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
——中国文化的生生之学
2016-09-22摘编陈俣楼宇烈
摘编_陈俣 文_楼宇烈
养生之道
——中国文化的生生之学
摘编_陈俣 文_楼宇烈
楼宇烈: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系教授,京昆古琴研究所所长,国家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
【编者按】
读《庄子·齐物论》,便知天之所生谓之物。人生亦为万物之一。人生之所以异于万物者,即在其能独近于天命,能与天命最相合一。合于自然,才能通达万物,也是天道,人为天地一物,源于自然,必有与万物自然相合处,那即是 “德”。德为万物所共有,德与德之间属性相合,相亲相生,自然合一。生生之学以自然之能繁衍、延续、提升人的生命,医同源,也即是此德了。
扶阳派,又名“火神派”。指以郑钦安为开山鼻祖,善使用附子,以及姜、桂等辛热补火(阳气)药物医家学派。扶阳,喻称 “善用热药之良医为一炉火也”。扶阳派打破传统师承受教范围过窄的流弊,通过 “系列图书——年度论坛”的开放方式,解答听众疑问。特别近年的学术论坛,由多名中医名家汇聚一堂,言传身教。《扶阳论坛》一书,“完全现场实录”。本文摘自《扶阳论坛》第六卷。
“医”的概念
楼宇烈:我们现在是一个科学的时代,大家都强调科学,我们的理念中,科学这个概念往往就指的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自然科学。但是其实科学是从世界近代以来兴起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最初的含义是指分科的学问。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近代以来我们的文化研究,分门别类、分科地去研究,而且越分越细,所以隔行如隔山。分科越来越细,似乎是让我们的研究能够精确深入,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让我们的眼界越来越窄,思路越来越窄,所以分科的学问到现在,其中的弊病已经显露出来了。
从20世纪80年代过后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所谓专门化、专业化,把许多大学都拆开分类,你是综合大学,他是医学院,他是农学院……都分得非常专业。这种过分专业化分科的学问,使我们的思想受到很大的局限,使得我们的眼界越来越窄,头脑越来越僵化。所以后来很多学院又成立了文科,把一些医科大学又重新合并到综合性大学里面去。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问题的存在。所以我们对传统的文化跟现代的分科要有一种认识。所以我提出了“生生之学”这个概念,其实它的最初的目的就是要冲破我们对“医”这个概念的认识,尤其是现代对“医”这个概念的认识。现在我们对医的认识,主要停留在诊病、医病,或者包括预防等方面。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医”是在整个的文化之中的,它不是某一个专业的、专门的治疗方面的文化,而是一个整体的文化。
第三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六届扶阳论坛上,钦安卢氏医学第四代传人卢崇汉教授(右)接受安徽省委办公厅秘书长沈干先生书法作品。
以道统艺,由艺臻道
“先生”这个概念我最初得到的启发,是来自《周易》的“生生之谓易”。但由于我原来主要是研究哲学,研究中国哲学。所以把“生生之谓易”这个概念也仅仅是用在认识天道、地道、人道方面,而且是从哲学角度去思考的,并没有联系到其他方面。但是后来我看到《汉书·艺文志》,其中有一篇叫“方技略”,当时写《汉书》时候所留存下来的有关于医学方面的著作总结为“方技略”,分为四大块,包括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个方面,最后他总结了一句话,“方技者,皆生生之具也”,也是用了“生生”两个字。
受到这个启示,我马上跟之前的“生生之谓易”的“生生”联系起来了,《周易》里面讲到的“生生之谓易”不就是生生之道、生生之理嘛。一个是机体机能层面的“生生之具”,一个是讲天道、地道、人道,天地人三道道理的学问。既然有生生之道,又有生生之具,那么这两个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生生之学。所以最初我是这样把它连接起来,提出了一个“生生之学”。我觉得我们这个医,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具”的层面。如果我们看了《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对于各个部分的叙述,也可以看出来,它不是停留在“具”这个层面,而是都把它上升到“道”这个层面,这恰恰是中国文化共同的特征。
楼宇烈:我成立京昆古琴研究所,把昆曲和古琴这两个艺术提倡起来,并提到一个理念——“以道统艺,由艺臻道”。中国文化,都是道艺结合的。
