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茶乡村落色彩景观规划与发展研究
2016-09-23鹰1平1洁2
关 鹰1,舒 平1,李 洁2
(1.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2.河北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121)
传统茶乡村落色彩景观规划与发展研究
关鹰1,舒平1,李洁2
(1.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2.河北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121)
相对于城市色彩理论的丰厚,乡村色彩景观的研究可谓寥寥无几。不同于城市,乡村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特色,研究乡村色彩景观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一定价值。基于此,本文以茶乡色彩景观的规划与发展为例,诠释了村落色彩发展的重要意义。
茶乡;村落色彩;景观规划;发展
1 茶乡村落景观规划的概念及意义
我国乡村面积幅员辽阔,处于不同位置的乡村受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的综合影响,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内涵。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城市建设的不断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对乡村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和破坏,一些地区的人文建筑和农村风貌没有得到保留。
茶乡,顾名思义是盛产茶的地方。就我国而言,浙江、福建、云南等地区都是产茶大省,其农村地貌大多依山傍水,自然条件优越。比如浙江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这些省份盛产茶叶,但在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小城镇建设和村庄整治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乡村保护和色彩景观的规划缺少统一性是不争的事实。一些茶乡虽然意识到了自然风景保护和规划的重要性,但出现了色彩使用随意,趋同性严重的不良情况,给茶乡的特色发展带来了阻碍。
就茶乡来说,茶叶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和发展是农民经济收入的重头,乡村的文化特色旅游亦是其经济收入的重要内容。色彩景观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茶乡个性化名片的塑造,进而影响茶乡旅游经济的发展。从全国范围来看,特色乡村已经引起了各地政府的重视,结合当地特色打造特色乡村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促进作用十分明显,比如河北井陉的于家石头村,本是个贫瘠的小乡村,但当地政府结合石头村的特色,将村子街道及农田进行统一规划,对村子的石头房子进行统一的保护,青灰色的石头,黄土地,再加上村子周边的悠悠太行山,北方特有田园风情扑面而来。进入村子后,石楼石阁,石房石院,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街石巷,石桥石栏,村路也是由古老的石头铺就的,就连田间的梯田之间的小路都是石头铺筑成,土黄色的主色调,宁静、幽远突显北方特色。这种极具当地特色的景观色彩,吸引了远近各地的游客前来探访,从而极大改善村镇的经济水平。
2 茶乡村落色彩规划的现状及策略
盛产茶的地方一般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村落风景怡人。但是在各地乡村整治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缺少宏观规划、不注重色彩分析等原因,一些村落出现了规划杂乱、色彩使用不当的现象。针对当前茶乡村落的不合理之处,笔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给予当地些许参考。
2.1茶乡村落色彩规划的现状
2.1.1从建筑模型来看,存在漠视茶乡特色,欧式建筑和其他模式随意引进
乡村景观不仅包含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到茶,人的第一念头往往是错落起伏、郁郁葱葱的茶田。绿色、清新、宜人是茶乡带给人的最直观的感受。另外,采茶女缤纷极具当地特色的民族服装和各种茶戏、茶歌也是其典型的文化符号。茶乡建筑应该汲取民族文化的内涵营养,而非追求当前城市建筑的片面追求西化,欧式建筑只能是茶乡建筑的点缀而不能成为主流。茶乡建筑必须因地制宜,而不能随意引进欧式建筑和其他地方的成熟建筑模式。
欧式建筑的颜色和功能使用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往往很难与茶乡的历史和风土人情相融合。同样,除了欧式建筑外,在一些发展势头较好的茶乡村,徽派建筑的大批复制也是常犯的一个“错误”。徽派建筑的典雅和古朴,近些年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通过徽派建筑可以看到中国园林式建筑的艺术特色。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我国很多地方的新农村建设中,尤其是以江浙地区最为突出,呈现出了“千村一面”的现象。这种雷同的规划和建设,不仅忽略了当地的特色,也忽略了当地居民的视觉感受。断章取义的规划,不利于当地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1.2从色彩来看,茶乡代表色彩把握不当,乡土建筑的长处没有发挥出应有生气
