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秘与浪漫
——郭店楚简书法欣赏

2016-09-28王延智

江苏教育 2016年30期
关键词:美术字楚简简牍

王延智

神秘与浪漫
——郭店楚简书法欣赏

王延智

楚文明;简牍;蝌蚪文

(图1)《成之闻之》(局部)

由于楚国在地理位置上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文明形成了一种根柢深沉的文化体系,其文学、艺术中充满了神话、巫术等浓郁的宗教色彩,神秘的氛围与浪漫的气息是其文化特点,呈现出一个具有丰富想象力和炽热情感的世界,极具地域特征。尤其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字体系与书法具有十分鲜明的艺术特色,在战国“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历史局面中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尤其是楚简书法,在战国简牍书法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湖南长沙五里牌古墓出土了一批竹简,长约22厘米,宽约1.2厘米,其篆书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字,尔后长沙楚简的继续发掘工作拉开了楚文字体系研究的序幕。随着信阳、郭店与包山等地区楚简的先后发掘与整理,大量的古文献重现人世,因此思想史、楚文字体系、楚简书法等相关内容成为学术史与艺术史研究的显学,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学术界认为这些简牍几乎可以重估上古学术思想史的价值。

郭店楚简出土于1993年,约七百枚,包括《老子》《性自命出》《太一生水》《缁衣》《唐虞之道》《语丛》等众多古文献,就墓室年代分析,这批竹简应当书写于战国中期左右,这为我们研究上古日常书写与书体、笔法嬗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首先,这些简牍虽然不是出自一人之手,但从书写风格上看,整体上呈现出风姿绰约、神采飞动的艺术特色。《老子》和《唐虞之道》相对温雅一些,除了收笔较多出锋之外,大体上保持了中锋用笔,因此,笔画相对厚实一些。而《性自命出》《尊德义》《成之闻之》(见图1)等篇字势极具变化,用笔精熟,略无拘谨,纵横婉转,光彩照人,并且笔画的轻重对比十分强烈,亦有潇洒简率之意,挥霍如莼菜条,如水草随波,如飘带迎风。这种几乎看不出钟鼎文“篆引”式样的形态当属古人所谓“科斗文”,即如蝌蚪的形态,一端重,一端轻,从而形成一定的风格美感。

台湾周凤五先生曾将楚简分为四类,第二类即以《成之闻之》为代表,带有“鸟虫书”特征的“丰中首尾锐”。另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美术字类型的字体,属于隶变中的楚垂露篆。对于这种书写方式的推断与研究,笔者以为还有一定的商榷余地。可以这么说,美术字类型的字体均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而这种装饰性具有一定的物象特征,或龙,或凤,或虫,或鱼,即便如垂露,也是在某个部位进行规律性的装饰,而这些特征在《成之闻之》中并没有类似于此的相对应的元素。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书法艺术自觉之前,书体的演变大都与人们记录信息的趋速心理有关。用于祭祀、纪功的青铜礼器铭文固然要端庄肃穆,文字的书写与制作也就更具神圣意义,因此,钟鼎文也就具有洗练凝重的特点。而民间手抄简牍则不然,钟鼎铭文最长不过数百字,而用简牍抄一篇《老子》则有数千字的工作量,但就这一点而言,抄手不可能像铭造钟鼎文者那样毕恭毕敬地严格依照“篆引”笔法(或美术字规则)进行字字工稳地书写,因此,抄手追求书写速度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不妨设问一下,是每个笔画保持一致的书写速度快呢,还是笔画粗细一任自然的书写速度快呢?答案肯定是后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就不难理解像《成之闻之》这种简牍为何会呈现出如此形态了。

如果从笔法入手来分析《成之闻之》这类简牍,不难发现,抄手的书写起笔几乎无一逆锋者,均露锋起笔,或楔形起笔,可谓逸笔草草,在隶变的历史潮流中,这种用笔方式对篆体进行了有效的解构,点画的笔势之间有了明显的呼应关系,有些点画与早期草书、行书的用笔颇为接近。因此,与其说这是美术字,不如看作这是一种“草篆”,或篆书的草化。笔者以为,这些简牍的点画不以“杀字甚安”为旨归,而以流动为主体是为了追求速度;其横势笔画粗重,纵势、斜势笔画相对较弱是为了简牍阅读起来便于识字,这也是为什么竹简上字距偏大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结合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分析,《成之闻之》这类简牍给了我们今人以什么样的书法艺术创作的启示呢?笔者以为首先是对上古先民笔法的认知问题,这种草化的大篆在某种程度上比正体篆书的用笔要丰富得多。通过一定量的临摹来体会并掌握这种篆书快写的笔势、提按、迟速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草篆”如何可能?明代赵宧光曾在“二李”(李斯、李阳冰)小篆、钟鼎文的基础上进行了“草篆”探索(见图2),他将正体篆书草书化书写,加入了诸多纽错、飞白、牵丝等用笔,这种探索虽然得到了“拙趣”,但也牺牲了篆书的古雅婉转。可以说,赵氏的“草篆”是为了草而草,与《成之闻之》这种隶变过程中天然而然的“草篆”有着本质区别。然而,郭店楚简上的每个字也就指甲盖这么大,与小楷的大小差不多,在将楚简文字“小字展令大”的过程中,切忌亦步亦趋地进行尖头鼠尾的描摹,应当先打下钟鼎文的功底,以此作为“草篆”的根底,稳固基本架构,而所谓的“草”无非是加强笔势的关系,适当地变化气质,以古雅为旨归,加以飞动之神采。

(图2)赵宧光《王维诗联句》

J292.1

B

1005-6009(2016)30-0055-02

猜你喜欢

美术字楚简简牍
让甘肃简牍“活”起来
1949-1999 年美术字视觉之美
秦简牍专造字释例
数学期末测试题(二)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楚简制作技艺
楚简“ ”即“免”的字形依据浅析
楚简二则校读
民国时期美术字设计研究
简牍文献中秦及汉初奴婢制度的特征
美术字在现代化妆品包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