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改革创新的路径
2016-09-27程曼诗廖声武
程曼诗 廖声武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高校校报受到强势挤压。校报自身的不足被放大,其发展短板日益显现。本文认为,校报应增加深度报道、专题报道、新闻评论的版面,与校园新媒体和其他院校增加交流互动,更新话语风格,增强服务意识和百姓情怀,在加强信息性的同时,增加文化的成分,以此赢得受众的青睐。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校报 改革创新
[基金项目]本文為湖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对高校校报的接受状况研究及高校校报改革策略分析》项目编号201510512053
高校校报作为高校权威媒介,在传递信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陶冶情操、形塑校园文化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校报传播受到影响。那么如今校报在现实生活中生存状况到底如何?应该如何发展?为此我们成立了课题组,对高校校报传播现状开展调查。
本次调查由课题组自行设计问卷,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对我国14个省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吉林、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贵州、宁夏、新疆等)60多所高校大学本科生进行抽样调查。问卷共设置了10个问题,内容主要涉及受访者的基本情况、受访者对高校校报的接受状况、校报存在问题的原因、校报创新对策等。
一、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4份,有效回收率为89.6%。
被调查者的性别为:男生103人(45.98%),女生121人(54.02%)。
被调查者的学校层次情况为:一类高校有147人(66.63%),二类高校有58人(26.89%),三类高校有3人(1.34%),高职有16人(7.14%)(见图1)。
被调查者的专业情况为:理工类118人(52.68%),文史类106人(47.32%)(见图2)。
被调查者分布的区域情况为:东部为38人(16.96%),中部为127人(56.7%),西部为59人(26.34%)(见图3)。被调查者所在学校主要为,东部:青岛大学、青岛农业大学、辽东学院、南京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28所;中部: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安徽大学、江汉大学、黄山学院、湖南工程学院等20所;西部:四川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遵义医学院等21所。
二、高校校报的传播现状及受访者的接受状况
1.对校报出版周期的了解情况。
在回答“你印象中校报的出版周期”这一问题时,选择一周的占24.11%,选择半个月的占12.5%,选择一个月的占24.11%,选择不知道的占39.28%。
数据显示,了解校报出版周期的占60.72%,说明整体上高校校报依然比较受同学们的关注。但39.28%的同学不清楚校报周期,说明这一群体对校报的关注度较低。
从学校类别看,一本、二本的学生对校报周期的了解度(一本72.32%,二本68.76%)明显高于三本(54.83%)和高职高专(24.67%)学生,反映出总体上学校层次越高,其学生对校报的关注率越高。
从专业类别上看,文史类学生(73.22%)对校报周期的了解度高于理工类学生(64.4%),说明文史类学生对校报的关注率高于理工类。
我们将14个省市按区域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分别为东部:北京、上海、江苏、吉林、浙江、福建;中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西部:四川、贵州、宁夏、新疆。从学校所在区域上看,西部的学生对校报周期的了解度(63.28%)高于中部(56.17%)和东部(48.24%),说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对校报的用户黏性高于经济发达地区。综合办学层次和学校所在区域来看,办学层次与校报关注度呈正相关,学校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校报关注度呈负相关。
2.校报功能。
为了解新媒体时代校报在受访者眼中的作用,我们设置了5种答案,并允许选择两项,结果显示为:选择“展示学校形象”(70.09%)、“传播校园文化”(75.45%)、“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提升学校软实力”(60.27%)、“学生记者锻炼的平台”(57.59%),“其他”(10.71%)。
数据显示,列在第一位的是“传播校园文化”,占比75.45%。比较前一个问题的数据,不难看到有一个重要的差别,39.38%的人对校报的出版周期是不清楚的,但是并不一定妨碍他们肯定校报的作用。同时“展示校园形象”、“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提升学校软实力”、“学生记者锻炼的平台”的占比都过半,也充分印证了校报在新媒体环境下依然存在的价值。即在“展现高校形象、提升高校软实力、学生锻炼的平台”上,校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报道内容。
