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应用饮食护理干预对胃排空时间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2016-09-22徐静李秀丽
徐静李秀丽
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应用饮食护理干预对胃排空时间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徐静1李秀丽2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采用饮食护理干预对其胃排空时间的影响,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胃排空时间、护理效果、复发情况、血糖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护理4周、8周后观察组胃固体排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6~12月的复发率分别为6.7%、20.0%,低于对照组的30.5%、52.7%,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胃肠运动,缩短胃排空时间,降低复发率,还有助于控制血糖,提升临床总体疗效,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糖尿病性胃轻瘫;饮食护理;胃排空;血糖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病,糖尿病性胃轻瘫是其常见并发症,据有关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中约有40%~60%发生胃轻瘫[1]。糖尿病性胃轻瘫以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纳差、早饱等消化不良症状为主要表现,以胃动力下降,胃排空延迟为主要特点。糖尿病性胃轻瘫不仅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而且还对口服药物的吸收造成影响,食物排空时间延长,胰岛素的注射时间与其不匹配,使糖尿病的治疗变困难[2]。既往临床多采用莫沙比利、多潘立酮等药物治疗,但疗效均不是十分理想,易反复发作。研究表明[3],合理的饮食干预对缩短胃排空时间、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明显作用,且有助于血糖控制。鉴于此,笔者将饮食护理干预应用其中,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选自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56.3±4.2)岁,病程3~8年,平均病程为(4.6±2.3)年;恶心呕吐25例,早饱14例,反酸嗳气9例;空腹血糖(10.68± 2.31)mmol/L;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7.2±3.9)岁,病程3~9年,平均病程为(4.5± 2.9)年;恶心呕吐28例,早饱12例,反酸嗳气8例;空腹血糖(10.65±2.36)mmol/L。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
一、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
二、两组护理前后胃固体排空时间比较
两组护理前胃固体排空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4周、8周后观察组胃固体排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胃固体排空时间比较(±s,h)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胃固体排空时间比较(±s,h)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分组n护理前护理4周后护理8周后观察组486.97±1.265.35±1.26*4.98±1.03*对照组486.98±1.255.98±1.235.47±1.06 t值-0.0392.4782.296 P值-0.96890.01500.0238
三、两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情况比较
两组护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分组n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血糖(mmol/L)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48 10.65±2.36 6.45±1.23*13.63±1.458.45±1.35*对照组48 10.68±2.31 8.59±1.2513.58±1.54 10.47±1.29 t值-0.0628.4540.1637.495 P值-0.94990.00000.87030.0000
四、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随访6、12月的复发率分别为6.7%、20.0%,低于对照组的30.5%、52.7%,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4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n(%)]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也呈递增趋势。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胃自主神经功能发生紊乱,以胃排空延迟、胃动力下降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症候群[8]。糖尿病性胃轻瘫纳差、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的影响,其进食无规律,故易导致血糖波动较大,水电解质发生紊乱等,致使酮症酸中毒、低血糖休克等急性并发症的发生,致使患者糖尿病病情加重,威胁患者健康[9]。
由于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迄今为止仍不能完全阐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式。有文献报道[10-11],通过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进行饮食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孙小莉等[12]学者以48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后,饮食护理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9.2%,且胃排空时间明显缩短,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盛英丽等[13]学者以53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饮食护理组患者胃排空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本次以96例胃轻瘫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胃固体排空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随访6、12月的复发率分别为6.7%、20.0%,低于对照组的30.5%、52.7%。本次研究与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说明对胃轻瘫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缩短胃排空时间,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这是由于饮食护理干预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饮食计划,以帮助或恢复患者良好身体为目的[13]。高纤维素饮食可加重胃排空延迟,通过对胃轻瘫患者饮食中的食物成分进行调整,减少食物中纤维素的含量,可避免高纤维对消化运动的影响;通过调整饮食频率,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餐前饥饿和饱餐,可促进胃排空。由于胃轻瘫时固体食物排空受阻较为明显,通过给予患者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也能促进胃排空。以上措施能增强胃运动能力,缩短胃排空时间,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这能是由于饮食干预对患者进餐次数、进食成分等进行干预,使饮食健康合理,故使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且利于长期稳定患者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胃肠运动,缩短胃排空时间,降低复发率,还有助于控制血糖,提升临床总体疗效,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1]Ejskjaer N,Wo JM,Esfandyari T,et al.A phase 2a,randomized,double-blind 28-day study of TZP-102 a ghrelin receptor agonist for diabetic gastroparesis[J].Neurogastroenterol Motil,2013,25(2):e140-e150.
