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河社区的巨变
2019-11-06吴冬至
文/吴冬至
今年6 月起,怒江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江头河社区突然变得热闹起来,社区里的老老小小都往社区服务中心涌。细打听,他们是为了一睹社区服务中心里新建的村史馆,看看多年未见,甚至是从未见过的“老宝贝们”。
讲述400年历史的村史馆
村史馆位于江头河社区服务中心崭新的白色小楼第一层进门靠左的位置,门面不大,门头上的“村史馆”三个字却格外显眼。
进入内部,立马能感受到设计者的用心——馆内分“农耕文明”“村落文化”“乡村记忆”和“乡村巨变”四大展区,采用图文搭配器物的方式,按照博物馆的展示要求,布局严谨、展品充足。
李泽生,原兰坪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他是负责村史馆筹建工作的老干支部三位主力成员之一,也是最早一批捐赠者,村史馆内最早的一张老照片,就是由他拍摄的。
1979 年,李泽生刚开始接触摄影,在一次爬山时,他突然一闪念,觉得应该给江头河留下一些影像,于是爬到山顶拍下了1979 年的江头河村。照片里,村中大多还是土木结构的房子,村落很小,只有137 户人。但周围田地很大,人均土地面积在2-3 亩。
“我们江头河是一个典型的白族村庄,只有张李二姓。”李泽生边讲边引导着我参观,根据墓碑上的记载,江头河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619 年,今年正好是第400 年。
村史馆的筹建始自今年4 月,到开放时,李泽生与江头河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张佑显等多人通过入户探访、收集等形式找来了不少老物件。这些物件为李泽生所说的历史提供了佐证。“这个瓷碗应该是清朝末期的”“这是錾套,应该也有两百多年了”“这个木箱外面是皮,里面是木,是清末民初的物品”……
收集的过程也是一个回忆的过程。出生于上世纪60 年代的张佑显,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饥饿的感觉。1969 年,江头河村经历了一场冰雹灾害,整年颗粒无收。青黄不接时,每天的口粮就只有一勺小米和干菜一起熬成的稀饭,张佑显的奶奶疼爱他,一勺稀饭留半勺给他,他狼吞虎咽吃完,还是觉得饿。“那年老的小的,不少人得了水肿病。”
1983 年,兰坪县城启动搬迁江头河村的计划,并于1985 年8 月完成搬迁。从此,江头河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现在不一样了,每家每户每顿饭都是三四个菜,就怕你吃不完。”李泽生用“翻天覆地”四个字来形容江头河这些年来的变化。
张德仕介绍辖区内民族团结宣传工作开展情况
三江科贸还是怒江州青年创业孵化园
变“小”也变“大”的社区
皮肤黝黑、发际线有点高的张汉保,现任江头河社区党总支专职副书记。从1998 年至今,他一直在江头河工作,拥有超强记忆能力的他堪称是“行走的江头河志”。
江头河社区1984 年前隶属金龙大队,1984 年划入文兴镇,1988 年6 月成立江头河办事处。“1994 年,江头河完成了农转非的工作。”“2000 年8 月16 日,江头河村办事处改为村民委员会。”“2002 年11 月,改为江头河社区居民委员会。”张汉保介绍,通过上述三个事件,江头河逐步完成了从村到社区的转变。
在李泽生、张汉保和社区主任张德仕等人看来,江头河社区的变化是与兰坪县城发展同步的,是一个不断为兰坪县城的发展做贡献的过程。“兰坪县城的玉屏社区、团结社区、玉泉社区所处位置过去都是江头河的土地。”张德仕提供了一组准确的数据:1983年,江头河村占地面积为6.5 平方公里;2019 年,江头河社区不包括玉屏山在内,辖区占地1.6 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2 亩。
以2003 年兰坪县人民政府启动人民东路拆迁建设为例,此次拆迁共牵涉居民116 户,其中全拆79 户,占用土地面积东西长511 米,南北宽64 米。
人民东路建设的启动,还改变了江头河社区的格局。兰坪县三江科贸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江科贸”)经理李青艳是从玉屏村嫁到江头河村的“外村媳妇”。在她的回忆里,人民东路建设完成之前,江头河村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村庄,到了夜里,她从不敢独自进入江头河。人民东路建成后,宽敞的公路将江头河村一分为二。近年来,江头河社区更是被不断打散,“现在一般居民已经很难准确地说出哪里是江头河,哪里不是了”。
