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核心概念教学激活初中生物课堂
2016-09-23陈宽
摘 要:生物学专业的概念繁多且庞杂,现行教育制度下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适于向学生教授大量事实性信息,核心概念教学正是产生于这一背景下。探索和研究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生物学科教学的品质、活跃生物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在简要陈述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当前初中的生物概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层分析,并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核心概念教学以激活生物课堂的相关有效策略。希望通过以下研究,对优化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氛围,促进初中生物教学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概念;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生物学核心概念是生物学的核心领域,其阐明了生物学科中的生理特点、形式状态和结构、生命的定律和现象。学生迈入生物科学的首站即为初中生物学习,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
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理解,是学生学习生物、认识生命、了解生物生活定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前提。因此,新概念教学提出的根本要求是帮助学生把握生物学核心概念,这也是创设有效课堂不可缺失的保障。
一、核心概念概述
核心概念也被称为重要概念、主要概念和概念性知识。埃里克森将核心概念视为学科的重心,认为核心概念的迁移价值和长期价值是超出课堂内容之外的,表现着学科的规律和方法。核心概念是基于生物学科内的思想、规律、概念及解释系统所产生的,将学科内部的所有构成单位联接起来。赫德将可以体现当代学科趋势和远景的概念和原理称作核心概念,认为它们是学科构架的主体内容。戴伊认为相关领域的中心可称为核心概念,因为它广泛应用,经受了实践的考验。费德恩阐述核心概念的角度是从学生教学出发的,他认为学科的核心概念应该是被学生所通晓领悟的概念,哪怕忘记了基本定义也可以运用相关概念来解决问题,完成概念的迁移,这才是教学的目标,是需要在教学中清楚明晰地展示出来的。综上所述,核心概念就是各个学科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核心知识,是在基本阐释基础上需要掌握的关键理论、原理和概念的汇集,是学科结构体系中的主体内容。因此,在运用核心概念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激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概念意识,在教学中要以核心概念为中心,指引学生进行探索,协助学生深层次地领悟概念,运用概念来指引生活世界。
二、当前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不足之处
当前,我国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学生的生物学习质量以及生物学习积极性提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第一,教师一味强调对定义、事实的记忆和背诵,忽略对概念深层次含义的理解。例如,在平时练习或考试时,一些教师经常通过定义概念的背诵、背写等方式,就学生对事实的记忆情况进行考察,让学生误认为学习生物就是靠死记硬背。
第二,教师注重让学生对概念、术语、定义的记忆,忽视对概念外延更深层的理解,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度不高。
第三,一些教师课堂上虽然注意了概念教学,但教学环节没有集中在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挖掘上,而是放在次要概念上,对核心概念的选取不准确。
第四,只关注孤立概念的学习,淡化了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的概念体系的建构,不利于学生生物逻辑性的培养。
第五,受自身教学能力以及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仍然采用单一的课堂授课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不符合新课改关于“利用新技术拓宽教学渠道”的要求。
三、运用核心概念教学,激活初中生物课堂
1.做好课前教学设计,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概念教学活动
在备课阶段,要以学生的主体性为主,所有教案设计的内容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热情。要提升课前备课阶段的创造性,把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目标、课程理念等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要明确生物教学中学生应该掌握的核心概念。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概念教学活动,需要教师积极参加相关培训、钻研相关教材,丰富自身生物知识,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这个章节时,教师可以先指引学生如下学习:吃和被吃之间的关系、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以及食物链被破坏的危害、食物链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等与生态系统有关的基础概念。再通过罗列如昆虫吃植物、青蛙吃昆虫、蛇吃青蛙、鹰吃蛇等相关的事实性知识,让学生加深对相关核心概念的认识,在学习思考中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食物链,提高学生对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任何动物的食物链最后都是以绿色植物为起源等知识的理解。
其次,教案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认知困难有所了解,对学生的学情做好基础分析,结合教学出发点和目的,让教学内容更加充实丰富,对生物学中的相关概念和原理的讲授要尤为重视,协助学生形成基本的概念体系。
如学习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概念时,一定要讲解植物的蒸腾作用这个一般概念,为了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设计时可进行谚语设计。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再提出疑问: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引出蒸腾作用,为讲解核心概念做铺垫。此外,在学习核心概念“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时,可以运用名言引用的设计,如高尔基的名言——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进而得出结论:面包有我们身体细胞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