我在北大创立了一个京昆古琴研究所,我是所长,其实这个都是虚的,但是我也参与了一些实际的活动,把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两个艺术做起来。我们在最初2001年和2003年这两届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议上定下来进入名单的两项中国的艺术是什么?2001年是昆曲艺术,2009年是古琴艺术。正因为如此,我就成立了一个京昆古琴研究所,把昆曲和古琴这两个艺术提倡起来。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间我就提到了一个理念,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性理念——“以道统艺,由艺臻道”。中国文化,都是道艺结合的。而我当时提出来这个“艺”,我们现在也仅仅把它理解成文艺、琴棋书画、歌舞,或者再包括文学等等。其实在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六艺不仅仅包括文艺,也包括武的,也包括技的。所以我们从事任何具体的艺都要跟道相结合起来,所以没有生生之道的指导,就不可能去做好生生之具的工作;而我们去从事生生之具的工作,又必须不断地把它提升到生生之道。也正因为这样,后来我就体会到在医学界经常讲的“医易同源”,医易同源就强调我们的医是从易来的,这两个都是探讨天、地、人的道理。所以我就想到既然可以说“生生之为易”,是不是也可以说“生生之为医”?医易同源嘛,都是在探讨生生的问题。所以我提到了“生生”这样的概念,我觉得我们不能把医停留在找病、治病这样一个层面,而是要把它提升到“生生”这样的高度。那么什么叫生生呢?第二个“生”是生命的生,第一个“生”是指对生命的认识和对生命的保护。所以生生两个字连在一起就是尊重生命、认识生命、保护生命。这个生命也不仅仅是人的生命,也包括了万物的生命,包含了天、地、人。
以我们现在的概念来看,生命是活的;那么也还有许多非生命,那就不是活的,是死的。其实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讲,非生命,也是一种生命,就像我们物理学探讨的,有物质,还有暗物质,暗物质也是一种物质。我们看起来似乎没有生命的东西是不是也在变化?石头是没有生命的,但是石头是不是也在变化?我们把它放在整个宇宙中间去,它是不是也在变化?整个的大地是不是也在变化,沧海桑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整个宇宙都在变化,它是另一种形式的变化,但是另一种形式的变化跟这种活体的生命变化也有相通之处。所以我觉得我们在理解中医这个“医”的概念时,把它放到整个中国文化体系中去,从生生之学的角度去理解它,我们才能够把医这个概念搞清楚。
循天之道,以养其生
我们这些年来确实是在用西方的哲学理论来解释我们中国哲学的道理。比如一说到老子的《道》,道生万物,这个道是最后生万物的根源。这个道是什么?这个道就是精神,就是黑格尔绝对的精神,就是柏拉图的理念,用这样的方法来解释老子,那完全不是老子的思想。因为老子说的道是无形无象的,不可言说的,它不是在万物之外,更不是在万物之上的,它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万物是从道那儿得到了它自己每个物的本性,这就是它的“德”。所以我们古人说老子的道德这两个概念,就讲得很简单,很清楚。“道者路也,天地万物所共由也”,天地万物都要从这条路里面走出来的,这就是道。德呢“德者得也,天地万物所各具也”,指天地万物所各自具有的特性。所以道不是另外一个东西,离开了所有万物的德就没有这个道,所以道不是在万物之上。所以我刚才说,道就在医里面,医里面就包含了这个最高的道。医是具体的技艺,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具体的技艺,我们的医一定会离开这个道而走向片面的。所以,中医如何来体现我们中国“道”的,我就看了一些中医的书。看着看着我就发现很多道理跟我学的哲学的著作里面讲的一样。
中医说养生要分四时,要调情绪,我就想我学的哲学里面也有说的“循天之道,以养其生”。再看看我们说的阴阳、五行,董仲舒第一个详细地用阴阳五行把中医构建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阴阳的消长,五行的生克。他用阴阳来解释天道的变化,他说阴阳消长就构成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他说阴长到了极点,阳消到了极点,就是冬至。冬至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到了冬至后,物极必反,所以阳开始一点点往上长,阴又开始一点一点往下消,到了平衡的时候,就到了春分。春分过了以后阳继续上长,阴继续下降,降到了阴最低,阳长到最高,就是夏至,又物极必反。又达到阴阳平衡就是秋分,秋分以后阴还是往上长,阳还是往下消,再就回到了冬至。他是这么解释冬天的。那么我们人也要遵循天之道,也要遵循这个四季的变化,身体内部也在阴长阳消……这个不就是在讲养生的道理吗?
