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下新闻报道的污名化现象探析
2016-09-27张霖枫张蔚林
张霖枫 张蔚林
[摘要]在风险社会中,恐怖活动、交通事故等一系列风险危及我们的生活。而在风险传播中,媒体的部分新闻报道有失偏颇,给被报道对象贴上了污名化的标签,干扰了受众的认知与判断,更加剧了社会风险。究其根源,在于风险传播中信息的不确定性与权威信息的缺失, 新闻消费主义思潮下媒体趋利性,同时受众接受信息的逆反效应也共同加剧了被报道对象的污名化现象。只有遵循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在平衡报道的原则下,以公众利益为准绳,才能走出新闻报道的污名化困境。
[关键词]风险社会 新闻报道 污名化
一、风险社会中的污名化现象概说
“风险社会”这一概念,由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于1986年在《风险社会》(Risk Society)一书中首次提出。贝克认为,不同于早期社会的自然灾害等原生风险,在全球化浪潮下,现代性社会具有不断扩散的人为不确定性逻辑,社会关系更加复杂,伴随着经济、政治、生态与技术等众多风险。诸如禽流感、毒品泛滥、突发性群体事件、暴力活动等社会性风险与失业、交通事故等个人性风险,这些风险是社会现代化本身的产物。
“污名”源于古希腊,最初指位于社会最底层人们身上的某种标记或印记,以表明身份的低下。1963年,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对污名展开社会研究,认为污名是社会大众给某些具有特殊属性、特质的个体或群体贴上负面的、贬损性和侮辱性的社会标签,形成“受损的身份”[1]。它不仅使受污者对这种贬损产生认同进而形成自我贬损的心理,也导致社会大众对受污者产生歧视与排斥的结果。污名化则是受污者在社会中逐渐丧失社会身份、社会信誉和社会价值,遭受区隔与歧视的动态过程[2]。此后,众多心理学家与社会学者对污名的概念不断地延展与丰富。现代社会中,由于对日益增多风险的担忧,人们赋予污名的对象范围从最初的个人与群体推广到任何被认为是有危险的事物、技术、组织甚至是制度设置上来。
随着人们对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在风险危机后果中,这种污名化现象,或多或少正成为社会风险的一大催化剂。当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故被曝光后,由少数“问题奶粉”诱发的全国乳制品抵制活动波及了整个食品领域。任何与乳制品有关的产品、生产销售企业的信誉与监管制度受到广泛的质疑;最终,拥有几十年良好经营业绩的乳制品企业在一夜之间垮塌,数百亿的品牌价值蒸发[3],带来一场经济风险。
二、媒体污名化报道现状
(一)观点报道的失衡
“平衡报道”源于西方新闻学,是西方新闻报道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1729年,本杰明·富兰克林接办《宾夕法尼亚报》时提出“在人们各持异议的时候,双方均应享有平等的机会让公众听到自己的意见”,这一主张被看作是“平衡原则”的首次提出。中国的孙培旭于二十世纪80年代提出新闻报道的平衡概念,他认为:“平衡就是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意见时,还要顾及其他意见,特别是相反的意见”。
很多新闻往往忽视报道各个相关因素和不同立场,过于强调“博人眼球”的单方观点,使事件全貌不能如实的被展现,受众接收不到全面公正的信息,从而形成對此事物的污名化印象。
《大学生毕业后沉迷网游7年不玩游戏浑身发抖》这一报道,全文共2221字,而对网瘾青年父母的采访多达1595字,占全篇的72%,主要陈述儿子如何欺负老两口,为受众塑造出一对饱受网瘾儿子折磨,无法安享晚年的可怜父母。对网瘾青年本身的采访仅有237字,仅对其爱上网现象进行简单的描述,未触及其为何热衷上网,以及与父母不和的详细内容。结尾处将少年事实上已经有精神病倾向,家长未送孩子就医的事情用213字一笔带过[4]。
新闻媒体将网瘾青年视为“他者”,甚少给予他们表达言论与观点的机会,通过大篇幅的负面报道,为网瘾青年贴上“孤僻”“暴躁”等标签,构建出这一群体的污名化形象。这让正常的青少年玩家也必须承受社会的指责与批评,日积月累,很容易造成该群体的心理失衡,更为他们做出偏激行为提供可能,增加他们在社会化过程里的成长风险。
2011年6月,媒体在报道郭美美炫富事件中,集中在于对郭美美豪车、名包、巨额财产以及身为红十字会职员的强调,甚至带有调侃性质,如《郭美美秀美胸长腿尽显魅惑自称喜欢居高临下》《郭美美与中红博爱CEO翁涛掀口水战期间大爆粗口》等。而2011年6月22日红十字会在官方网站发出声明,称“中国红十字会没有‘红十字商会的机构,也未设有‘商业总经理的职位,更没有‘郭美美其人”,回应外界质疑。随后警方通报的调查结果显示,郭美美及其母与中国红十字会无直接关联。而这些事实却被新闻媒体忽略,在郭美美事件初始阶段中,媒体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边倒”倾向。因此,受众逐渐形成了“红十字会财务混乱、腐败严重”的负面印象,强化了红会的污名形象,放大了红会慈善风险。
此后两年中,红会一直身处污名化的阴影中。2013年6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 年中国红十字会接收国内社会捐赠款物总量下降近三成。源自公众质疑的慈善界公信力2011年“触底”,2012 年未见“回升”[5]。
媒体对红会的污名化报道使中国慈善机构受到普遍质疑,受众对慈善机构的认知与捐款时决策的不确定性增加,加剧了风险社会的信任危机。同时,片面性的报道使受众的思维方式、社会批判能力与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上都趋向片面化等,直接导致了个体风险认知和决策能力的弱化。
