘者。北新书局是“1924年在北京建立的民营书店”②,店址最初在北京的翠花胡同。“北新书局之名为‘北新’也含有其渊源于‘北京大学新潮社’之意。”③创办人是李小峰,但为北新书局作出重要贡献的却是它的第二任总编辑赵景深。他从1930年6月进入书局,直至1951年离开书局,二十多年辛勤工作,使他成为了北新书局真正的策划者和代言人,也正因此使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程中的见证者和经历者,《北新书局》则收获了“半部文学史”的美誉。赵景深与北新书局铸就了一段神奇的文坛佳话。
辗转入职北新书局,得以从“局外人”成了“局内人”
在入职北新书局前,赵景深在《北新》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和论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认可。1928年,李小峰主持上海北新书局,由于识才、惜才、爱才的缘故,写信给赵景深,诚邀其加盟北新书局。全文如下:
景深先生:
我们虽未见过,也未通过信,但你的朋友如赓虞、菊隐、先艾却都是同我很熟悉的,我们可以算作间接的朋友呢。
福熙回绍兴去了,《北新》暂时归我编辑,40期之后亦许移到北京去编,改为月刊,扩充内容。你寄来的一篇《中国文学的婉约与豪放》,我冒昧地留下登《北新》,想来不致见怪吧?
你有来沪之意,那是很好的。到沪之后,你如愿意,想请你到书局帮忙。今奉上洋念元,以作川资。
人都难免有患难的时候,患难时得朋友的帮助是算不了什么的。
冒昧地写了这几行,末了顺祝平安抵沪。
小峰,五月卅日④
信中可见,这位北大哲学系毕业的出版家以十分友好谦和的态度,诚邀赵景深加盟,并言及将其寄来的文章“冒昧地留下登《北新》”,足见当时文化生态场之健康。李小峰之所以如此看重赵景深先生,无疑是与他笔耕不辍,在诸多杂志上发表了各种颇有见地的文章,因而在文坛上获得的名气是分不开的。
赵景深是位非常勤奋的写人。他16岁即在《少年》杂志上发表文章,一生著作等身,“创作、翻译、编辑出版过的各类书籍竟达150种左右!这是一份惊人的遗产”⑤。他完全是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获得了知名度,赢得了好口碑。1926年4月17日,郑振铎应李石岑之邀,去他家晚餐,同席有叶圣陶、徐调孚等。席间,郑振铎说,自去年赵景深来沪工作后,更了解了他的个性,像“新发现一个人”。
赵景深1927年下半年来沪并未直接入职北新书局,而是靠着郑振铎、顾均正和徐调孚等文友的帮助,进了开明书店。“后来经过李小峰的再三邀请,才在1930年进了北新书局。”⑥赵景深与北新书局缘分不浅。“赵景深初进北新书局,与李小峰第一次见面,别提有多开心!他们一样是圆圆的脸,都戴着一副很深的近视眼镜;一样是矮胖的身体,都剃着平头,衣着又是一样地朴素。真是一见如故,一谈就是半天。谈话中不时哈哈大笑。”⑦这种一见如故的好感,源于两个人的外表和“呆傻”之气,即鲁迅所言“在唯利是图的社会里,多几个呆子是好的”⑧,更源于两个人的志趣相投。“32年两人合计着翻译一套德国的格林童话全集,结果共出了14册”⑨。
在北新书局,赵景深收获了事业,也收获了爱情。1926年赵景深与马芝宝结婚,马不幸于1929年病故。因李小峰夫人蔡漱六对赵景深印象特好,“李小峰很看重赵景深”⑩,便由作家章衣萍做媒促成赵景深与李小峰妹妹李希同的婚事。婚礼是这年4月19日在今福州路西藏路口的大中华饭店底楼大厅举行的,证婚人为郑振铎,傧相为诗人戴望舒和徐霞村,主持人为两位哥哥李志云和李小峰,前往祝贺的多为北新书局的同仁。“徐志摩特来吃喜酒,并送了一个极别致的满缀着红玫瑰的椭圆花篮。”⑪鲁迅因了与李小峰的关系,也前来祝贺其妹李希同与赵景深的婚礼。这天鲁迅在日记中记到:“昙。李小峰之妹希同与赵景深结婚,因往贺,留晚饭,同席七人。”⑫“其他有鲁迅、许广平、郁达夫和我”⑬也参加了婚礼,可谓文坛名人云集,盛景不断。
赵景深入职北新书局并任总编辑是北新书局的一大幸事,更是中国现代文坛之一大幸事!他的勤奋为书局创造了诸多佳绩,他的友善为书局结缘了不少文坛名家、他的诚恳为书局凝聚了人心与人才。他所开创的不仅仅是一片文坛新天地、新气象,更是“半部文学史”在北新的历史功勋。
作为北新书局主编,力推从“旧书业”到“新书业”的转型
