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我国对外贸易研究
2016-09-26郭健楠
郭健楠
摘 要:环境问题在这些年备受全球关注,尤其在近几年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热门主题,在这热议中逐渐寻求有益环境的经济走向模式。全球近些年正极力推崇低碳经济的走向模式,注重能源变革,做到保护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是低碳经济的目标。伴随各国日益提倡构建低碳型国家,未来全球新动向就是低碳化,同样类型各式的低碳壁垒也随之而来,这对我国外贸影响必然深远。
关键词:贸易壁垒;新亮点;低碳经济;国际分工
伴随日益扩张的经济规模与人口数量,造就了人类发展的丰厚机遇,但挑战也属史无前例的,恶化的生态、变暖的全球正困扰着我们。低碳化渐渐兴起,它对国贸未来走向深刻影响,低碳业随着低碳化生活兴起,这使国贸拓展了范围。与此同时,低碳也给那些试图贸易保护的国家增添了新手段,浮现出低碳壁垒,征缴碳关税,采取低碳准入制等整套措施,无益于健康的国贸发展。当下我国是享誉全球的外贸大国,亦是发展中大国,自然不可小觑了低碳化对外贸的影响。此外,多年的开放坚持视外贸为拉动经济的强有力的一架马车,能否健康发展外贸对构建我国特色社会的版图有极大影响。近几年低碳壁垒将外贸企业拒之门外越来越多,或因没达到低碳标准被征缴碳关税,外贸因此发展严重受限。众多学者在此背景中意识到外贸受限低碳化,并着力寻求顺应低碳经济的解决措施。
1.低碳化的国贸未来发展走向
1.1 各国比较优势在国际分工中转化
在以往的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外,碳要素横空出世。所以发达国家相对而言在能源新技术上占据优势地位,它们渴望借助低碳经济在国际市场未来竞争中占据制高点。然而发展中的广大落后国家工业化进程还没完成,因粗放加工、劳动密集等产业占据较大比重,污染多、落后的技术、耗能大,要想短期内将能源新技术发展起来,转变结构,使碳排量大幅削减顺应低碳经济,毫无疑问将被驱除在国际分工之外。所以发达国家短期内在低碳经济下占据了国贸、国际分工中能源新技术的比较优势。
1.2 碳排放权取代部分实物外贸
碳排放权交易即是政府有偿向排污者出让排污权,购入排污权以后,排污者在二级市场能卖出、买入排污权。从本世纪初逐渐做大了不同类型的碳排放配额的买卖交易,在2012年全球催生出的碳排放交易量达到一千五百多亿美元的,到2020年预计全球碳排放会直线攀升到三万五千多亿美元的交易高点,或一跃反超石油交易量。伴随日臻扩大的碳排放权交易,碳排放权也许会如同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跨国流动,可能会流动的更加自由,取代部分實物外贸。
1.3 重构国际产业链
伴随碳要素依附在全球经济各领域,及不同的国际产业链环节上,碳排放权可能保有稀缺性差别,在产业链上有些环节的碳排放权可能不足就会变成难点,进而引发重构产业链、转移产业以便达到碳排放标准。
1.4 国贸规则应运而生碳关税壁垒
发达国家正推进将环境直接挂钩贸易的步伐,在国贸规则的框架
中环境保护必成主导。近年来不少国家尤其是在劳动力成本上已然丧失优势地位的领先国家,为了内部产业的竞争力得到保护,极力征缴从减排不力国进口货物的碳关税。如此一来国贸规则的范围涵盖到环境领域,应运而生碳关税等壁垒,这抑制了高碳经济下的外贸产品。另外有的国家还假借低碳经济对自由贸易减少供给,退缩出无条件互惠、非歧视原则,给发展中国家外贸的打击更是雪上加霜,将低碳直接挂钩外贸已是它们获益的新手段。
2.低碳经济不利于我国外贸活动的方面
2.1 外贸优势被弱化,降低竞争力
中国制造是享誉全球的物美价廉,这证明我国外贸商品的价格优势巨大。然而众多贸易大国在低碳化的全球浪潮下征缴碳关税,如美、欧等地,2009年美国在颁发的清洁能源与安全、限量及交易法案中都表明有权征缴从减排不力国进口货物的碳关税,争相效仿的还有加拿大等国,征收高额碳关税势必将外贸商品价格提高,使中国制造降低竞争力,做到本国产业保护。另外有的国家采用低碳准入制,严格控制进入本国的商品,选择低碳技术是我国企业必走之路,如此增加成本,减少获利。我国现下是以高碳商品为外贸主产品,其技术含量低是普遍的,低碳经济必然将产品竞争能力削弱。此外,加工贸易占据主要外贸份额,一般由民营企业从事加工贸易,这些企业凭借的优势是廉价劳动力,获利来自出口高碳商品。人们在低碳经济中越发关注选购的商品是否属于低碳类的,大幅缩减高碳产品需求,外贸企业有着巨大生存压力。还有因资金匮乏,无力改革固有生产方式,引发企业倒闭潮,影响外贸发展。总而言之,外贸产品由低碳化浪潮增加成本,价格被抬高、竞争力降低,最终波及外贸整体。
2.2 非关税壁垒贸易影响我国外贸
种类众多的非关税壁垒主要表现在通关环节壁垒、进口许可、歧视性征收进口产品税费、植物卫生措施、进口禁令、补贴及贸易救济等。设置市场准入认证是国外较有代表性的做法。这既能排除不达标产品于市场之外,又能使生产商不得不投入众多人力资金,达到西方的认证标准,如此成本增加。如果国外假借低碳经济发展为由向我国设置外贸壁垒,这样便可将未达标的我国产品拒之门外,致使外贸总体规模下滑。国外实施环保技术认证标准、环境标志制度等绿色措施的目的在于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引导,让他们更加注重环保标志、技术标准认证,促成制造商提供有益环境的产品。尽管此类措施基本属于非强制性,但因我国外贸的主要伙伴国是新兴国家、发达国家,这些地方消费者有强烈的环保理念,上述措施对消费者决策影响较大,能引导消费者环保偏好。
