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2016-09-25马小梅孙福英向克琴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中医医院湖北宜昌444200
马小梅,孙福英,向克琴,汪 娜(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中医医院,湖北 宜昌 444200)
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马小梅,孙福英,向克琴,汪 娜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中医医院,湖北 宜昌 444200)
目的 研究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予以戊酸雌二醇片,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患者接受治疗后Kupperman的评分较之于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雌二醇水平增加,且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皆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要明显比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
围绝经期通常分为3个阶段,即绝经前期、绝经期以及绝经后期,属于妇女一生中的重要时期,是妇女由生育旺盛的性成熟期逐渐过渡到老年期的一个阶段[1]。若年龄在40岁以上且同时满足停经12个月的条件才可以视为绝经。而围绝经期综合征主要表现在月经紊乱、出汗、易怒、心烦以及潮热等,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激素替代疗法对绝经期病症加以预防及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各种心理、生理症状。本次研究采用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年龄43~58岁,平均年龄(47.2±5.4)岁;月经紊乱超过3个月或者是停经3个月~1年;临床可见患者出现了潮热、出汗等血管舒缩症状;所有患者于治疗之前,经妇科检查与多普勒彩超检查,排出了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病症的患者,所有患者都存在完整的子宫与附件,并没有患有乳腺癌、内膜异位症、内膜癌的患者,且不存在眼神经血管疾病或者是其它不明因素导致阴道出血等禁忌症患者,所有患者皆表示自愿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于治疗之前均未采用过任何其它激素治疗方法。
1.2方法
使用戊酸雌二醇片(商品名补佳乐,国药准字H20120369),1 mg/d。
1.3疗效评价标准与观察指标
①疗效评价标准[3]:于开始治疗之前以及治疗疗程结束后,使用Kupperman进行评分,评分的标准包括头晕、焦虑、失眠、潮热出汗、头痛、肌肉痛以及关节痛等内容;除了潮热出汗的基本分为4分、失眠焦虑以及感觉异常的基本分为2分之外,其它各个项目的基本分皆为1分,每一项的程度评分为0~3分;症状评分:各个症状评分相加的总和为总分,总分在0~51分;病情程度的评价标准:轻度为15~20分,中度为20~35分,重度为超过35分;②分别于患者接受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测定其血清中的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以及促黄体生成素(LH),测定方法:在早晨8~9点间采集患者静脉血,使用放射免疫I125进行测定;另外借助于阴道B超对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检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
患者接受治疗后Kupperman的评分较之于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的对比(±s,分)
表1 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的对比(±s,分)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61 26.8±1.4 9.2±0.5 52.946 <0.05
2.2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检查指标的对比
治疗后,患者雌二醇水平增加,且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皆有下降,(P<0.05)。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检查指标的对比±s)
表2 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检查指标的对比±s)
时间 促卵泡激素(mIU/mL) 雌二醇(pg/mL) 促黄体生成素(mIU/mL)治疗前 79.1±15.2 8.4±0.9 50.2±6.3治疗后 30.4±7.3 25.1±4.6 24.6±3.8 t 12.916 15.934 25.561 P <0.05 <0.05 <0.05
2.3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的对比
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要明显比治疗前增加,(P<0.05)。见表3。
表3 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的对比(±s)
表3 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的对比(±s)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61 2.0±0.2 3.5±0.6 10.607 <0.05
3 讨 论
绝经其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只是女性的一种生理现象,但是在围绝经期可能出现的诸多临床症状即围绝经期综合征却是一种病症。患者主要表现在月经紊乱、神经精神症状、失眠、心悸等。若患者症状较轻,予以健康宣教同时通过饮食的调节等方面就可度过,但若患者临床症状较重,则就应适当予以药物治疗。
本次研究以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结果表明,患者治疗后Kupperman评分要更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于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得到改善,(P<0.05);另外子宫内膜厚度增加。
在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中表明,采用激素替代治疗拥有诸多优点,包括可以改善患者当前月经紊乱的状态,改善其潮热、出汗等心血管症状,减轻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等等[4]。通过激素替代治疗,可促进更年期妇女生活质量的提高,属于更年期保健的一项重要举措。激素替代疗法对近期绝经相关症状的疗效已经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肯定,基于此来说,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只需要注意如何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之下准确的进行治疗,是促进更年期妇女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的一项重要举措。进行激素替代治疗的最合适机会是患者体内雌激素开始减少时便予以适当的补充,在原则上来说越早越好。也是因此,要求妇科临床医生应积极、广泛的进行围绝经期保健知识宣教,使围绝经期妇女意识到尽早治疗的重要性,继而改善妇女的生活质量。
关于激素替代治疗的期限,有以下几点认识:①在未见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可以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持续使用,这是因为大部分妇女的绝经症状会一直持续较长的时间;②并不建议在用药之后2~3个月左右症状消失之后便立即予以停药,这是因为在停药之后可能会又重新出现绝经相关症状;③对于老年女性来说,采用激素或者是激素替代物,可以相应的延缓其衰老,继而提高其生活质量,由此在绝经之后,还能相对长期的采用激素治疗。另外,出现绝经综合征的诱因也有可能是来自外借的压力,包括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等,由此,从诸多综合方面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也是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的关键。
总结来说,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滑 天,马丽霞,王 玮,等.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0):5732-5734.
[2] 何国照,曹 霞,蒋学英,等.替勃龙和克龄蒙激素补充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其对骨密度影响的临床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3,12(12):946-949.
[3] 辜卫红,刘成全.中重度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5,31(9):852-855.
[4] 许金平.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激素水平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17):77-78.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711.75
B
ISSN.2095-8803.2016.08.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