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慕课平台的食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2016-09-23许瑞赵希艳郭朔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食品专业教学改革

许瑞 赵希艳 郭朔

摘 要:本文在明确慕课的含义和教育价值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慕课之于食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性和实践途径,希望为食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慕课平台;食品专业;教学改革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如何将信息技术和知识教育进行完美融合就成了教育界必须面对的课题。慕课的出现实现了信息技术和知识的有机结合,契合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为丰富我国教育资源、拓宽我国教育形式提供了捷径。因此,在新形势下探讨慕课平台之于食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和途径十分必要。

一、慕课的含义与教育价值

1.慕课的内涵。关于慕课是什么的问题,本文遵循刘和海等学者的表述,即慕课的本质就是在线教育,其核心包涵大规模、开放、在线及课程四要素。慕课是新时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相碰撞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潮流,它对传统教育的冲击是不可抗拒和无法避免的。

2.慕课平台的教育价值。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曾说过:“慕课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慕课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相较于传统课程其开放性、互动性、主动性更强。另外,慕课的教学理念更为超前。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单向线性灌输知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慕课突破了传统课堂的线性教学方式,采用非线性的方式,创造了一个动态性、开放性、多样性的课堂,不仅向学生传授了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慕课平台介入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1.将慕课引入高校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网络技术、视频技术横扫全球的背景下,知识必然要借助这些新技术以实现更有效的传播。传统教育模式的单向性、封闭性、不公平性在新形势下尤为突出,慕课的出现是高等教育革除传统教育模式积弊、突破传统教育发展瓶颈的一大机遇。

2.将慕课平台引入高校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自慕课出现以来,其迅猛的发展态势极大地冲击着以教室、书本和师生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新颖的教学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知识传授方式,它使以往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强势地位和学生弱势地位发生了转变。慕课将教与学的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这正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成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三、慕课平台介入食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1.转变教学模式,尝试引入“翻转课堂”。在慕课平台上,由于大数据的使用,教师可以快捷实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予以及时反馈和指导,而且它改变了传统课堂以教为主的形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调整学习进度。在这种情况下,将“翻转课堂”引入食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翻转课堂”,学生可以在慕课平台上自主自由选择和食品专业相关课程,然后在传统课堂上,通过和本专业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对典型问题展开广泛研讨,这不仅能够解决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还能提高自我思考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创新管理机制,为慕课平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制约慕课平台引入高校教学改革的瓶颈,具体到食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也是如此。要充分发挥慕课平台在食品专业课程教改中的作用,就必须对通过慕课学习的学生成绩予以认可,并在适当的情况下颁发结业证书。但是,目前我国很少有高校认可学生的慕课结业证书,这与学生想通过慕课平台学习的期待相悖。如果食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能够首先认可学生通过慕课平台学习所获得的证书,给予学分认证,这将是走在我国高校教学改革前列的一步,也是实现慕课平台在食品专业课程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关键一步。

3.提高食品专业师生对慕课的认知与应用能力。慕课平台作为新的教学手段要求教师必须更新以往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在慕课平台上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面对慕课,食品专业教师不但要在观念上做到去权威化,与本专业学生真正建立一种教学相长的平等关系,而且还必须不断提高慕课教学能力,探索出适应慕课平台的特色教学方式。对于食品专业学生来说,改变传统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利用慕课平台实现高效而持久的学习,进而完成学业是一种新的学习考验。因此,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明确本专业的学习任务,以便在慕课平台上选课时目标更明确;其次要在学生的慕课学习过程中进行不间断指导和督促,以促进学生慕课学习的持续性;最后在学生的慕课学习完成后,要及时给予相应的学分,并组织学生交流慕课学习经验等。

将慕课平台引入食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顺应教育潮流的必经之路。本文重点探讨了慕课的教学价值和将慕课平台引入食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途径,从教学模式、管理体制和慕课应用三个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希望对我国高校食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88-90.

[2]刘和海,张舒予,朱丽兰.论“慕课”本质、内涵与价值[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5-11.

通信作者:许瑞(1980— ),男,汉族,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食品科技学院中级教师,从事食品科学研究工作,E-mail:robust100@163.com。

猜你喜欢

食品专业教学改革
基于微课对食品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基于专业融合的食品类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
基于任务驱动的竞争模式在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教育改革背景下对食品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高职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