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对策

2016-09-27潘飞婵

求知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审题能力数学学习

潘飞婵

摘 要: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部分学生会出现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因为审题失误,而不能正确解答题目的现象发生。这种问题的出现并不全是因为学生粗心,更多是因为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审题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尽早开展相应的训练,从细节出发,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本文提出了几种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学习;审题能力

1.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有效提取关键信息

听、说、读、写是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的学习能力,并且这些能力与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以及成绩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一年级学生认识的字数量有限,需要教师帮助读题才能完成学习任务。面对二年级学生,教师可以逐渐不去读题,由学生自己理解,在这个时间段学生必须认真听讲,因为稍一走神就可能不知道题目具体的要求是什么,自然不能回答正确。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对他们“读”的能力进行训练,使他们可以独立读题并解答题目,在读题的过程中整理加工获得的信息,并且对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与此同时,还要积极训练学生“写”的能力,规范并且清晰地进行说和写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理解题意时的准确度,日常教学中要多开展这样的训练。

2.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

学习数学只靠想和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自己动手去算、去画。年级比较低的学生往往都不会合理使用草稿,因此需要尽早训练学生正确使用草稿,并且使他们养成这种良好习惯。例如二年级上册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一个花环上共有24朵花,共有红、黄两种颜色,每3朵红花之间有1朵黄花,那么这个花环上黄花总共有多少朵?”教师首先可以安排学生齐声朗读一遍题目,找出其中的关键信息。然后问学生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候可能会有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即24÷3=8朵黄花。教师此时并不着急评价,应首先引导学生用别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准备好草稿纸,然后在上面画一个大圆代表花环,用白圈表示红花,黑圈表示黄花,如下图所示。

学生画完之后教师这时候再问:“大家看看这个花环上黄花总共有多少朵啊?”这时候学生自然可以顺利地数出来共有6朵黄花。学生通过这个过程对排列的规律有了清晰的理解,最终顺利地算出了答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题目来画示意图从而解决问题,将草稿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低年龄段儿童使用的数学教材中多为图画,文字比较少,学生想要正确地理解题目并且找出答案,必须从这些图画和文字中找出可以利用的数学信息,所以日常教学中必须强调培养、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4.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知识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接触的知识有限,同时缺乏生活常识,所以一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会比较困难。例如:“7点的时候时钟敲7下,需要18秒敲完,那么敲10下需要几秒?”如今家庭中几乎不会使用整点报时的钟表了,所以学生很难理解题目。这时候教师可以带学生去看公共场所会整点进行报时的大钟,认真进行观察,这样一来不仅扩大了知识面,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还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即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并且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多进行题型变换练习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变换题型来对学生进行训练,而且引导他们用多种方法来解答同一个问题,学会举一反三。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仅能摆脱茫茫题海带来的压力,还能认真对每道题目进行思考和分析。

6.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行合理的训练可以解决学生审题能力欠缺的问题。教师不能把学生审题方面出现的错误全部归结为粗心,教师也要进行反省,是否有训练不到位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从每一个教学环节入手,全面及时地开展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巧云.破题而授之——也谈对小学低段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J].浙江教育科学,2012,(4):50.

[2]陈思忆.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审题障碍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3,(10): 51-57.

猜你喜欢

审题能力数学学习
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学审题能力培养途径之研究
如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刍议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借鉴陶行知思想,小议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