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艺材料特点探索瓯塑艺术个性

2016-09-24廖笑焱温州商学院浙江温州325000

关键词:油泥色彩工艺

廖笑焱(温州商学院,浙江温州325000)

基于工艺材料特点探索瓯塑艺术个性

廖笑焱(温州商学院,浙江温州325000)

瓯塑是温州特有的传统艺术,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现代瓯塑在技术上完成了多次的革新已达到比较高的水准,也形成了自身的工艺特色。但从艺术审美上看,仍然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长远来看瓯塑若能独树艺林,还应进一步发挥其材料优势创建属于瓯塑的艺术个性语言。本文根据瓯塑艺术的材料特点就瓯塑艺术个性语言梳理与探索。

瓯塑;材料特点;艺术个性语言

瓯塑,俗称彩色油泥塑,又称“彩色浮雕”,是温州独有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始于汉代,由我国历史上漆器艺术中的堆漆工艺发展演变而成,至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它与“黄杨木雕”“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一塑”,为第一批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代瓯塑已吸收了中西雕塑、绘画艺术的特点,表现手法题材内容日益丰富。

一、瓯塑工艺材料特点及瓯塑艺术个性

1.工艺材料特点

瓯塑经历代艺人的传承、创新,尤其是近现代艺人对材料的探索和研发,使瓯塑艺术的技艺、工艺与绘画艺术为一体。它吸取了油画、摄影、国画等众多艺术的长处,加以融会贯通,表现手法、题材内容更加广泛,从清代民国时期应用于建筑、庙宇、园林及家具的装饰,发展到现代被广泛运用到建筑、环境艺术装饰领域。现代瓯塑的主要材料彩色油泥是以矿物质颜料如花青、石绿、石青、藤黄、朱红、赭石、(立德粉)为主体,加桐油调置而成的,具有天然、细腻、坚固,纯天然不褪色的特点。色彩油泥要求坚韧、细腻、有硬度、快干、不干裂、不起皱、色泽鲜艳、不褪色,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千锤百揉,搓成色块,把不必要的空气挤出来,每一块都保持平整。瓯塑作品绘制首先要做好底板,底板可以选择木板、大理石、花岗岩、瓷板、瓷瓶玻璃等,表面光滑即可。底板大多以木板为主,用油漆涂底,干后把油泥堆上去,以工具使劲压、抹,所以十分坚固,附着力强,可以洗刷。同时,因油泥的配方得当,不开裂、不脱落、不起皱。正是由于瓯塑作品材料坚固适于保存经久耐用等特点,现代瓯塑绘制成浮雕与壁画的形式被广泛的用于建筑、环境艺术领域。

2.雕塑性和绘画性色彩表现

瓯塑又称“彩色浮雕”,具有雕塑与绘画双重的艺术特点却不同于传统彩塑。彩塑是泥塑(圆雕)外加彩绘完成的,俗称“三分塑七分彩”,传统彩塑是在雕塑表面进行彩绘的。瓯塑的造型属于浮雕范畴,又不同于圆雕的直观性,要按比例压缩,纳光纳阴注重透视关系。其色彩是直接由彩塑油泥堆砌成型的,色彩调配比较独特,需要用不同的纯色油泥进行混合,经过打捶揉搓配制出各种各样的色相。由于瓯塑是由固体状的色彩油泥堆砌塑造的,它具有油画般丰富的色彩表现力,又同时具备雕塑立体的特质,相比油画更有触感,比雕塑更具色彩表现力。此外,瓯塑的油泥在阴干后会坚硬如石,附着力强,因此它不仅作为实用性美术广泛运用于建筑装饰和环境艺术上,还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种类进行艺术表现,这种同时具备绘画的丰富色感和雕塑的立体造型,是瓯塑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瓯塑作品现状及瓯塑艺术个性分析

