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功名官宦事心清见道独爱莲
2016-09-27曾小帆
曾小帆
一个村庄,640多年来,数十代人的精神世界和举止行为,为一句名言而坚守着。这个村庄名叫江头村。这句名言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自宋代理学大家周敦颐千古名篇《爱莲说》。
周敦颐,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是江头村周氏族人共同的祖先。
有“爱莲”作为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村人自然对文化有着一种本能的崇尚。
爱莲家祠是村中最高大,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祠堂落成于清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现存的整体建筑占地1200平方米,是一座以大门楼、兴宗门及文渊阁为主体组成的三进院落。
大门楼以前檐双柱、三开间双扇大门组合而成的抬梁式建筑。正门高3.65米、宽1.2米、厚0.08米,门上有形象为秦琼和尉迟恭的彩绘门神,是当年族人专程从京城请来的画师手制的原作。
按照当年规矩,大门楼主门平常并不开启,族人由左右两个副门出入。除非族内发生大事,例如有人考取了功名,或者在外宦游的高官荣归故里。这时,爱莲家祠的主门才会徐徐敞开。
门内左侧挂着一口铜铁混铸的大钟,钟高1.5米,直径1.2米,上面的铭文记述了周氏家族的历史,以及宗祠兴建落成的日期。钟不常敲,若敲,则钟声宏亮,可令全村为之一震。
家祠第一进的天井,面积45平方米,两侧竖立着六块由赑屃托负的石碑。碑文除叙述家族历史外,主要内容为周氏家族的家风、家德、家教、家规。碑文镌刻古朴遒劲,严谨飘逸,显示出当年工匠的非凡工艺。
兴宗阁是家祠的第二进,为悬山顶穿斗式建筑式样。门上竖匾名为:“兴宗门”,这是传达宗族兴旺的含义。门内设置三重进门,每门两侧及门柱上均有对仗工整的楹联,多为劝学、励志和崇尚英雄的内容。两边厢房是半坡屋顶,顶上装有明瓦,采光良好,当年是私塾教师的住房。私塾是祠堂除议事之外最重要的功能,自这座建筑落成以来,周氏族人的子弟都是在这里接受的启蒙教育。
中天井较前一天井面积略大,两边厢房是兴宗阁与文渊阁之间的过渡建筑,屋脊是深绿琉璃瓦,正脊装饰双凤含珠的雕塑,屋檐下面是用砖角垒叠与石灰浆塑成曲折纹和刻划条纹组成的五层图案,使墙檐看上去极富民族特色。
中天井正面是家祠最为精华的建筑——文渊阁。文渊阁是一座抬梁式硬山顶、三阶马头墙,又带有干栏式风格的砖木结构二层建筑。楼下正屋挂着周敦颐的画像,两边是由阳文刻写的《周氏家训》,上面高悬一块表示家祠主题“爱莲堂”的匾额。
文渊阁楼上分为五间,设有三厅八室。这里就是当年的教学场所,江头村周氏子弟都是在这里苦苦攻读,尔后走出去参加县、州、府的科举考试。弟子中科举及第人数众多,其中进士8人、举人31人。
教室的厅门造型多种多样,明间、次间以及梢间的隔扇门尤为精巧,格心镂花是用棂方条拼成各种以劝学为内容的文字,如“嚼书品味,泼墨闻香”之类。以文字的图案作为窗棂和门棂的装饰,在广西古建筑中这是独一无二的范例。
楼下一间厢房窗棂上的图案是“理”。“理”是周敦颐开创的宋明理学的核心,这一糅合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理论的思想流派,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江头村周氏族人640多年来共同遵循着“理”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营造出江头村古村落生态环境犹如天人合一般恬静的田园景象。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不正是这里吗?
主楼二层五开间。墙头顶端前为龙脊式,后为马头墙式,威严庄重,显示出很高的建筑规格。堂屋正中立着一面木壁,上有《爱莲说》全文。祠堂也被周氏族人称做“爱莲家祠”。
江头村现存民居180余座、620余间,其中60%保留了明清时期建筑的原状。这些建筑年代特征清晰,结构功能迥异,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桂北民居的博物馆。
2006年,江头村明清古建筑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村中古建筑多为二进或三进宅院,整齐排列,朝向东北。常见若干座院子并肩比邻,相间仅隔院墙,有侧门互通。
多数院落门楣上都挂着表明祖上功名的牌匾。村民周业骥家的宅院门上的牌匾是:“四代翰林”。这所院落由北面侧门进入,右为正堂,左为居室,中间是一长方形天井,前后有两间作杂用功能的厢房。这种结构的宅院,是江头村清代民居的标准形态,也是将北方院落改造成南方民居的一种成功范例。
北方院落以合院为一般形制,其显著特征表现在住房中央有一个宽阔的大院。南方院落由于受到土地的限制,往往将大院浓缩为空间较为狭小,但又具备利于排水功能的天井。这样的结构还有一种妙处,就是让家人之间的距离更近,更容易体现出一种情感关怀的人文意味。
像这样的南方院落在桂北乡村随处可见,它们结构和功用基本相同,只不过大多数普通人家的院落天井的面积更小些,有的甚至小到只有一道窄窄的水沟。事实上,江头村被视为典范的院落,是身份高贵的人建造的私宅,其正式名称叫做:府邸式民居。
村中有间废弃的老屋,是村人祖上自明代弘治元年(即1488年)从湖南道县迁入广西时,就已经存在的元代民居。这是一家人的住宅,面积仅仅十来平方米,墙面材料用的是泥砖,屋内架构简陋,空间低矮。这是江头村原住民住宅的遗存。
深受南楚文化影响的周氏家族迁桂之后,江头村民居建筑情况便大有改观。但是明、清两代民居的建筑式样还是有着明显区别。
明代的房子穿斗式结构,有照壁窗,体量低矮,开间窄小,墙面极少开窗,无前院门楼。前后两进院落几乎贴靠在一起,中间只有一道狭窄的缝隙。
清代以后的建筑明显高大轩敞,山墙造型多样,斜脊的线条也由明代的内敛变为张扬。各家都有了门楼、前院以及天井,堂屋的正面也可以完全开敞。
从建筑形制、材料选择,以及装饰用工的前后对比,可以看出江头村人明清两代的经济实力由弱变强,社会环境由动荡到安定,居住理念由封闭到开放的历史演变过程。
进入民国时期,村中建筑又另有一番风情。村民周仲义的住宅,院落宽敞,主楼引入了广西传统的干栏式结构的建筑特征,在居住舒适度方面,又更胜了清代建筑一筹。
今天的村子里仍然弥漫着浓厚的周敦颐理学气息:公共场所中的木雕窗棂,图案不像一般民居所用的瑞兽祥物,而是周氏语录。居民家中的石刻、木雕,也多以莲花、八卦为题材。就连村中的卵石小路,以及平常的农家院坪,也多镶嵌成莲花的图案。
有“爱莲”作为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村人自然对文化有着一种本能的崇尚。自清乾隆以后,江头村科举及第人数众多,仅进士就有7名。全村共有168人出仕,且为官清廉。因此江头村历来享有“才子村”和“清官村”的双重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