许钦文曾说,“纯粹的新书业,可以说就是由北新书局开始的,其次是未名社,都是以鲁迅先生的著作为基础而逐渐发达起来的……”⑭赵景深就职出版业的时候,正值“民国成立后,由于政治控制和出版条件较清王朝统治时有了相当程度的放松,国民经济有了恢复,在市场经济和文化教育界爱国图强的激情促进下,伴随着中国近代第二个出版高潮的发展,民营出版企业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⑮。旧书业的代表是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等。商务印书馆主要是出版中小学教科书,英文读本和字典,政治常识书,专著,汉译名著和大部头丛书。“即便如此,那时的商务还未脱离旧企业的轨道……在宣传新思想方面,与当时的许多企业相比,稳重有余,偏于保守。”⑯而由陆费逵1912年创办的中华书局则坚守《中华书局宣言书》“国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实在教科书;教育不革命,国基终无由巩固;教科书不革命,教育目的终不能达也”⑰。以新中华教科书起家,出版有字典、类书、学术著作、丛书、汉译名著等等。
北新书局出版方针为“以质取胜,面向大众;尊重名家,不薄新人”,独辟蹊径,尊重为先,更加注重书籍品格和普适性的出版原则,契合了消费者和作者的价值取向,因此搞得很出色。标志性的成就是出版了一批新颖别致的丛书,如翻译出版了《格林童话全集》等。“由于新潮社是北新书局的前身,因此北新书局敢于印行各种进步书刊,并且印行了鲁迅的许多著作。”⑱据北京、上海、重庆三大图书馆合编的《民国时期总书目·文学卷》所载“北新书局所出版的,仅新文艺图书就在320种以上,给现代文坛以震撼。其中鲁迅19种、瞿秋白1种、郁达夫12种、郭沫若4种、冰心9种、周作人12种、林语堂2种、刘半农5种,赵景深17种、许钦文12种、蒋光慈6种、柔石1种、徐志摩1种、沈从文2种、阿英2种、柳亚子2种、沈瑞先(夏衍)1种,其他如潘梓年、孙伏园、章川岛、苏曼殊、朱湘、苏雪林、(缘漪)、冯至、白薇、杨骚、焦菊隐、谢冰莹、陈学昭、曹聚人、李健吾、陈伯吹、李青崖等,各有一至五六种。”⑲从这个统计可见,当时文坛有名气、有地位的大家无不云集北新书局,这里有一份信任,更有一份认可,因此,北新书局搭起了一个为文人交流切磋的绿色生态平台,撑起了现代文坛的一片天。使北新书局真正达到了赚了钱场,更赚了气场的顶峰时期。
此外,赵景深为北新书局筹划、落实出版了两套书,一套是儿童读物,共出了三十余种,如《优美的作文》《爱国的故事》等“小朋友丛书”“常识丛书”等,另一套是低幼图画读物,共出版五十余种,如《月亮和渔翁》《拔萝卜》等《连续图画故事》;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与欢迎,因此销路非常好。
赵景深还为书局编辑出版了《现代文学》《青年界》《北新活页文选》等。他最早开始编辑的《现代文学》,该杂志1936年7月16日创刊于上海,1930年12月16日出版第一卷第六期后终刊。编了6期,因刊登谢六逸译的片冈铁兵《新兴小说理论》被国民党禁止停刊,只得与《北新半月刊》合起来创刊《青年界》。赵景深在创刊号《编辑后记》里说:“我们自己是没有什么派别成见的。”“我们想由时间的积累,获得一切文学上的新的知识,我们想遍尝一切新鲜的‘异味’,无论普罗文学,新写实主义,新感觉派……只要‘现代的’我们都想知道,甚至是古代的,也想知道一些。这样一来,本刊便编得像‘杂拌儿’,不过只有‘文学’这一个限制罢了。但竭力搜求新的材料和新的力作,却是我们的目标之一。”⑳由于这种求新求变的强烈思想作指导,终使该刊发表了一些不同流派作家的作品,有朱湘、邵冠华的诗,黎锦明、沈从文的小说和梁遇春、缪崇群的散文;同时也重视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第一卷第四期有“玛耶阔夫司基纪念特载”,第六期是“世界文学家纪念专号”等等,铺就了“百花齐放”的壮观美景。《青年界》在当时文坛影响很大,鲁迅、郁达夫、穆时英、老舍、朱湘、臧克家、胡山源、周作人、田汉等享誉中外的文坛达人都在这里发表过自己的文章。这种努力寻求“新鲜的‘异味’”的意识和思想,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前进的内在无穷驱动力与方向,奠定了书局的发展基调与视野,促成了现代文坛的蔚为大观和品格内涵。
作为北新书局的文友:由“文学编辑”变为“文化大家”
赵景深与书局共成长,谱写了一曲生命之辉煌。因加盟北新书局,并借助这个平台和自己的不朽努力以及人格魅力,得以亲历了现代文学的历史进程。1930年12月至1933年12月陈伯欣曾与赵景深在北新书局同一编辑室内共事过三年,他在《一个勤奋的多面手作家——忆赵景深先生》文中谈到:“他律己严格,公事公办,认真负责,每天夹着书册准时进办公室,除非在工作上与人有必要的联系,绝不浪费时间。只有在午休时,他才和同事们谈笑风生。”㉑这一点王映霞说“也与我有同感”㉒。正是这种严于律己,珍惜时间,严谨务实的态度,让他成为了多产作家,从北新书局出版目录来看,赵景深“1928——1952年的24年中,共写了60本书,而且基本都是畅销书”㉓。可以说他既是北新书局的主编,也是位北新书局的作者和文友。
