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开展ESP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2016-09-22熊璟
熊璟
摘 要: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越来越重要,中医药院校肩负着培养既精通中医药知识又精通英语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结合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以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为例,从多个方面分析ESP教学在中医药院校开展的可行性。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ESP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
全球化使得国际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医药作为我国的国粹和世界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神奇的魅力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和推崇。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医药文化,扩大中医药的影响力,提升中医药的地位,培养中医药国际化人才显得越来越重要。肩负着培养既精通中医药知识又精通英语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重任的中医药院校多年来一直在寻找适合自身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由原先的以普通英语教学(通识英语教学)为主流转向将英语教学与某一专业学科知识结合起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应该成为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方向。
一、ESP定义
ESP概念于1964年最早出现在由Halliday等人合著出版的《语言科学与语言教学》一书中:“ESP:English for civil servants;for policemen;for official of the law;for dispensers and nurses;for specialists in agriculture;for engineers and fitters.”该论著首次系统阐述了根据学习者的具体需求决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原则。多年来,ESP的定义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目前我国学界引用较多的版本为: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如医学英语、药学英语、护理英语、外贸英语、新闻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正确运用英语的能力。ESP即专门用途英语,与EGP即通识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相对。根据Hutchinson和Waters的观点,“英语教学有两种,一种是普通英语(EGP),即打基础的、并没有具体目的的英语教学;另一种是专门用途英语(ESP),即为特殊目的的英语教学”。ESP教学强调根据不同学生需要进行目的性极强的教学,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二、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都主要是通识英语(EGP)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还是以单纯的语言技能的培训为主,没有将中医药专业知识、中医药国际交流知识等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内容融合进去。该类院校大学英语课程采用的教材主要为通识英语教材,涵盖内容与中医药各专业毫无联系,且该类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的通过率仍然是衡量该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四六级辅导成为国内众多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近些年中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及中医药走出国门需求的加剧,社会对中医药人才具有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既掌握深厚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又能用英语进行中医药文化交流的复合型人才。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设置与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期望及用人单位对其毕业生的期望有很大差距。很多中医药专业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内容与自身所学专业关系不大,毕业后能学以致用的机会不多,因此普遍英语学习动机不够,学习热情不高,学习目的单纯变为满足通过各类英语考试的需要。
由于医学院校后期专业课程较多及学生临床实习等因素,大学英语课程通常只在大学前两年开设。学生在完成一年半或两年的通识英语学习后,缺失在基础教学阶段后的应用提高阶段,大学英语教学完全体现不出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的特色,在校学生学不到与中医药相关的专业英语知识,对中医药方面的词汇知之甚少,毕业后不具备中医药各学科的听说、阅读、翻译、写作等技能,更做不到法将祖国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
中医药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种种现状表明,在该类院校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现由EGP到ESP教学的转变十分必要。
三、ESP教学实施的可行性
1.学生对ESP课程的学习欲望强烈
中医药院校开设的专业大多为中西医临床学、中医学、中医骨伤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等,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及教材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几乎没有联系,学生普遍认为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和高中英语教学差别不大,因此学生在传统大学英语课上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效果不佳。为了解中医药院校学生对ESP课程的学习欲望情况,笔者曾于2015年12月在所在学校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针对2014级大二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参加此次调查的全部1144名学生当中,有1064名学生(93.2%)表示愿意参加ESP课程的学习,只有78名学生(6.8%)愿意继续参加传统英语课程(通识英语课程)的学习。从这次调查不难看出,绝大多数中医药院校学生对ESP课程的学习欲望强烈。
采用ESP教学,学生可以通过专业英语(如医学英语、护理英语、药学英语等)的学习增强英语学习能力。学生所学专业的内容能为学生提供相对真实的英语学习语境,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语言传递的信息和意义上,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ESP课程师资队伍容易构建