“变小”“变散”是变化的一面,从另一方面看,江河头也不断在“变大”。随着人民东路步行街的升级以及财富天地商圈的建设,江头河社区变成一个交通、购物便利的社区,县城、村镇以及外地人员,不断迁入江头河社区。“现在我们常住居民有4351 人,这个数字还不包括财富天地的176 户和林业局棚户区改造70 多户‘人在户不在’的居民。”张德仕介绍道。
失地农民的成功转型
李青艳的三江科贸就设在江头河社区内,从社区服务中心到她的公司,得从南到北横穿人民东路。越接近人民东路,居民楼的层数越多,功能也越多元,有旅馆、餐馆、酒吧、KTV 等。在小巷口,我还看到一个炸洋芋和火腿肠的小摊,摊主蒙着口罩、戴着帽子,正为生意忙碌着。
李青艳算是兰坪县内最了解务工人员情况的人之一,她所开办的三江科贸承担了兰坪县城内大量的农民工及社区居民培训。2016 年,她还创办了兰坪百川民族文化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既是培训单位,又是用工单位,她自然能掌握不少用工和就业信息。
李青艳是个爽利的女子,说话语速不快,但却透着雷厉风行。“我们的培训到目前为止,有32 个项目。江头河居民参加得最多的是家政、餐饮,种植也有人学,但很少。我们社区的人员好多都没有土地了,需要做职业的转型。”
李青艳一家正是这一转型的典型代表。从1998 年创立三江电脑公司,到现在拥有三江科贸、兰坪百川民族文化服饰公司等多家公司,李青艳家成为江头河主动融入新职业、新需求的受益者。据她介绍,2018年,三江科贸和兰坪百川民族文化服饰公司的总收入已超过900 万元。
江头河社区还组建了“社区文艺表演队”
“江头河出去打工的人,一双手都能数得过来。我们只需要服务好县城的市场,就能在家门口就业了。”张德仕提到,他有位亲戚,在北京打工,月收入能有七八千,但扣完房租、交通费后所剩无几。“最近他回来了,在财富天地开了个火锅店,应该会一直在这里干,不出去了。”
直接参与2002 年江头河社区“村改居”工作的张汉保对从农民变为居民的过程有更深的认识:“‘村改居’就意味着我们的服务功能和对象变化了,以前主要服务农业,变为社区之后主要得引导居民服务县城。”
2003 年之后,江头河社区开始搭建平台,为就业者提供岗位,为闲置人员提供培训。2005 年,由江头河社区牵头,成立了江头河运输队,吸纳拖拉机32 辆,拖拉机手32 名,组成的运输队奔跑在县城的各个工地上,成为社区引导就业的成功案例。
针对辖区内的妇女,江头河社区则引导其参与服务业,以宾馆服务员、超市收银员、服装销售员、蔬菜商贩、小吃摊贩等多种渠道进行分流。“现在,在菜市场卖菜卖得好的有一两家,都盖了大房子;在超市工作的有几十个;开农家乐、烧烤店的也有不少。巷口卖小吃的,大多有两分工作,清晨扫地、白天卖小吃,一个月能有三四千收入。”
社区里另一拨人则在房子上动起了脑筋,以挨近商圈的天然优势,修建商用房,通过租、售、合作等多种方式,提高经济收入。张德仕在日常调查中了解到,社区内最大规模的宾馆,一年的房租接近30 万。“现在江头河人,几乎每家都有车,有的家庭还有三四辆车,停车都要成难题了。”
教育与文化齐开花
李泽生在江头河是个名人,一提到他,大多数人会竖起大拇指,称他是江头河的第一个大学生。李泽生自幼爱读书,但他读书那会,条件实在艰苦。先不说像样的老师,就连教材也往往是残缺不全的。
“一年级我们班上有12 个人,二年级有6 个人,等三年级就只有4 个人了。”1977 年,即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李泽生花了32 块钱、两天时间,到当时的县城所在地啦井参加高考,那年,江头河参加高考的只有他一人。而今年,社区内拿到大中专及高等院校录取通知书的就已超过40 人。张德仕强调,“这还是一个不完全统计的数字。”
在文化方面,江头河社区也同样出彩。早在2003年,江头河社区就编撰了《江头河村志》;2016 年开始,社区又利用集体经济收入将民族团结、文化建设的宣传标语上墙,增强社区内的文化学习氛围。
今年筹建的村史馆,实际上也是江头河社区推进文化建设的一环。在馆内,收集了不少江头河居民的文化作品,包括老党员的《新闻联播》笔记、老党员所制作的形似中国地图的砚台以及老一辈的书法作品等。
“仅发展经济还不行,我们的下一代,得比我们接受更多的教育、更多的文化熏陶。”张德仕介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社区每年都会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抽取一部分,用于奖励在校学生。“县城二小,我们每年都给他们提供1 万-2 万元的资金,考上大学或大专的学生,还会有更多奖励。”
江头河村400 年的历史很长,而作为社区的时间很短,只有17 年。但在这17 年间,江头河社区在服务兰坪县城发展的同时迅速转变观念、职能与思路,成功实现了从农村到社区的过渡,也实现了之前300余年未有过的快速变化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