乡土建筑顾名思义就是土生土长的建筑。每一个地区的建筑都是和自然相辅相成的,通过建筑可以获悉其生活理念和鲜明的个性特点。例如提到内蒙古,人们想到的首先是苍茫的草原和白色的蒙古包;提到山西,想到的是厚重的黄色和火热的炕头。就茶乡村来说,无论是云南还是浙江,其农村房屋建筑的主要色彩构成基本上是以黑灰屋顶、白色或是暮色墙面为主,田间一般是蓝天、白云和绿色的茶树,鲜有大片红色、橙色等颜色。也就是说黑、青、灰、绿是茶乡的代表颜色。青灰的建筑,容易和自然界中的山水融为一体。不过在近些年的发展中,这些和谐的色调并没有得到提倡,盲目的追求高大上,造成红色的、杂乱的各种颜色融入进来。
2.1.3从材质来说,茶乡过多采用流行元素和新式材料,原生态理念不足
在就地取材方面,日本可谓是业界楷模。日本的茶产量在世界范围来看是较高的,其茶乡的文化建筑发展情况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茶乡村在发展过程中重视就地取材,对流行元素或是新式建筑材料很少采纳。当地的土砖瓦、木质等反而是其主要的采纳材质。我国茶乡村在发展过程中,水泥、钢筋运用得较多,当地的石、砖瓦、木材、泥土反而运用得较少,现代气息过于浓厚,难以做到“返璞归真”,这一点不利于茶乡原汁原味的发展。
2.1.4休闲茶园人工景观的布置相对粗糙
近些年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势头下,很多茶乡推出了茶园休闲游的活动。这些活动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但是茶园的休闲活动相对简单、茶园景观布置相对粗糙,比如有的茶乡村在道路铺设上图省事儿,采用砖砌、水泥铺路;在房屋上,私搭乱建,或尖或圆的图形与周围景物不搭;景区指示牌风格迥异;茶园内搭配的小品、花朵,凌乱无序等等。成熟的休闲茶园人工景观应当包括合理规划的道路、景观小品、房屋、茶树及点缀的花朵植被等,比如西双版纳,在休闲茶园区,他们的建筑很多都采用竹材质或者木质建造,在树木的掩映下相得益彰,显得非常亲切自然。
2.2茶乡村落色彩相关规划的对策和建议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乡村的发展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也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在茶乡村规划发展方面,应全面考虑茶产地的文化风貌、色彩美学、建筑材质、茶产品种植生产等因素,从而构建出和谐、生态、具有传统兼具现代美感的独特的乡村来。
2.2.1从色彩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深入了解茶乡村色彩构景元素。相对于其他村落,生产茶叶的乡村,功能日趋完善,人流也日益增多。故而在规划茶乡村方面,首先应注意的就是整体美感,也就是整体色彩的搭配。经过调查研究得出,盛产茶的村落,一般主色调为绿色,一年四季从翠绿、橄榄绿到墨绿等,郁郁葱葱,与蓝天白云交映成趣。除了茶树的主色调之外,不同地区的茶山及地容地貌不同,亦有不同品质的石材。以湖南省的茶陵县为例,当地盛产茶叶,地貌以山地为主,丘陵为次,全县的地质状态为砂页岩、变质岩、花岗岩和石灰岩,岩石的色彩以灰色为主。从色彩搭配角度来说,茶陵县的规划色彩不妨以下表为参考。
表1 茶陵县普通村落色彩规划方案
2.2.2从文化背景入手,创新性融入民族文化符号元素。
茶盛产于山清水秀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往往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历史和歌舞构成了当地茶乡的文化风貌。比如广西凌云县,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之一,这里盛产的白毫茶为茗中上品。凌云县居住人口以壮族、汉族、瑶族三个世居主体民族为主,还有布依族、彝族、土家族、苗族、仫佬族、哈尼族等人数极少量的少数民族居住。在发展乡村游,设计茶园景观时,不妨结合不同民族不同村落的符号语言进行规划。可将民族的图腾等元素设计到整体规划中来,从人工景观指示牌、导游牌甚至茶楼、酒幌入手,将民族符号融入其中,突显文化底蕴。
2.2.3材质选择应保持当地特色,就地取材。
整董镇位于云南省思茅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南部,这个小镇盛产茶叶,在整个思茅地区历史上,尤其是在茶马古道贸易之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傣族人居多,其传统民居即“傣家楼”保存完整,是当地著名的旅游观光景点。但可惜的是,当地并没有发挥其特色,没有就地取材,在现代的发展中统一规划,协调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构建完善的乡村风貌。所构建的现代民居失去了原来相应的特色(如图1),使得拥有千年历史的整董镇与其他地方村落面貌相差无几。
图1 整董镇现代民居风貌
总之,传统茶乡的村落色彩规划是一门综合色彩、材质、人文等多方面内容的整体行为,村落色彩景观的保护与开发需要当地多部门进行总体的设计与规划,并需当地居民的全民参与。做好村落色彩的设计与景观开发,当地的茶叶经济就会多头并进,从而快速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增加茶乡的影响力。
2015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B15YS061)。
关鹰(1976-),男,满族,黑龙江鸡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城市建筑与环境景观色彩研究,油画创作、美术教育。
舒平(1969-),男,河北张家口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居住区规划设计及其理论、地域性居住建筑及其理论、建筑设计方法论、建筑基础教育。
李洁(1982-),女,内蒙古集宁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电机优化设计、新能源景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