在北新书局期间,他在古代文学研究、民间文学研究、民俗学研究等多个领域获得了卓越的成绩。在北新书局期间,受郑振铎的影响,开始研究古代文学。最早的古代文学研究文章是1924年发表在上海新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编著《童话评论》后面收录的文章《西游记在民俗学上的价值》,1928年1月在上海光华书局出版著作《中国文学小史》。以后研究成果非常丰富,1933年在上海北新书局出版发行的综合性月刊《青年界》第4卷第4期“中国文学特辑”上发表了《元人散曲徘体广例》《乔吉与李楚仪》《〈说唐传〉非罗贯中作》。1934年在《青年界》第5卷第4期以笔名邹啸发表文章《温飞卿与柔卿》《温飞卿与鱼玄机》等等。1837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研究大鼓专著《大鼓研究》,1921年即由郑振铎相约加入儿童文学研究会。起步之早,领域之广,价值之大,堪为年轻有为。
他是多面手,自己撰写了大量的文学研究论文,创作了丰富的小说、散文、诗歌、俗文学等作品,也团结了一批进步作家,并保留下了一批珍贵的文人史料。
据统计北新的著作人有130位之多,多数为新文学家:
王人路、王寅生、丰子恺、倪贻德、田汉、冰心、沈从文、傅东华、石民、叶绍钧、卢隐、汪岳云、汪馥泉、刘大杰、刘半农、陈子展、陈伯吹、陈翰笙、成绍宗、老舍、向培良、许钦文、孙伏园、孙佳讯、朱湘、潘金声、潘梓年、牟鸿彝、严大椿、李小峰、李长之、杨人楩、杨东蒪、杨晋豪、何家槐、洪为法、余介石、余上沅、郁达夫、阿英、张友松、林兰(即李小峰)、林语堂、周乐山、周作人、周楞伽、胡适、胡云翼、胡绳、胡嘉、郑慎斋、罗烽、梁遇春、贺玉波、柳亚子、柳无忌、章衣萍、姜亮夫、赵余勋、赵景深、赵誉船、段调元、储祎、谢六逸、谢冰莹、鲁迅、钱君匋、钱洪翔、钱歌川、郭沫若、郭绍虞、顾仲彝、鲍维湘、曹聚仁、蒋光慈、绿漪(即苏雪林)、谭正璧、薛德焴、黎锦明、穆木天、蹇先艾、瞿秋白、柔石、徐志摩、徐霞村、夏衍、章川岛、章靳以、章铁民、苏曼殊、冯至、白薇、杨晦、杨骚、焦菊隐、陈学昭、李健吾、李青崖、李何林、钟敬文、沙千里、潘菽、孙俍工、周建人、唐弢等等。
这么多文友得以齐聚北新,一方面是因为志趣相投,同时可证经理李小峰,总编辑赵景深的人格魅力。
在北新书局,赵景深保存出版了系列现代文学珍稀史料。1933年出版了《小妹》,1936年出版了《琐忆集》《文人剪影》,1946年出版了《文人印象》《海上集》,1948年又出版了《文坛忆旧》。其中《文坛忆旧》《海上集》分别于1983年、1984年由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6年重庆出版社又出版了《文坛回忆》,由《文人剪影》《文人印象》和20篇未收稿辑成。陈子善先生认为这七种散文集“真是蔚为大观,形成了一个颇具特色‘文人剪影’系列。如果要给赵先生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定位,那么,毫不夸张的说,应该是他开辟了现代忆人散文的新路,不仅充实了白话散文的表现力,也颇具文学史的意义”㉔。可谓的评。
“赵景深还为北新书局编了几种期刊,如《青年界》等,同样销路很好,并且由于编辑质量较高,为北新书局争来不少声誉。”“还创编了拼凑灵活的《北新活页文选》,深受学校语文科的欢迎。”㉕赵先生埋头于编辑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成功,并在中国现代编辑出版史上留下灿烂辉煌的一笔,是与他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分不开的。
在北新书局期间,为好多作者出版了文集、诗集的同时,也写了好多序,是为今日了解作家、文坛难得的史料。在上海北新书局出版的刘宇著,沈从文编辑的《刘宇诗选》中,赵景深为之作序。在上海北新书局出版的葛贤宁所著的诗歌集《海》中为之撰写序言发表等等,色彩斑斓,时代气息浓郁,是今人了解那个时代文脉的路径。
1948年3月1日,北新书局召开股东大会,到会有31人,赵景深为主席。本次股东大会“决议增加资本国币廿九亿九千九百八十八万,连同原资本额国币十二万元合计资本总额国币三十亿元整……并决议改订名为‘北新书局股份有限公司’”㉖。可见书局是颇有改革思想和力度的。
