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针为主治疗卒中后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50例

2016-09-28陈新昌宋琴琴苏同生高延杰卓翠丽

陕西中医 2016年9期
关键词:抑制性头针小便

陈新昌 宋琴琴 苏同生 高延杰 卓翠丽 赵 琳

陕西省兴平市中医医院(兴平 713100)



·针灸经络·

头针为主治疗卒中后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50例

陈新昌宋琴琴△苏同生△高延杰▲卓翠丽▲赵琳▲

陕西省兴平市中医医院(兴平 713100)

目的:观察头针(足运感区、额旁三线)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通过泌尿协会症状评分量表比较,两组小便情况较治疗前均有差异,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治疗组在2周时与治疗前已有差异,4周后效果更佳,而对照组在4周时有差异。结论:头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较单纯体针疗法有明显的优势。

主题词卒中/中医药疗法头针@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

脑卒中后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是由大脑、脑干的排尿中枢及其下行纤维的不完全性损伤,对膀胱的反射抑制作用减弱所致,表现为急迫性排尿、有尿急、尿频、尿淋漓或急迫性尿失禁,但无残余尿[1]。脑卒中致残率高、并发症多,40%患者存在中度致残,卒中后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发生率达37%~60%,往往会引起患者尿路感染,影响其睡眠质量、心理状态[2-3]。临床治疗中,患者家属及医生多关注于脑卒中的基础治疗,往往容易忽略患者小便所带来的困扰。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无抑制性膀胱,具有明显的疗效,配合足运感区、额旁三线治疗是笔者根据老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在临床上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

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来自兴平市中医医院和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科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住院病人,其中男性48人,女性52人;年龄最大74岁,最小32岁;病程最短15d,最长1年脑梗塞65例,脑出血35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21例,女29例;平均年龄50.36±2.93岁。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51.27 ±1.89 岁。两种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轻重、卒中类型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意义。

纳入及排除标准符合脑卒中后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诊断标准;符合中风后尿失禁诊断[4-5];年龄18~75岁;尿常规检查正常;膀胱残余尿B超小于30ml。排除各种急性尿路感染者;其他原因引起的小便异常,如膀胱肿瘤、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脑肿瘤、脑外伤、脑寄生虫病等;妊娠或哺乳期;金属过敏或严重惧针者;伴有严重心、肝、及造血系统和精神疾患者;患者意识不清或智能障碍,不能配合者。

治疗方法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6],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基础治疗:颅内压管理,血压的管理,改善脑循环 ,神经保护剂等治疗以及卒中后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并发症处理。

对照组:选穴:水分、关元、中极、水道、曲骨、阴陵泉、三阴交。操作:平卧,排空尿液,常规消毒后,使用华佗牌0.25mm×40mm一次性无菌针直刺,行平补平泻手法。每周治疗5d,休息2d,每次留针30min,15min行针1次,共治疗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头部穴位,具体取穴如下:足运感区、焦顺发头针额旁3线。操作方法:头针常规消毒后,使用华佗牌直径0.25mm×40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针体与皮肤呈30度角沿头皮快速进针,待针体进入帽状腱膜下层,指下感到阻力减小后,使针平卧,进针40mm,使针下有吸针感,快速捻转针柄,达到每分钟200次,行针2min左右。治疗时间、疗程与对照组相同。

疗效标准采用美国泌尿协会症状评分量表、生活质量评分表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评分。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症状评分情况,经t检验, 治疗前两组分数无明显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评分均有降低;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见表1。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分数无明显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显著。见表2。

表1 美国泌尿协会症状评分量表(分)

表2 生活质量评估表(分)

讨论大脑是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 最高的皮质排尿中枢位于旁中央小叶及嗅脑,丘脑下部及嗅脑皮质下结构是其皮质下中枢[7]。排尿中枢损伤后,失去了对脊髓排尿中枢的抑制,则会出现尿急、尿频等症状。在额叶的内侧面,中央前、后回延续的部分,称为旁中央小叶,额叶临近旁中央小叶。足运感区位于旁中央小叶的头皮投射部位。百会穴旁开0.5寸处为足运感区在,此区内秉督脉之经气, 外秉膀胱之经气,针刺此区,可调理膀胱气机,增强膀胱对尿液的约束能力。额旁三线位于额叶部,主治下焦相关疾病,针刺后可增强排尿高级中枢对下级排尿中枢的调节作用,对改善膀胱过度兴奋、尿急、控尿能力有明显作用。且现代研究表明大脑额叶皮质与情绪之间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刺此区,可调节患者焦虑心情,改善患者的情绪,使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本次临床观察共纳入100例患者,严格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对患者进行分组,在治疗期间,治疗组2例患者在治疗2周时,采取本研究治疗之外的治疗,给予剔除,对照组2例因不符合纳入标准而因一些原因误入给予剔除,1例因个人原因在4周后自行退出,故脱落。故完成本试验的患者治疗组48例,对照组47例。患者共治疗4周,通过泌尿协会症状评分量表比较,两组小便情况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2周后,治疗组小便情况有所改善,4周后小便效果显著,对照组在4周后小便情况有所改善,头针配合体针治疗较单纯体针治疗对患者小便情况改善明显,患者夜间排尿间隔时间、排尿急迫感、小便控制力情况有所好转,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且治疗组在2周后便有效果,起效时间短,从而解决了困扰患者生活中的一大难题。通过在体针基础上增加头部穴位,不仅小便情况得到改善,患者情绪也有所调整。目前卒中后针刺配合康复可有效的降低中风致残率,减少并发症[8],脑卒中后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是其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目前研究涉及较少,在未来的研究中,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我们要进一步更深入研究其机理,才能更加客观、准确,才能更好的指导临床。

[1]高维滨.针灸六绝-神经病针灸现代疗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246.

[2]董瑞兰.针刺配合康复治疗中风后偏瘫38例[J].陕西中医,2012,33(11):1537.

[3]孙远征.中极、足运感区治疗卒中后尿失禁的比较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7,12(1):13-15.

[4]中风病证候学与临床诊断研究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

[5]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3.

[6]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摘要[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22(5):100.

[7]孙忠人.神经定位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231.

[8]付春爱,李子富,高燕,等.针刺配和康复训练技术治疗中风偏瘫120例[J].陕西中医,2008,29(10):1372-1373.

(收稿2016-05-10;修回2016-06-08)

△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科(西安710000)

▲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针灸推拿专业(咸阳 712046)

R743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6.09.059

猜你喜欢

抑制性头针小便
抑制性建言影响因素研究评述与展望
基于抑制性自突触的快慢对神经元簇放电节律模式的研究
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临床观察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为什么人紧张的时候就想小便呢?等
大便便和小便便
论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发展和完善——从抑制性规制到激励性规制
头针配合逍遥散加减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脊髓背角III层甘氨酸能神经元投射至II层放射状神经元的抑制性环路发生功能障碍
找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