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实践成果转化为理智的形式

2016-09-27黄家雄

新闻前哨 2016年7期
关键词:系列报道广播建构

黄家雄

从1985年起,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每年都进行精心策划,选取重大题材,集中全台智慧,倾尽全台之力,做大型系列报道,一做就是30年。30组大型系列报道播出后,都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成为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的品牌。2014年,湖北省啟动“文化名家”工程项目。湖北“文化名家”、原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映明申报了项目《大型系列报道与广播影响力研究》。获准立项后,立即组织媒体与高校的研究人员进行研究。经过一年多的深入研究和辛勤笔耕,终于推出了体现最终研究成果的专著《大型系列报道与广播影响力研究》(以下简称《研究》)。阅读这本书,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其有别于学院派的研究路数与框架,不落俗套,有一股清新空气迎面扑来。这本研究成果的突出贡献就是将30组大型系列报道的实践成果转化为“理智的形式”,并将之“同化成首尾一贯的合理的体系。”[1]

一、突出研究重点

首先,深入研究大型系列报道以大为能事的报道本领,描述其传播的新闻信息所产生的外在影响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每天都在进行宏大叙事,规模宏大的重大事件层出不穷。这样的题材聚集着巨大的能量,对社会具有重大而广泛的影响力。对这样的重大题材作报道,传统的“一事一报”的新闻文本已相形见绌,必须用具有宏大体制的大型系列报道的形式作报道。《研究》认为,大型系列报道是广播宣传的重武器,它“充分利用了广播媒介的时效性,实现立体式覆盖、交叉式传播、实时与听众进行互动交流”。在传播新闻信息时是“集束炸弹”,“强力辐射”,“能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因为大型系列报道有这样的功能,所以,它一撞击这样的重大题材,就产生核裂变。每组节目播出,都聚集着时代的伟力,给受众冲击力。节目播出后,国家广电总局的领导给予表扬,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者充分肯定,给予称赞;广大听众受到震动,人们听后踊跃向电台打电话,予以称道,结集出版的书籍,全国读者纷纷求购;在业界产生示范效应,《汉江行》播出后,“应者云集”,各类媒体纷纷效仿,各级媒体竞相推出大型系列报道,使之遍地开花。

其次,立体观照大型系列报道给予广播媒体的活力,大书特书其推动广播媒体发展所具有的内在影响力。

本书的多位研究者不约而同地把研究的重点投放于此。其观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大型系列报道给予广播媒体生存活力。《研究》指出,上世纪80年代,电视在崛起中辐射的广泛的影响力,报纸的长篇深度报道所产生的一波又一波的思想冲击力,冲击着广播,使其影响力日益削减。是《江汉行》这组率先在全国播出的具有撼动力的大型系列报道给广播注入活力,为湖北电台重新找回主流话语权。《研究》从新闻改革的角度进行理论观察,认为是大型系列报道撬开了广播改革的大门。其二,大型系列报道推动了广播的发展。《研究》认为,在广播受到网媒冲击时,是大型系列报道进行合纵连横,作跨媒体传播,才使广播在新世纪媒体竞争中拼抢得一席之地。其三,大型系列报道推动了广播媒体的人才建设。《研究》对此作了全面探讨,认为大型系列报道让广播记者强化了“政治家办台”的思想,深化了大局意识,提高了业务能力,锤炼了工作作风;认为大型系列报道为广播媒体打造出具有创新力与执行力的优秀团队。

二、立足经验总结

大凡优秀的新闻作品,既传播新闻信息,又传播新闻采写、制作的经验。这项研究成果的研究者,大多具有丰富的大型系列报道的策划、组织、采写的实践经验,这本书是他们的经验总结。

(一)在构想上研究与总结整体策划的经验

《研究》认为,大型系列报道是一项系统工程——报道的范围大、报道的内容多、报道的要求高、投入报道的编辑记者多,必须进行精心策划。大型系列报道的策划要有群体感知,“一个报道设想提出之后,要发动全台编辑记者集体讨论,集思广益,最后确定报道思想、整体内容、单篇选题、采访人员和编辑班子,制定完成进度,有序推进。”《从地理出发:大型系列报道的整体建构策略》一文用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分别从题材建构、主题建构、框架建构、意象建构、情感建构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策划的感悟。《策划大型系列报道要学会加减乘除》一文运用数学思维来研究怎样做好策划的问题。首先是做好加法,在题材涉及的范围内做好资源整合工作。然后是做好减法,就是选小切口,删掉空话套话。再次是做好乘法,提升立体传播能力。最后是做好除法,提取出公约数,形成一种制度、一种路径,提升持续发展能力。