中国文化中天地万物是气化的结果,不是神创造的,它是自然的产物,是气化的结果。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根本的不同。
再去看看别的我们平时读的哲学著作。《吕氏春秋》讲的多是保护生命的,里面有专门讲到“贵生”,就讲到养生其实没有别的东西,就是去害。五味,酸甜苦辣咸,这个五味太过了,任何一个东西过了,就会害你。所以“去害”,不在于别的,就把多余的消除掉。里面还讲到什么叫“全生”,什么叫“亏生”,什么叫“害生”。里面特别讲到什么叫“生生”的道理,强调过分注重自己的生,变成了“厚生”,“厚生”的结果反而变成了“害生”,即“不以厚生而害生”,中国人最后讲到生这个字有很多的概念,摄生、养生、卫生、厚生等等很多提法。我说我们中国人把维护、保护人的健康部门叫卫生部,这个是庄子里面借老子之口讲“卫生之经”。这个很有意思,日本人却采用了一个让我们警惕的词,日本人把维护人生命的部门叫什么?叫厚生省。所以我说要警惕“勿以厚生而害生”。
我特别提到两个概念,也是我们现在很多人无法理解的:一个就是《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经方类里的一句话,叫“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就明确了中医这个概念。也就是你有病不治就得到了中医这个精神了。这个现代人怎么理解呢?还有,清代的一位学者钱大昭,他在给《汉书》作注的时候讲,“今吴人犹云:不服药为中医”。再加上我们历史上很多的名家都说了中医是什么?中医就是要致中和,所以中医是中和之医。
我们如果跳出现在医这个概念,而是用这样一些理念去重新探讨一下我们的中医,那我想这些理念都跟我们的哲学,都跟整个的中国文化是分不开的。尤其是致中和之医更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立足点。这就涉及中国人根本的世界观。所谓世界观就是我们的天地、万物和人是怎么来的,在西方的宗教里面都那么讲,天地、万物、人都是神创造的。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一个是上帝一个是真主,天地万物都是上帝和真主造的,所以他们都要听命于这个神。那么,印度的宗教是多神信仰的教,这个世界万物是由许多神创造的,而人的命运也是由神来决定的。而中国文化不是这样的,中国文化中天地万物是气化的结果,不是神创造的,它是自然的产物,是气化的结果。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根本的不同。
天覆地载,万物生生不已
东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叫王充,他总结道:“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再形象一点儿,“天地合气,物偶自生”,就好像“夫妇合气,子偶自生”。所以这都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没有任何一个主宰。
“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道德;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
那么生命是合气而成的,万物也是这样,万物的生成都是气的相合而和的结果。所以称之为天和。中和的状态就是生命的生存,也是生命的延续。在《中庸》里面有一句话,叫“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在上,地在下,天覆地载,万物生生不已”。生生这个概念在这儿又出现了。所以生命是以气的变化达到一种和的状态而生的,生命的生存和延续都要达到一种和的状态。《老子》里面其实也讲到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所以生命是在阴阳之气达到和谐的状态后产生的,所以失去了“和”就要想办法把它调整到“和”,这个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一个根本观念,这个观念不仅仅适于我们人生,也适用我们万物。同样的道理,天和人都有同样的道理,也就是有同样的规律和德行。
《中庸》里提到“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天道是讲诚,所以人道也讲诚,人跟天在此合一。看一下《周易》的观卦,有一句话,“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我们去观察天的神道,什么是神道?变化之道。还有“变化不测之谓神”。中国文化的神这个概念跟西方文化神的概念也是不一样的。神最原始的概念就是变化不测,或者说阴阳不测。所以北宋时候的张载,他给鬼神定下这么一个定义,“鬼神二气之良能者”。所以我们这里说观卦里面说观天之神道,就是观察天的阴阳之气变化的道,就是四时不忒,一年四季年复一年,没有差错。这就是诚信。