现代瓯塑作品从题材上可归纳为风景、人物、静物、花鸟等。表现手法既有写实也有写意,可中可西。瓯塑风景画有以近似油画形式,以写实性为主,吸收了油画中对物体明度和色调的变化,按西方科学色彩观和色彩规律,注重光的作用来表现画面的。如图1《风景》作品,画面中近处的树木明显大于远处树林,近处山体在光感强色调暖,远山篇冷,比较典型的西画特点。此外,瓯塑风景画也有以近似中国画形式的,采用散点透视,色彩多如青绿山水,如《南宋京城杭州西湖觅影图》。人物画静物画同样有写实性的也有写意性的表达。目前瓯塑作品的表现形式几乎涉及所有画种和风格,模仿的相似程度有时让人无从辨别其材料的特质,这种现象应引起瓯塑创作者的注意。

20世纪80年代后,在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周锦云的带领下,瓯塑进入现代建筑领域,出现许多瓯塑艺术精品。有代表性的作品如:1979年、1994年两次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创作的大型作品《西湖天下景》,时隔十五年,同样题材的两幅作品表现手法几乎相同,均以照片写实法进行绘制,只是取景的角度略有变化。这种模仿照片的简单再现,是缺乏艺术创新的。再看为杭州西子宾馆创作的《南宋京城杭州西湖觅影图》,其创作手法借用传统的青绿山水表现的,为西藏体育馆创作的《迎亲图》则是装饰壁画。为温州市人民大会堂创作的《温州山水(江心屿)》、《雄伟雁荡》也是照片写实手法。瓯塑表现题材固然广泛,但纵观现代瓯塑艺术作品,我们不难发现,现代瓯塑作品还仍停留在对绘画艺术不同画种形式的简单模仿阶段,未真正充分体现瓯塑艺术的独特语言。虽说瓯塑工艺经过千百年来的继承、改进和创新,现代瓯塑在技术上已完成了多次的革新达到比较高的水准,也形成了自身的工艺特色。但从艺术审美上看,仍然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长远来看瓯塑若能独树艺林,还应进一步发挥其材料优势去创建属于瓯塑的艺术个性语言。

图1 《风景》

图2《南宋京城杭州西湖觅影图》

三、瓯塑工艺特点及瓯塑艺术个性语言探索

图3 《西湖天下景》1979

图4 《西湖天下景》1994

1.瓯塑艺术在吸收其他各类艺术形式时,应结合自身的工艺材料特性有选择的汲取。即使瓯塑艺术表现力丰富,且手法多样题材广泛,但其最凸显的特点是可塑性色彩性。瓯塑制作大都是堆砌法,造型以浮雕形式呈现,要按比例压缩,纳光纳阴注重透视,其色彩表现力又相当于油画中的厚画法,厚重触感与色彩性是瓯塑艺术的最显著的特点。然而目前一些瓯塑作品在极力地模仿水墨作品,甚至是大写意形式。水墨国画或水彩的形式不是完全不可以模仿,但毕竟不是瓯塑的首要特性,眼下模仿表现国画花鸟及水墨写意作品,充其量只是为模仿而模仿,无法体现瓯塑的色彩意味。因为瓯塑色彩调制是进行揉搓完成的,几乎没有办法稀释调和,又如何达到水彩或水墨般淋漓效果呢?即使是牵强的做先塑后绘勉强模仿,也只能做到表面样式,得形不得髓,根本达不到水韵灵动的水墨韵味。罗丹曾说:“艺术就是情感。”[1]情感是艺术的生命,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始终起作用的心理要素就是情感。如果艺术作品情感与理念得不到体现,唯独只有技术的话,那还是艺术吗?即使瓯塑的材料媒介无法像国画创作一样在宣纸或水彩纸渗化驰骋,那又为何不发挥其自身的特性,进行色彩史诗般厚重的艺术表现呢!任何工具材料都有其优势与限定,瓯塑亦不例外。瓯塑材料和工艺的限定性也就是瓯塑艺术的独特魅力。因为艺术创作,得之于此必失之于彼,不宜求全。这就是材料本身的限定性,也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语言,应被尊重与重视。所以,与其牵强盲目的模仿,不如有选择的吸收适合于瓯塑工艺特性艺术表达形式。