在校学生喜欢校报的哪些版面内容呢?对此我们设置了一个问题(限选两项)。结果显示,“校园热点,学生风采”占比81.25%,“文学副刊”占比45.98%,“教学科研,学术讲堂”占比26.79%,“学校会议,领导活动”占比12.95%,“其他”占比13.84%。
数据表明,学生们对校报关注最多的是学生风采的内容和文学副刊,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群体更喜欢离自己最近的“软新闻”,“教学科研、学术讲座”等校园服务信息也是受访者比较喜欢的版块,而会议新闻认同度较低。
4.受访者认为校报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了解受访者对于校报不足的意见,我们同样设置了5种选项,允许选择两项,结果依次为,“信息量小,缺乏创新,难以满足受众需求”占比58.93%, “版面固定呆板,互动性较差”占比55.8%,“出版周期过长,缺乏时效性”占比39.29%,“纸张质量、印刷效果差,排版有待改进”占比22.77%。
很多校报在内容上充斥了学校会议、领导讲话和程式化“豆腐块”似的学院新闻。信息量少,趣味性差。
除了信息量少的问题,受访者认为校报“缺乏时效性”的占比39.29%,这也是其不可忽视的发展软肋。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的统计数字表明,半月报、双旬报和月报占大多数,周报、旬报很少,还有一定比例的季报和不定期出版的报纸。再加上其报道范围狭小,新闻源单一,学校工作有显著的专业性和周期循环性,在新媒体信息爆炸时代,时效性差的短板使校报越来越处于不利地位。
5.受访者认为校报受众流失的主要原因。
为了弄清校报受众流失到底的原因,我们设置了“你认为高校校报受众流失的主要原因”一题,允许选择两项,结果是:选择“网络冲击”占比72.77%,选择“校报本身存在不足”占比51.79%,选择“社会报刊的竞争”占比32.59%,选择“学校不关心新闻”占比28.13%,选择“其他”占比14.73%。网络冲击排在首位,其次是校报本身存在不足,这两项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选项。
与上述问题相联系,我们还设置了“你更愿意校报内容以哪种方式呈现”一题,并给出了3个选项,其中选择“纸质报纸”占31%,选择“手机推送”占66.07%,选择“无所谓”的占2.93%。
显然,大部分人希望手机推送,可是也有不少的人选择了纸质报纸,说明校报最需要解决的是自身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三、对存在问题的传播学解读
校报发展受困,是方方面面的因素造成的。有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也有校园网络媒体对校报形成的强劲挤压,还有校报本身的诸多“先天不足”。
1.新媒体时代传播环境变化。
在前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掌握着信息大范围传播的垄断权力,大众由于传播渠道的匮乏而无奈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而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迅速崛起,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的传播图景得以实现。结果使传统“把关人”理论受到挑战。当今网络媒体呈现高度自主性和全民参与性,对新闻现场的解读因人而异,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每一个人都相当于“把关人”角色,正所谓“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从而导致新聞最终的走向也许与校报报道有偏差,使得校报难免“自说自话”。
2.新媒体快速发展对校报纸媒形成强劲挤压。
问卷调查显示,新媒体快速发展对校报产生很大冲击,认为网络冲击的占到了72.77%。在受众获取信息渠道日益多样化的今天,高校校报也因此由过去“一枝独秀”变成现在与校园网、微博、微信、客户端并驾齐驱,甚至还日渐式微。《纽约时报》曾经发表了一篇简短的社论,其中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是:现在人们通过新媒体每年接受的信息量是25年前的50倍。那么作为周报、旬报甚至是半月报的高校校报,先天的媒介短板让其在时效性和信息量上难以与网络媒体抗衡,导致校报所报道的新闻多数成为“昨日黄花”。同时新媒体语境下,信息量虽大,但传播效果往往是一次性的,真正有用的信息不多。而校报若找不到与校园网的差异化发展道路,时效性和信息量就会成为其制约因素。
3.校报自身有诸多“先天不足”。
缺乏服务意识。作为校园主流媒体的校报,在传达学校各层面政策、会议时,由于宣传色彩较浓,导致报道视角大多是从传者本位出发,话语风格比较生硬,生活服务类信息较少,缺乏亲和力。
缺乏发行渠道。国家新闻出版署曾明确规定:校报归高校主管,经费由各高校投入,以报道本校教学、教改等工作为主要内容。因此,校报是一份有“公开发行”资格但无公开发行渠道的“内部报”,使得高校校报绝大多数难逃“小作坊”式的“自产自销”命运。[1]
媒体的天职本应该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但作为高校党委机关报,大多以正面宣传为主,对一些敏感话题较少触碰。比如食堂伙食问题,校园安全问题等等,遇到这种问题校报总是板起面孔讲大道理。这种不敢触及现实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让读者对报纸敬而远之。
四、高校校报创新发展之路