“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也”。意思就是圣人要像天道一样讲诚信,来治理国家,来教化民众,当然大家都信服他了。所以人是要向天道学习的,天人是会有感应的。董仲舒特别讲“天人感应”。天人感应这个思想在我们中国的医学里面体现得最充分。
我们不太容易理解的是人的行为怎么影响天。天怎么来感应人比较好理解,在中医里面这个道理经常讲,比如养生要顺四时,要顺昼夜,不要颠倒黑白,不要反季节而动。过去我们都把董仲舒这个天人感应思想说成了迷信等来批判他。其实自然界的变化对人的影响,我们都会体会到,而人的行为怎么样会影响到天道的变化,我们不太注意,其实这个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天怎么来感应人已很直接让我们感受到,而人们的活动变化对天道的变化可能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够显现出来。
其实《史记·扁鹊仓公传》里面提到的扁鹊一句话,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的人来思考的。扁鹊说“人之所病,疾病多,医之所病,病道少”。今天很多医学院的学生不见得都读了这些东西,就是说中医的专业典籍也不见得都读了。可是孙思邈还提出“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都需要精熟,这要求就更高了,我们一知半解就不错了,精熟就难了。他这里提到象数、风水、命理、占卜、灼龟,这些做医生的也要熟悉,我们现在都认为是迷信,不值一提,可是孙思邈提出来了,有没有道理?我想很有道理,因为这些东西实际上涉及人们的信仰问题,人们的心理诉求的问题,人们希望有一种力量来暗示它、来支撑它,从现在的俗语来说是心理问题。不仅如此,还要涉猎群书,“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道德;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
曾国藩给他的儿子写信,因为他儿子身体不太好,写道:治心病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病以“不药”二字为药。
素者本也
所以医道不仅仅是了解人的身体,了解各个部位结构如何,哪个部位得了病。所以扁鹊讲到的“医之所病,病道少”,就是知识面不够。所以中国说到的医道不是那么窄的,而是整体文化的,维护生命作用的“医”。
其实中国的传统医学里面强调的不仅仅是用药方来治病,也不是仅仅用针灸砭石来治病,推拿按摩来治病,更多方面是强调无药之药、无方之药。
近代一位著名的人物曾国藩,给他的儿子写信,因为他儿子身体不太好,写道:治心病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病以“不药”二字为药。人所谓的病,无非就是身心两个方面。一个是要你心胸广大,一个是要你不要用药。曾国藩跟他的儿子讲过这个道理,他说药能治病,但是也可能加重你的病,所以要慎用。所以我就想到了《素问》记载的两句话“养之不素则病生,治之不素则病成。”提到了“素”这个概念,《素问》的素历史上有很多讨论,这个“素”究竟是什么意思?有很多的解释,但是我觉得有一个解释恐怕是最好的,“素者本也”。这个本的意思我觉得就很好,因为“本”有几个含义:一个就是原本,或者我们说平素。第二个“本”是根本的意思。中医讲治本,《素问》就是问的根本,原本。
养要根据它的原本去养,治也要根据原本去治。因此你养之不素,你加了很多不是原来的东西,这个病就要产生了,你治也不是根据他原来的体质去治,那就病成了。所以说养生也好,治病也好,没有别的,就只是要“去其所本无,复其所固有”。人本天地阴阳,天和之气而生,养生、治病,其实就是回归到他原本的状态。
我们常说养身必先养心,治病必先治心。都是说到对于我们生命健康来说其实精神的因素更重要,更起决定的作用。如果我们自己有素的话,我们抓住这个本的话,还要抓住它的根本,从它的精神,从它的心理去着手。
现在国外已经很多人研究,说78%的疾病是由情绪引起的。我说这个统计数字还是比较小的,我们可以说80%,甚至90%的疾病都跟他的情绪有关系,中医叫情志,甚至我们说百分之百的病都跟人的情绪有关系也不为过。
儒道与医,以人为贵
我们都知道儒家也说到人之初性本善。从哪来的?孟子。孟子说根据人本性是可以为善的,指出人天生就有四颗心,在这四种心的基础上,就可以发展出来,形成人的仁、义、礼、智等这样一些品德,他说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慈善之心、是非之心。我们把它充分发挥出来就会形成人的仁、义、礼、智这样的一些品德。
人生下来以后就不断地在把这些东西丢失,一点一点丢失,甚至可以说丢失到最后没有礼义廉耻了,统统跟丢掉了。《孟子》里面有一个比喻:牛山上面原来草木繁盛,可是经不住人今天上去砍一棵树,后天割一片草,结果变得光秃秃了。人心也是如此。怎么办?要把这些心找回来,所以要养浩然之气。人到这个世界上来就丢失了天和,丢失了阴阳之气的和谐状态,所以要把它恢复。