(二)在文本上研究与总结内容建构的经验

《研究》指出,大型系列报道完全是从正面反映时代风貌,传递社会正能量,因而在题材的选择上要紧贴时代脉搏,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研究》提出要在大量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比较,反复推敲,要找到题材的特点,评估题材能否作深度开掘。在探讨怎样提炼主题的问题时,研究者提出了教科书上难以寻觅的观点,提出大型系列报道的主题是在记者采写的群体感知中走向深度,是在受众的接受、理解和反馈中得到升华。这样的观点,颇具学术价值。结构是大型系列报道的物化形态。《史诗笔触 大气包举》一文用高校学者的视点作观察,总结了大型系列报道的结构方法。一是总揽全局,确立总体构图的中轴线,设计叙事单元的叙事线,建构宏大结构框架。二是精心结撰,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将众多的叙事单元联缀成有机整体。三是运用营造氛围的方法,把叙事单元的结构内容粘实粘牢。

(三)在采写上研究与总结实战的经验

新闻采访是一切新闻报道的基础。大型系列报道由于题材的体量大,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涉及到的具体事件、人物、问题、场面繁多,空间转换频繁,其采访有自身的特点,有特殊的要求。本书这方面有四个重要的理论点值得人们重视。其一,成立专门的编辑小组,让它在第一线做好联系调度工作,及时解决好采写中出现的问题,督促编辑记者按时完成采写任务。其二,做好采访的热身工作,使参与报道的采编人员统一认识,明确各自的任务。其三,要准确地找到采访的切入口。根据大型系列报道的不同内容,有的由近及远,有的以小见大,有的以地域为逻辑,有的以时间为顺序,有的以内容为依据,使整个采写工作在井然有序中展开。其四,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做好采写工作。

《研究》在将实践成果向策划、采、写、编的业务理论升华时,不遗余力,将所有经验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在新闻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尽显研究者的大媒体情怀和大局意识,这就是媒体知识分子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其对新闻业务上的操作性的探究,其對一些方法所作的精确性的概括,均是剥茧抽丝,从自身的经历中归纳而出,对所有媒体有益有用,确实弥足珍贵。

三、深化学理探讨

系列报道这一形式,早在上世纪的20年代,我国新闻人就开始应用,可惜的是没有人进行具体的理论研究。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新闻学者有鉴于我国深度报道所呈现的景观与发展趋势,才引进西方理论,结合中国实践,进行探讨与研究,出版著作,发表论文,其研究成果丰硕。可是,关于系列报道,没有专门的著作对其作专门的论述。在一些研究深度报道的专著里,也只是将系列报道用一个章或一个节的内容,仅对其特点与写作方法予以简单的论述。有关研究论文数量不多且较零散。我们高兴地看到,《研究》倘佯在自己所建构的信息世界,覃思独悟,自觉地担当使命,从学理层面对大型系列报道的实践成果中所藏寓的本质、属性、功能、品位、发展、采写制作等理论问题作深入研究,对其内涵与外延作理论阐述,字里行间显示出一种可贵的治学精神。

厘定大型系列报道的概念、特征、功能,是本课题展开研究的逻辑起点。《研究》参照对一般系列报道的定义、特征、功能的阐释,通过研究,作出自己的命意。提出,大型系列报道是有一定规模的系列报道,一组系列要求在30集(篇)以上。其题材是重大的非事件性新闻,其结构是各个篇章围绕主题作“横向挖掘”。“系列报道是指围绕某一主题或新闻题材所做的多角度、多侧面报道,策划性强,单件作品间关联性强,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舆论导向作用。”“大型系列报道常常围绕一个重大主题展开全方位、整体性和全景式的报道。系统呈现一个领域、一个方面、一个区域的宏伟图景或发展趋势。” 这些定义有的从形式、题材形态、内部结构作考察,有的从其对生活的驾驭能力入手进行定义。这些有益的探讨,都给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逻辑起点。关于大型系列报道的特征、性质,本书多篇论文均作了学理探讨,予以综合归纳,就是题材主题的重大性,内容呈现的系统性,新闻报道的多角度性,新闻采写的深入性,节目制作的群感性,信息传播的强辐性。