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教师。中医药院校ESP课程教学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有出色的英语交际能力,还要对相关中医药知识有深入的了解。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中医药院校都拥有一批拥有中医药等学科知识背景并且英语语言能力过硬的高素质教师,其中很多具有海外英语国家留学或访学经验,这对于该类院校ESP课程师资队伍的构建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原先通识英语课程的教师们可以利用专业优势加强跨学科知识的学习,以便尽早胜任ESP课程的教学。以笔者所在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为例,学校安排了多名有出国访学或留学经历的中医药学专业教师加入ESP课程的师资队伍。此外,为了让本校英语教师为以后可能开设的ESP课程做好准备,学校教务办于2014年开始针对所有通识英语课程授课老师开展中医药知识的培训,为该类老师开设《中医基础》等专业课程,提高其日后教授相关ESP课程的能力。
3.ESP优秀教材种类增多
ESP课程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材的支持。随着最近几年ESP课程在国内高校快速的发展,一大批优秀的ESP课程相关教材涌现出来,其中不乏很多优秀的中医药类ESP教材。各大国内顶尖出版社如外研社等都相继推出中医药类ESP教材,其中有的教材内容完全与医药院校学生专业课所学知识同步,有的则选取医药科普知识为教材内容,大大满足各类中医药院校ESP教学的实际需要。各中医药院校可根据自身设定的培养方案、师资条件、学生水平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校ESP教学需要的教材因材施教。
4.ESP教学原则决定该类课程开设的灵活性
秦秀白教授对ESP的教学原则概括为:“真实性”原则、“需要分析”原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其中,“需要分析”原则包括“目标需要”的分析和“学习需要”分析两方面。进行ESP教学既要分析学习者将来会进入的社会工作环境、文化环境可能会给他们在工作中带来的特定心理状态等,又要分析学习者喜欢的学习方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等。ESP的精髓是分析和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以增强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要求各种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这是近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直强调的重点。ESP教学的这些原则决定了中医药院校ESP课程教学的开展完全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各高校完全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具体的教学模式。以笔者所在的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为例,作为一所江西省颇具特色的中医药独立学院,学校在明确自身培养目标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性的ESP课程教学模式。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入校时英语水平较低,基础较差,学校决定在学生入学前三个学期仍然以通识英语教学为主,着力提高各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在第四学期开始前根据学生以往英语期末考试的成绩进行排名,让部分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自愿选择医学英语、药学英语或护理学英语等针对性较强的ESP课程,其他英语基础弱的学生仍然可以选择通识英语课程的学习,以确保所有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英语课程,满足自身的英语学习需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5.双语教学对ESP课程的支持
目前,我国很多中医药院校都开设少量颇具特色的中医学概论方面的双语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双语课程、《中医诊断学》双语课程、《中药学》双语课程、《方剂学》双语课程、《针灸学》双语课程等。该类课程以培养适应国际需要的具有深厚中医理论基础和较强交流能力的高外语水平中医药人才为根本,以中医专业英语的标准化应用为宗旨,推使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中医专业术语的英文标准化翻译、中医理论原理的英文准确描述,具备读懂国外中医药相关文献、翻译中医类文献及与国外同行进行中医学学术交流的能力。该类双语课程与ESP课程即有不同点又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师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是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医药类ESP课程的有力支持。笔者所在的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安排了多名中医药双语课程的优秀教师加入ESP教学活动,对ESP课程在全校的顺利开展起到重要作用。
四、结语
开设ESP课程,既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宗旨,又符合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更符合学生的学习期望和职业应用的现实目标。在当前ESP教学逐渐引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趋势下,各中医药院校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在充分认识本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同时,积极转变原有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优势,调动广大英语教师积极性,努力找到一条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ESP教学改革之路,为培养高质量的中医药国际化人才而奋斗。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McIntosh and P.Strevens.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Longman,1964.
[2]Hutchinson,T.&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16th ed.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3(4):79-83.
[4]周恩.高等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医教育2009(4):30-32.
[5]王守仁.我国高校大学英语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5):56-57.
[6]王水蓉.独立学院开设ESP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高等教育,2012(12):30.
[7]唐静.中医药院校基于ESP教学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