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体验带动情感

2016-09-27孙国昌

求知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潜能体验历史

孙国昌

摘 要:学生是历史课堂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历史教师要从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采用互动的体验式教学,满足学生历史学习的需要,真正发挥出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习的过程转变成一种体验过程。

关键词:体验;历史;潜能

师生是教学过程中的双向主体,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改变旧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创建有利的学习环境。

一、还原历史——创设体验情境

情感与兴趣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效果,课堂气氛的轻松与师生关系的平等是促进师生互动的必要条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

如教授“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时,先从女娲造人、亚当和夏娃的故事说起:人类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是人猿经过漫长的劳动,演变进化发展而成现代人。那么在远古时期我国境内又有哪些居民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远古居民的生活。

通过优美的传说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直观展现历史事实。启发学生开动想象与思维,进行探讨和交流。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复原历史场景、展现历史进程,并提出探究性很强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二、复原场景——引发综合体验

把课堂交给学生,开发他们的潜力,探究实践,让他们走上讲台展示成果,体验成功的快感。通过复原场景,变被动为主动,使其真正参与课堂。鼓励学生进行仔细的调查,拿到说服力强的资料,在课堂上做直观和感性的讲解,理清史实与现实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史实得到生动有趣的展现。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清明上河图》场景的探究,来了解北宋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达以及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对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热闹进行了艺术再现,反映了当时的人们真实生活。教师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联想读图,努力挖掘图画的历史信息。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商业经济、市民生活、建筑布局三组,各组根据《清明上河图》复原图画面内容,搜集相关的信息,撰写成考察报告,最后由各组代表作汇报小结。学生用自己的实践,可向大家展示大都市的繁荣兴盛。

通过分类的方法考察分析,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特定历史时代的生活现实,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索和展示自我的能力,增强了他们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

三、互动交流——强化情感体验

评析,是体验探究的重要构成要素,可以检阅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能力应用。组织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基础上,开展交流辩论活动,以加强他们对历史事实的辨别认识。

如教授“血肉筑长城”一课时,学生通过探究和交流,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以及中共七大重要会议,学习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可以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从中找出一共有几次重要战役,然后请代表分别介绍这三次战役。学生可以以不同的形式介绍三大战役的情况。如从一个参战指导员的战役报告说明平型关大捷战斗的发生时间、歼敌数量及缴获物等情况,自豪地评价这次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结合《台儿庄战役形势示意图》,表达宁死不当亡国奴、保家卫国的气概。以一个老战士亲身经历,讲一个百团大战中真实的故事,进而总结完成三大重要战役的比较表,各小组互相交流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分析国共两党的表现,肯定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作用,批评其黑暗统治,积极评价共产党的敌后抗日。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用心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意识,在讨论交流中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敢于质疑,会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应当在把握史实的基础上,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深入探究。通过图片实物、多媒体等营造真实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积极调查研究,反思和总结历史规律。

参考文献:

[1]陈 丽.浅谈高中历史教学的“体验式学习”[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4,(4).

[2]郭世贤.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3).

猜你喜欢

潜能体验历史
谈也让学生做老师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创客”对大学生价值潜能研究
新历史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