策划、选题、立意、采访、结构等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在全面总结这些方面的业务操作经验的同时,研究者努力从学理上去亲近、深入这些思考点。有的对大型系列报道的角度作了这样的论述:“多维视角实际上是指其在展现和把握客观事物时由多个记者的视觉位置和观察角度而形成的全景视野……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相对完美的观察系统……为受众提供一个能被立体感知的观察对象,这无疑会强化报道的深度。” 这个阐述,对传统新闻写作学中的新闻角度的理论作了新的阐释,在内涵与外延上均显学术价值。更值得赞许的是,本项研究课题追寻了大型系列报道在30年里的嬗变轨迹,书写了其发展史,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1985—1994年,是初造阶段。这一阶段,大型系列报道热情地讴歌湖北的改革图景,建设成就,时代新人,弹奏出时代的强音。1995—2005年,是回归阶段。新闻记者用调查的方法、体验的方法、讲故事的方法做报道,由主题宣传向新闻本义回归,其作品的新闻信息含量高。2005—2015年,是多元与融合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型系列报道大多进行了媒体融合,实现了与网络、平面媒体的同步刊播。《传播技术革命下的广播系列报道形态流变》一文,抓住“纯文字报道—音响报道—综合直播—联合行动”这样一条纵向线进行梳理,描绘大型系列报道的发展历程与轨迹。《研究》让人看到,是不同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的合力推动着大型系列报道不断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大型系列报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此外,《注重写作技巧 增强审美效果》一文运用美学理论,研究了大型系列报道的形象美、音乐美、情感美等问题,具有创新性。

我国电影艺术家郑君里在谈论表演艺术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海洋中的岛屿,一个个孤峙于水面,不相关联,然而在水平线下,却潜布着一条蜿蜒的山脉,它不知道经过多少曲折起伏,才在远远的海面上冒出一点头来,象这样一个继一个地形成了一列的群岛。”[2]这本书的情景与此多么相似。书中的单篇文章,一篇篇络绎而出,像一列列孤峙于水面的岛屿,而内中却贯穿着一条坚韧的学理上的思维线,“潜布着一条蜿蜒的山脉”,它们对大型系列报道的性质、功能、策划、采写、制作、发展历史、审美特征均作了深入的探讨与学理论述,为大型系列报道建构了整体上的理论体系,为推动新闻学理论的创新作出了贡献。

四、构建合理体系

从本研究成果的编辑艺术来看,是值得赞赏的。这个项目的主持人在编辑这项研究成果的出版物时设计出“探索与研究”“难忘的历练”“作品评介”“代表作”这四个版块,构成整本书的内容。这本书,文字洋洋洒洒,计30多万字,沉甸甸的,将其翻开,就像展开汉绣工精心绣出的一长段汉绣作品,一个个精美的图景络绎而出,让人美不胜收,感到这本书中深藏着主编人的匠心与巧思。

它首先将研究大型系列报道的概念、特征、功能的论文放在第一个版块的内容的前面,为这本书的理论体系的建构搭建平台,然后建构具体内容,让读者在一个全新的理论信息世界里游览,先作整体把握。然后用第二版块中的一个个典型案例对第一版块中论述的有关内容作回应、作印证。14位亲历者深情地回忆往事,饱蘸心汁,执笔为文,谈历练、谈感受、谈收获、谈成长。第三版块对30组系列报道作简介与评价,让读者感觉到第一版块中所建构的理论体系,不是将他人的概念拿来作拼凑,不是将学者的理论框架搬来作改装,而是从自己的实践出发,对自己所制作的新闻作品作研究,所有的研究都有个性的皴染,均为真知。第四版块选编了18篇代表作品。这既是对上一版块的内容作延续,又是对读者的阅读心理作调剂。18篇作品都有一支好文笔,写得有诗有画,文情并茂。

《研究》将大型系列报道的实践成果转化为“理智的形式”时,不当他人所建构的理论的拆装工,走自己的路,所有的研究,均从各自的经历与感受出发,因而,建构的理论体系及内容具有个性,显得别具一格。这本书既有学理上的探讨与阐述,又有实务操作经验的传播,值得业内人士品读,可供高校作为教材使用。当然,铜钱有两面,任何成功的研究都会留下遗撼。这本研究成果如果更系统一些、更有深度一些、更精致一些,那就趋向完美。

注释: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出版社1984年版

[2]郑君里:《角色的诞生》,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湖北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系列报道广播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