1949年,北新书局欲出《达夫全集》,编纂委员会成员有郭沫若、刘大杰、李小峰、郑振铎、赵景深、郁飞。这年赴北京以中国文艺家协会秘书的资格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会间并由陈子展陪同看望了郭沫若,询问出郁达夫全集之事,因郭沫若提出其中有黄色描写,有副作用,不宜出全集,只能出选集。后因书局要国营化,北新书局合并到四联出版社,再合并到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全集一事未能刊行。
许钦文认为“书店只要有两本鲁迅的著作便可以发达。”㉗可是后来因“有所顾虑,渐渐离开先生(指鲁迅)的领导,退而出版大、中学校参考书及儿童用书,以期避免与现实政治相接触,无怪‘先生以为这是大大的失策。如果他坚持早先立场,倒是一个为文化服务,令人敬佩的书店’”㉘。这里有时代的因由,也有经营者的理念。赵景深1951年辞去北新书局职务,专任复旦大学教授至生命的最后。
在北新书局,赵景深勤恳努力,广交朋友,笔耕不辍,兢兢业业,收获了爱情,收获了事业,使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出版家、作家、研究家,也收获了几乎遍及现代文坛的文友。亦编、亦写、亦译、亦教书、亦研究的经历,也为他解放后成为复旦大学,乃至新中国第一代古典文学研究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杨扬所评价的:“像积极介入现代文学期刊筹办活动和活跃于文学界的李小峰、邵洵美、陶亢德、赵景深、周黎庵等文学人物,在文学史上的活动开始受到关注。因为这些人以及与这些人相关的文学活动、文学期刊、文学出版细节的披露,逐渐改变了人们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进程的既定理解,开始重绘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历史图景。”㉙赵景深等人的努力与贡献无疑应该成为中国现代文坛最值得瞩目的一部分,他与北新书局的成就与影响,成就了中国新文化事业的多姿多彩,构成了一种别致的文化景观与历史珍存,值得探讨和研究。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①③⑤⑲李平、胡忌《赵景深印象》[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第26页,第2页,第28-29页。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页。
④⑥⑦⑨⑱㉓㉕赵易林《赵景深的学术道路》[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第50页,第51页,第51页,第52页,第56页,第57页。
⑧㉘许广平《鲁迅和青年们》[J],1938年10月《文艺阵地》,第2卷第1期。
⑩⑬㉑㉒王映霞《王映霞自传》[M],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111页,第112页,第111页,第111页。
⑪赵景深《我与文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97页。
⑫鲁迅《鲁迅全集》(第十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20页。
⑭㉗许钦文《鲁迅先生与新书业》[J],《青年界》,1936年11月第10卷第4号。
⑮⑯⑰叶再生《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第二卷)[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333页,第334页,第362页。
⑳赵景深《编辑后记》[J],《青年界》,1931年3月创刊号。
㉔赵景深《现代文人剪影》[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㉖《上海市社会局关于北新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登记问题与该公司、经济部的来往文书》[Z],上海市档案馆:Q6-1-1429。
㉙陈树萍《北新书局与中国现代文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页。
[基金项目:湖州师范学院预研究项目(KX1805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