新媒体时代主要以渠道吸引受众,渠道即是市场,而高校校报不具有这方面的竞争力。校报如何加大改革力度,走出一条符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的创新之路呢?研究认为,高校校报还是要高瞻远瞩,勇于革新,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好新闻信息的传播。
1.增强与校园新媒体的互动。
由于校报相对于校园网、微博、微信、客户端具有时效性差、信息量少、互动性弱等缺陷,因此有必要加强两者之间的互动,实现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在校报上可以增设二维码,受众扫一扫直接进入校园网或者两微一端,一方面可以避免校园网与校报同质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校报新闻的宽度,用新媒体来增加新闻的背景链接,减少校报不必要的文字赘述,使得校报新闻更加简洁有力。同时在网上可设置一些贴近校园师生的服务专栏,开辟读者交流,校友、家长、师生互动,在线采访等模块,以弥补校报信息少、速度慢、沟通难、影响小的不足。[2]
2.更新话语风格,多用图片。
在语言表达上,可以用“小切口、大视野”的方式,报道学校的会议、政策给师生带来了哪些生活学习的变化,读者读起来也会感觉到很亲切;在校报标题设计上,可以适当借鉴网络热词的遣词造句,体现出校报与时俱进的气质和贴近年轻人的阅读诉求。
3.优化版面设计,增强艺术表现力。
校报的功能除了报道新闻还应该展示文化,要让诸多艺术元素能在纸张上得到直观表现,如颜色、结构、字体、图案、照片等。此外,还要着力从整体、局部、视觉、触觉等方面进行深加工,不断提高版面的艺术张力和新鲜感,从而提升校报文化品位。
4.拓宽报道范围,增加专题报道和深度报道。
校报的受众主要是知识密集程度相对较高的人群,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比普通人精深,因此在报道新闻时应该尽量减少普通会议、领导讲话等程式化篇幅,多报道师生普遍关心的科技、文化、教育、经济、就业、留学、考研等方面信息。同时由于校报的出版周期相对较长,与校园网、微博、微信、客户端相比时效性差、信息量少,因此校报可以扬长避短,利用相对较长的出版周期的特点,深入挖掘事实真相,做好新闻策划,增加深度报道和专题报道。
5.增加服务意识和百姓情怀。
问卷中我们设置了“你觉得校报应该适当增加哪些内容”一题,有5个选项供选择,并允许多选。结果是:“预告学校各单位学术讲座、学生活动”占53.57%,“每学期大型考试(包括四六级、各种资格证)提醒”占64.73%,“校园周边优惠活动预告”占58.48%,“各大食堂变更的菜系”占54.94%,“其他”占14.73%。(见图4)
每一个选项占比都过半,这组数据强烈地反映了受访者对校报服务功能的呼唤。此外可以增设建议专栏,搜集学校师生关于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并反馈给有关部门负责人,推动问题解决,同时将问题解决的进展程度通过校报来向师生公布。这种做法有利于增加校报的人本情怀和服务意识,也有利于推动学校各方面工作向前迈进,增强师生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主人翁意识。
6.增加校报的链接功能,扩展信息传播能力。
校报如果只报道本校内部的新聞难免显得单薄,当然有限的版面也不可能大量报道其他院校的发展状况。因此可以另辟蹊径,比如当涉及到对于学校内某一单位最新的科研水平的报道,仅仅单向度地报道科研内容,可能并不能让受众完全清楚它的价值。因此应该横向对比,通过附加链接或者扫二维码的形式,受众直接登录其他院校网站查看对于该校相关领域科研成果的报道,受众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知晓该成果在国内外的水平。一方面促进了院校的互动,一方面使得受众更全面地了解该科研的内容和意义。
7.加强新闻评论,强化舆论引导作用。
新闻评论被誉为报纸的大脑,美国报业大王普利策更是把新闻评论比作“报纸的心脏”,校报在新媒体环境的办报实践中,应着眼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目前由于部分大学生认知能力有限,自我表现意识强,喜欢在网络上参与校园公共事件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校报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增加新闻评论栏目,鼓励大学生参与评论写作,提高他们的新闻评论写作水平,以此加强对大学生的舆论引导。
总之,新媒体时代媒介生态发生了颠覆性变化,高校校报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快车实现全面转型。校报作为传统媒体除了要注意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掌握信息的解释权,做好议程设置,把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同时要借助新媒体扩大传统媒体社会影响力,引导舆论并形成正确的校园共识,始终坚持以高品质、有深度的信息作为核心竞争力,吸引受众关注其有深度有思想力的内容。高校校报还应根据媒体发展形势,培养新型的全媒体记者,并在碎片化、浅层次的阅读风气下,坚守独特高雅的文化品格,从而实现其“文化纸”的战略定位。
参考文献:
[1]夏桂霞:《高校校报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走势的几点思考》,《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杨磊等:《信息多元化环境下高校校报的发展路径》,《青年记者》2006年第24期 (程曼诗: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大三学生;廖声武: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