瓯塑材料的主要特点在于可塑性和色彩性。适合表现造型厚重的色彩丰富题材,可写实可装饰,但不适于表现写意性水墨淋漓的中国画。这是由于它的材料限定性成就了瓯塑艺术的独特魅力,也正是瓯塑的艺术个性所在。因此,瓯塑艺术在吸收其他各类艺术形式时,应结合自身的工艺材料特性有选择的汲取。

2.遵循色彩规律,创建瓯塑艺术独特个性语言。在美学领域中,有为艺术家所使用的普遍的色彩规律吗?或者说色彩的审美仅是由主观意识所控制的吗?约翰内斯·伊顿在《色彩的主观经验与客观原理》一书中的回答是:“如果你能不知不觉地创作出色彩的杰作来,那么你创作时就不需要色彩知识。但是,如果你不能在没有色彩知识的情况下创作出色彩的杰作来,那么你就应当去寻求色彩知识。”[2]在这里,伊顿回答了艺术创作中色彩的主观经验由于客观原理之间的关系。学说和理论在技巧不熟练的时候是最好的东西,而在技巧熟练的时候,凭直觉判断就能自然而然地解决问题。这个直觉是艺术家在技术熟练和对客观原理驾驭有加时的一种自然流露。瓯塑艺术创作同样如此,瓯塑色彩的饱和凝重、厚实,被外国友人称之为“东方立体油画”。[3]这充分说明瓯塑丰富的色彩表现力,可写实、可写意、可装饰、可抽象。但无论何种艺术创作中,它的色彩表现都应遵循色彩原理,重视色调、色性、色彩对比与调和的规律,加强色彩表现力。在创作具象写实性的作品时,应重视光色关系,发挥瓯塑特有的堆砌塑造手法,强化立体空间造型,突出绚丽饱和的色彩效果。当然,除了具象写实性色彩表现外,瓯塑艺术还需重视装饰色彩的运用。目前瓯塑作品中涉及较多是古代仕女与佛像题材,这类作品中已形成一定的色彩样式,色彩艳丽对比性强富有装饰味,人物形象较具象,线型造像为主,继承了古代仕女画的艺术特征。有的作品还具有工笔重彩般的晕染法来表现,可谓是融众家之长。这类作品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艺术表现形式均具有传统壁画的元素,老百姓喜闻乐见,受众面广,大都适用于宗教活动场所与传统建筑环境的装饰。其内容以表现佛教或道教的典故为主,也有的是吉祥图案或民间故事内容,极具民间传统艺术特色。

某种程度上讲,瓯塑的材料媒介的特点决定了瓯塑语言的表达方式,从而自然而然的确立起其艺术个性形态。当然,艺术作品的审美表达还受制于人们的文化背景与时代精神。准确地把握材料特点以及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是瓯塑艺术个性语言的创建的前提。

图5 

图6 

结语

瓯塑艺术个性是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艺术语言形态。深入研究瓯塑工艺与材料媒介特性,是建立瓯塑艺术个性形态的基础。瓯塑艺术的长足发展,还要从其自身的材料媒介特点着手,同时,遵循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和对瓯塑艺术本体语言的探究。如今,瓯塑经历了上千年的传承、发展,材料工艺技术一日臻完善,并具备了鲜明的特点,本文对瓯塑艺术个性语言的探索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得到瓯塑艺术的从业人员以及对瓯塑艺术关心与支持的有识之士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1]罗丹艺术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3.

[2](瑞士)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色彩的主观经验与客观原理[M].杜定宇,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1.

[3]吴小红.瓯塑[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134.

(责任编辑:梁田)

J312.2

A

1008-9675(2016)04-0202-03

2016-05-12

廖笑焱(1972-),女,浙江省温州人,温州商学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艺术美学。

猜你喜欢

油泥色彩工艺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含油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热解处理工艺研究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含聚合物油泥对原油稳定性及油品性质的影响
FINEX工艺与高炉工艺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