2.3 对我国深入到国际分工中很不利
发达国家因历史因素比我国早先兴起低碳产业,在能源新技术与低碳技术方面相比我国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它们在国际低碳市场的未来竞争地位必将占尽优势。金融危机重创了发达国家经济,至今尚未愈合,有的国家想以低碳化的东风大力开发绿色产业,以此推动复苏本国经济,继续引领全球经济走向。发展中国家当下正处工业化中,高能耗是其产品特性,想在短期内要求它们做到节能减排,必须将领先技术引入,这对深入到国际分工中很不利,依旧在产业链低端。此外,在一些全球大型经济组织中发达国家都占主要地位,所制定的规则通常是合乎自身利益的,要是我国在低碳化中不融入到制定国际规则中,在该领域内必将痛失话语权,影响我国外贸地位。
3. 我国外贸顺应低碳经济的措施
3.1 将低碳贸易视为出口新亮点
众所周知一味追求出口商品数量的灰色经济时代一去不返了,我国要权衡贸易与环境的利得取舍,构建制成品进口战略,降低生产高碳、高能耗产品,以进口成品取而代之,这既可降低贸易顺差又对保护环境有助,还能达到节能效果,对整体产业技术进步有益。还要将投资与贸易制度调节好,构建投资和低碳贸易制度,以此避免碳泄漏与污染外包,对外商投资提升准入条件,鼓励外商多运用清洁技术投资生产。发达国家转移资金、技术给发展中国家的一项双赢机制就是清洁发展机制,发展中国家借助该机制可获取持续发展的资金、清洁技术,发达国家能唾手可得成本低的碳排放权。当前清洁发展机制的全球市场中我国是重要供给方,该机制能将低碳技术流向我国。巨大商机隐藏在气候变化中,开拓低碳服务、低碳产品、碳交易市场都很有前景。全球碳排放权的最大供应国当属我国,依据今年6月末的交易量统计,我国已占全球份额的60%以上。我国当下对低碳商机充分利用,对低碳技术注重竞争力,对重点行业重视节能减排,以清洁的增长方式推动实现低碳技术阶段性跨越。
3.2 注重研发低碳经济,强化竞争优势
低碳技术牵涉未来国家核心竞争力,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科技。要增强本国技术革新与吸收能力,就要完善体制,强化管理人力资本的体制,加强构建人才培養基地,切实加强与我国低碳发展相适的技术研发。注重开展新能源相关的基础研究,增强科研能力。加快步伐研发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技术,重视自主创新,培育自主产权的关键技术。培养素质高的对口人才,为发展低碳经济储备人才。对研发技术侧重投入资金,鼓励扶持企业改造装备,实现制造装备的产业化。在国际上因低碳经济尚属崭新领域,在此方面我国不但技术落后,还缺乏丰富的政策研究经验。所以建议对现有平台充分利用,尽早培养出属于我们的低碳技术与经济政策专家,为日后制定国际环境规则做好准备。对低碳经济的国际动向密切关注,同时积极推动指导国际政策。尤其要注重前沿低碳技术的原始创新,在节能、清洁汽车、核能、碳捕集等低碳领域获取突破。
3.3 调整外贸政策,响应低碳号召
国贸规则在低碳经济中也会顺应气候变化调整国际框架。政府要对外贸适时调整政策,这既符合现下又符合长远的国家利益,对“和谐社会”的目标实现有助。政府需将外贸中气候成本变化、环境影响等问题综合考虑,对低碳经济政策适时掌握,及时限制出口高碳产品;及时修订不合时宜的现有环保政策、外贸政策法规,能使其与绿色贸易走向相符,体现出对国际环保公约的履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既代表着经济走向方式,又代表着消费方式、生活方式。人类生活与低碳经济紧密相连,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我们的节能减排,对可再生资源的提倡使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追求,在消费上低碳经济也有不小空间。因此,我们要将低碳贸易视为出口新亮点;注重研发低碳经济,强化竞争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实施供给侧改革;调整外贸政策,响应低碳号召;合理利用资源,使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保护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坤明,潘家华,崔大鹏.《低碳经济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2] 肖红,陈守敬.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09)
[3] 王丽芹,常保健.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商,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