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2016-09-27陈香兰

求知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陈香兰

摘 要: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要充分把握好小学生这一群体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性,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能很好地激发学习动力,教师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就能很好地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带入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比传统的、枯燥的数学教学方式更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小学生能更好地主动理解吸收数学知识。本文将探讨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教学的意义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策略

一、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1.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生活情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具有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意义。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对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常常会出现难以理解的情况,从而就会导致产生厌烦、懈怠情绪,这样就很难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进一步学习计划的顺利进行。而教师利用生活情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就能充分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认为数学不再只是笔头上的枯燥运算,而是日常生活中都能接触到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2.具象化抽象的数学知识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具有具象化抽象的数学知识的意义。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不能和心智成熟的成年人相比的,针对具体的数学问题,小学生还能够勉强理解,但是一旦涉及纯理论的概念原理的学习时,一些小学生就会不太容易接受,而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就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比如,教师在讲解单位换算时,就可以拿5个500毫升装的可乐和1个2.5升装的空可乐瓶,让学生自己动手把5瓶小可乐倒入一个大瓶子里,看是不是刚好能够装得下,这样就可以让小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并认识到升与毫升的换算关系。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就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其教学效果明显。

二、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用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数学知识时,把讲授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可以达到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的目的。让小学生去关注生活,把课堂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与真实的生活情景相联系起来,不仅可以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更可以增强小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2.作业布置结合生活实际

数学作业不仅仅是停留在作业本上的反复练习,还有在生活实践中的数学练习。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根据当天的学习内容和下一步的学习计划来有层次、有目的地布置作业,如用来巩固基础知识以及难度适中可以锻炼一定能力的书面作业。作业的量也一定要把握好,既要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也要在小学生能够承受独立完成的范围之内。还可以布置一些生活实践作业,例如,在书面作业完成后或周末休息时,陪父母去逛超市或菜市场,帮父母计算购买各种商品的花费,可以把所购买的商品价格记录下来,到下次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互相讨论,在互动中巩固计算能力,也让课堂学习气氛更加热烈,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作业布置结合生活实际,而不是让小学生只是埋首于书本、作业本里,这样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使他们的数学知识能够得到检验,更锻炼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为小学生搭建一个健康的学习平台,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小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降低陌生感与畏难情绪,首先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小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达到促使小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分析教学案例,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从而进一步调整具体实施情境教学的方案。小学生是不断成长变化的,现实生活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那就要求教师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研究能力,这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教师自身的严格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景标.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2).

[2]何祥荣.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 2015,(35).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