(二)情感化的主观性报道
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客观真实地描述新闻现象真相以反映事实的本质,它要求记者是客观的反映者。然而,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新闻报道更偏重“三秒钟原则”——如果一条新闻在三秒钟之内不能吸引注意,新闻的编采功夫就等于白费。大众传媒为了吸引眼球经济,吸引更多的受众,往往在报道中加入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进行情绪化的叙述。一些对事件与人物消极的报道不断强化受众的负面印象,从而完成了对报道对象的污名化。
在百度百科中搜索“女大学生”词条,显示的是一大批以“女大学生”为标题关键词的负面新闻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女大学生”变成了贬义词,“你妹才是女大学生”成为一部分人对此现象的抱怨。
新闻传媒,尤其是网络中常常出现的关于女大学生利用容貌与身材进行色情服务,或者拜金、就业难等一系列主观色彩极强的报道,都是新闻媒介对当代女大学生群体的误读,将极少数个体事件放大成群体代名词,属于典型的媒介污名化女大学生群体现象。
据一组调查数据显示,69.2%的人表示自己对女大学生群体的认知会受到媒介的影响,47.4%的受众会增加负面印象[6]。由此可见,媒体对女大学生的污名化直接影响到受众对女大学生的社会期待与群体定位,造成女大学生群体社会信誉和社会地位的下降,导致其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遭遇不公正待遇,引发道德冲突和社会失范,进而加重社会风险。
(三)报道立意与价值观的偏差
一些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对被报道事件带有政治偏见与主观价值评判,丧失了应有的客观、公正立场,使新闻传递错误的价值导向,立意出现严重的偏差。
2008年3月14日,西藏拉萨发生打砸抢事件,CNN歪曲报道拉萨事件,将一张图片中“藏独”分子向卡车投掷石块的画面进行剪裁,在报道中将西藏称为“国家”。2008年3月28日,CNN在其网站美国版中并不显眼的位置上发表了一份简短声明,以至于几乎没有被其他西方媒体发现。这与其连续数天将西藏事件图片放在醒目位置的做法形成了很大反差。
2008年4月9日,CNN主持人卡弗蒂在转播火炬在旧金山站传递的新闻中公然发表攻击中国的言论:“中国人对我们的敌意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我认为,中国基本上同过去50年一样,是一帮暴徒和恶棍”。2008年4月15日,CNN发表的声明,不但没有对卡弗蒂恶毒攻击中国人民的言论作出真诚道歉,而且还把矛头转向中国政府,企图挑拨中国人民与政府的关系。
三、新闻报道“去污名化”路径
(一)多方观点的意见平衡
要做到公正、客观地报道,新闻中应多采用专家的分析,收集多方观点,而非单方观点的情绪化论断。比如在网游少年的事例中,要想解除新闻报道对网游少年的污名化,可以采访相关不同领域的心理医生、网络協会官员、大学教授等专家意见,同时给与网游少年足够的话语空间,让受众在事实和专家的评论中,形成对网游青少年的自我判断。
(二)超脱报道者的情感
陈力丹认为,超脱、平衡、公正地对待事物,是一种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体现。因此,不论事件是令人愤慨、狂喜或者同情,记者都要克制情绪,用“他者”的理性眼光报道新闻,尤其应选择中立的词语表述事实,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与副词,强化新闻的情感色彩。
(三)以公众利益为准则
媒体污名化的过程,与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媒体从业人员的认知高度相关。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许多污名化的信息来不及核实便传播给受众,一些假新闻正是如此产生。为了吸引眼球,新闻争相以离奇、出位为卖点。
为了加强行业自律,2013年,第一批“新闻道德自律委员会”在河北、上海、浙江、山东、湖北成立试点,试点工作开展三年多来,已初步形成了案例评议、查处通报等相关制度,在加强行业自律、接受社会监督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新闻道德委员会成立后,基层的新闻敲诈、有偿新闻等活动大量减少,群众投诉数量也大幅下降。设立这个委员会,有助于强化媒体自律和监督功能,正是新闻报道“去污名化”的良好举措之一。
注释:
[1][美]欧文·戈夫曼:《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张昱、杨彩云:《泛污名化:风险社会信任危机的一种表征》,《河北学刊》2013年第2期
[3]张乐、童星:《污名化:对突发事件后果的一种深度解析》,《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6期
[4]燕道成、黄果:《污名化:新闻报道对网游青少年的形象建构》,《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1期
[5]邓琦、郭少峰:《社科院报告称:2012年红会接受国内捐赠降近三成》,《新京报》2013年6月1日
[6]伍婧:《女大学生群体的大众媒介污名化现象探究》,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学位论文 (张霖枫:湖北广播电视台经济频道;张蔚林: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