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后的应用

2016-09-25赵丹丹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妇科一病区河南三门峡472000

关键词:障碍性盆底满意率

赵丹丹(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妇科一病区,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循证护理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后的应用

赵丹丹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妇科一病区,河南 三门峡 472000)

目的 对循证护理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42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尿管拔除成功率等一般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减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循证护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应用;效果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指包括因盆腔支持系统结构损伤、退化、功能障碍、缺陷等因素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主要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如子宫脱垂、阴道后壁脱垂等以及压力性尿失禁,可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1-2]。患者大多患者时间长、身体素质差,因此术前术后全面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的治疗意义重大[3]。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42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对象,分析了循证护理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42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57.83±8.29)岁,病程0.7~21年,平均病程(12.65±4.74)岁;对照组年龄33~80岁,平均年龄(58.62±8.31)岁,病程0.9~22年,平均病程(13.05±4.81)岁。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给药护理、疾病健康知识教育、情绪护理等。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具体如下:①确定问题,成立循证小组,搜寻各项护理证据,同时收集并分析患者的各项资料,制定科学、个性化的护理计划。②心理护理,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告知患者手术方式和手术目的,帮助患者消除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③并发症护理,依据患者具体的并发症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如为预防患者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可加强对患者下肢皮肤、温度的观察力度,采取被动按摩的方式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合理控制患者饮食,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④功能训练,对患者进行盆底肌肉的训练,以增强肌肉张力、改善盆地功能,预防术后的复发,如嘱咐患者每日进行2~3次的收缩肛门训练,10 min/次。⑤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改正一切可导致腹压增高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1.3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尿管拔除后的排尿情况;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患者是否复发并计算复发率;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总分100分,80~100分表示非常满意,60~80分表示满意,6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感染,观察组患者中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5天顺利拔除导尿管并成功排尿,对照组患者中共16例患者于术后2~5天顺利拔除导尿管并成功排尿,(P<0.05);1年的随访期内,观察组患者无复发,对照组患者3例复发,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n(%)]

3 讨 论

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的影响下发展而来的,即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时,将科研结论、临床经验以及患者意愿有机结合,审慎、明智的寻求获取可支撑临床护理依据证据的过程,要点在于以患者为中心,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提高护理效率、节约护理成本[4-5]。

本次研究中,接受循证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尿管拔除成功率、复发率等一般情况均显著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科学的循证护理不仅是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复发率的关键,同时也是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1] 李智霞,费英俊.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50例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439-6439.

[2] 何 于,欧阳杰.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手术护理[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09(11):738-739.

[3] 丛丰辉.围手术期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7):235-235,230.

[4] 熊永红,郭梅香,朱红艳,等.循证护理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后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4):93-94,99.

[5] 徐建鸣.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4):291-292.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3.6

B

ISSN.2095-8803.2016.08.183.02

猜你喜欢

障碍性盆底满意率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