通过这些教学设计,围绕核心概念组织各类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核心概念,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
2.创新改革教学模式,应用情境教学法提升核心概念教学的趣味性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基本上就是教师讲,学生做笔记,“填鸭式”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思维的发散,使得学生只能进行定义背诵、概念记忆等肤浅的、低层次的学习。在教学改革发展的今天,教师要敢于创新教学模式,关注核心概念教学,认识到只有对概念进行理解性学习,才是深度的、高层次的学习。
例如,学习“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个概念时,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都属于事实性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以实验的形式让学生对于教学所对应的事实性学习形成明确的认识,然后再经过学生的抽象思维,将知识进行精炼和提高,真正明白领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个核心概念。
在核心概念教学时,应该将情感融入教学,使课堂教学的知识与感情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因此,教师要在生物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在其中加入生活因素、感情因素、文化因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拓展视野,感受语言、数学、物理等内在的魅力,这也就从本质上让初中生物课堂远离了乏味、枯燥的传统教学氛围,使课堂成为真正的学习乐园。
例如,可以运用建立概念图的方式来讲授核心概念“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首先,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对学生已经掌握的概念系统以及接下来要学习的目标概念进行梳理,然后通过描绘陈述染色体、DNA及基因三者之间的联系来教学相应的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是如何变化,基因是怎么传递的。通过建立关联模型,运用概念图描绘上述三者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科学推理活动的实践,逐渐树立创新的科学态度,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成对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其学习遗传学的兴趣和动力。运用建立的生物模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陈述概念的能力,还可以在推理中增强学生的解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3.重视实验探究,树立牢固的生物学核心概念观念
在教学中,教师能够运用生活中到处可见的生物学的具体现象,用来协助学生通晓领悟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建立坚固的生物学科知识的核心概念性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授知识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可以带领学生去植物园中对植物进行观察,或者把两盆相同的植物分别放于阳光下和阴暗处,让学生用一周的时间来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做好相应记录。以上这些实地观察、实验等方式,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对于促进学生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探究,了解氧气来源、二氧化碳去处等问题具有帮助。此外,还可以联想到家庭中养的花,芦荟可以抗辐射,绿萝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常春藤、君子兰、吊兰等可以清除室内有害气体,这样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生物学中的核心概念,使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4.促进教学平台的多样化,拓宽生物核心概念传播渠道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整体素养和综合能力,因此,需要增加学生的业余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例如,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生物问题的调研、网上资料的搜集以及实验报告的科学书写、生物黑板报的编辑等实践活动,通过生物学习小组的成立以及相关实践活动的陆续开展,促使学生日常生活中对生物科学进行思考与应用。同时,还要使科学教学跟得上时代趋势,要不断介绍生物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学科成就、专业内容,让学生增加对于生物科学信息的认识,指引学生去探究,提高其创新意识。
总之,教师在讲授生物学相关概念的时候,需要把核心概念引入到课前的教学设计和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中,要准备好备课阶段的教学设计,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创建学生理解和运用生物学核心概念的体系。重视生物学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平台的多样化,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核心概念,激活生物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为我国培养优秀生物人才。
参考文献:
[1]邵斌.初中生物教学如何突出核心概念[J].新课程导学,2014(28).
[2]黄杰.初中生物课堂核心概念教学要点探微[J].理科考试研究,2015(10).
[3]林秋霞.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吉林教育,2014(32).
[4]闵敏.运用核心概念教学,活力初中生物课堂[J].教育艺术,2016(20).
作者简介:陈宽,本科学历,现就职于福建省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