我经常跟大家说,读《老子》第一要认识到他讲的“道法自然”,就是要强调事物的本然状态,自然就是本然。要尊重每个事物的本然状态,这个在中国医学里面运用是最好的。我们看病一定要因人、因时、因地而有差异,就是要考虑时间的差异、体质的差异等等,这就是自然,我们要尊重这个。那么我想我们现在讲这个道理,我们应该说很多从事中医的也都很清楚这个道理,而我们在实践上面有没有做到这样呢?那就很难说了。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反复地强调。道家的原则就是要尊重每个事物的本性。
第二个学《老子》道德经,里面有一句核心的话,就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的变化运行总是反的,道的运用要守柔,这两点非常重要。所谓道德变化运动是反,这个反是什么含义呢?两层含义:一层是“相反相成”,任何事物都是有两个方面的,没有一个事物是只有一个方面的,独阳不成,独阴也不成。董仲舒就说了任何事物都是相合的。有左就有右,有内就有外,有前就有后等。所以一定要看到相反相成,这是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不是绝对化的,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彼此不可分的。再一层是“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会向其反面转化。
TIPS
自然医学的七条原则
第一就是“无害原则”;
第二是“自然愈合的效率”;
第三是“寻找病因,并予以治疗”;
第四是“整体化的治疗原则”,特别强调要着眼于把每个患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他是由躯体、精神、情智、社会和其他种种元素构成的综合体;
第五条我认为非常重要,“医生是教师”。他说将来的医生不是开药的,而是指导人们健康生活的教师,采取健康的态度,自己为自己的健康承担责任;
第六条就是“预防是最好的治疗”;
第七条“要建立起健康的良好状态”。什么叫健康的良好状态?就是一种理想的躯体、理想的精神、理想的情绪和理想的心智。
我们要了解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的不同,怎么来理解?我有句话,口头话,他们发生了什么问题一张嘴就说“我的上帝”。中国人发生什么事情一开口就是“天地良心”,尤其是良心。我看过一本书,是一个美国医生写的,叫《治心免病法》。看看里面是什么内容?治什么心?就是治你那颗没有按照上帝意志去做的那颗心,你要免病,就要让你的心眼上帝合二为一,你一切都听从上帝旨意去做,你各种各样的病都会没有了。这个道理也对。我们很多人就是因为心里面有问题,所以各种各样的病找来了,包括道德上面的问题,衣食住行上面的问题,精神上面的问题。所以我做的节目很多人也看过,叫《三理养生》,生理无非是饮食、男女、作息,从表面上看这好像是肉体上的东西,但是你过分追求这些东西,还是心的问题。我们过去说释迦牟尼是大医王,释迦牟尼治心,治贪、嗔、痴三心。因为我们有了贪、嗔、痴三颗心,所以我们就有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痛苦、烦恼。那么把你的心治好了,把你的痛苦烦恼解除了这不是治病吗?所以近代有一位医学大医他就反复地说我们佛典、四书五经、老庄都是治心病的良药,以情治情,心情的病不是用草木、药石所能够治愈的。
刚才我说中国的整个文化是围绕着人来做的。人在天地万物之中,我们研究天地的问题,其实最终都是为了落实到人。人是天地万物中最为贵的,因此人的生命也是最贵重的,叫贵生。要贵生就要懂得摄生、养生、卫生的道理。这不仅仅是物质身体方面的平衡调整,还包括精神上面的充实调整。所以要把人作为一个全面的、整体的人来看,而不是着眼于生理上的病来看。
现在西方兴起的自然疗法里面,曾经提出了七条自然医学的哲学原则。这七条跟我们的中医是完全相同的。
心智的成熟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有很多人活到老他那个心智也没有成熟,因为他老是害怕面对这个、面对那个。只有一个人既能够面对快乐,也能够面对痛苦;既能够面对顺利,也能够面对坎坷,就是不管什么状态下他都能够面对它,而不是回避和逃避它,这才是心智成熟。只有能够全面面对各种不同状态,他身体才能是健康的。你怕这个又怕那个,“怵惕存其心中”,你就一定会有病了。我觉得西方自然疗法的几个原则,跟我们中医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不要怕中医的这些理念,怕中国文化的这些理念人家听不懂,我们不需要去迎合他,用他的道理去解释,那就不是我们的东西了。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接受外来的东西,一方面还要守住我们的本分,守住我们文化本来应该具有的精神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