[2]潘梅丽,叶超英,潘勇莉,等.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胃排空时间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 (12):99-101.
[3]赵翠娥,程宇甫.饮食护理对糖尿病胃轻瘫病人的影响[J].全科护理,2006,4(21):8-9.
[4]郑芝田.胃肠病学[M].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82-5.
[5]贾晓伟.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饮食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36):237-238.
[6]戚红亮.莫沙比利联合穴位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3,(4):241-242.
[7]赵志祥,简小兵,王文英,等.中西药联合低频脉冲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3,34(3):465-466.
[8]张子健,闫晨,张铭慧,等.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3):314-317.
[9]叶文娣,陈立群.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治疗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23(4):32-32,33.
[10]Xu L,Li Z,Guo,F.et al.Curcumin improves expression of ghrelin through attenuating oxidative stress in gastric tissues of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gastroparesis rats[J].Eur J Pharmacol,2013,718(1-3):219-225.
[11]詹步芹,孙跃玲,贾菊,等.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6):79.
[12]孙小莉.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3(19):137,139.
[13]盛英丽,陈颉.饮食护理对糖尿病胃轻瘫病人胃排空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4,18(11):991.
(本文编辑:王菁)
10.3969/j.issn.1672-2159.2016.03.024
83001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内分泌科;2中心手术室
二、纳入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
患者均符合郑芝田主编的《胃肠病学》[4]中关于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相关诊断标准,以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纳差、早饱等上消化不良症状为主要表现,B超提示胃动力障碍、胃排空延迟;消化道钡餐造影提示4 h后胃内仍残存50%钡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排除标准
排除肝胆胰、胃肠道等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胃排空延迟、胃轻瘫;肝肾功能严重疾病;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资料不完善;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三、方法
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给予积极控制其血糖水平,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嘱咐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予饮食调整;指导其进行适量运动,如行走、慢跑、跳舞、打太极拳、练剑等有氧运动,每次15~30 min;每日运动以微出汗为宜;给予其心理护理,让其保持乐观心态;定期监测血糖,通过药物合理控制其血糖。
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干预
①在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体重、年龄、活动量等计算每日所需的饮食量,以促使热量的摄入与能量消耗处于平衡状态,进餐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每日3餐可分为6~7餐,分别于早晨、中午、下午等时间段进餐,为避免餐后发生高血糖,可在餐间安排小点心;此外还应避免餐前饥饿感,待患者病情好转后可逐渐减少用餐次数,恢复正常饮食。②根据患者餐后每隔30 min的血糖变化曲线及B超检测的胃排空率来调整进餐时间与胰岛素注射时间。若患者胃排空率低于60%,则在注射胰岛素后15 min内进餐;若其胃排空率介于60%~70%,则在注射后20 min内进食,以此类推以使患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③食物中若纤维素的含量过高可减弱消化运动,致使胃排空延长,故应尽量减少食物中纤维素的含量,避免食用马铃薯、白菜、芹菜等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待患者病情好转后可逐渐恢复高纤维素饮食。④胃轻瘫时,与液体食物相比,固体食物排空受阻较为明显。因此患者在进食时应尽量将固体食物匀浆化,以半流质饮食或流质饮食多于固体食物为主,必要时可完全流质饮食。同时还应避免油腻、不易消化、刺激的饮食。两组护理时间为8周。
四、观察指标
1.胃固体排空时间
在患者护理前、护理后4周、8周时进行腹部透视检查,检查前嘱咐患者禁食8 h以上,晨8点进食试验餐,如火腿肠40 g、面包80 g,在进餐一半左右时给予10 g钡囊吞服,观察胃内钡囊的排出时间,计算护理前、护理后4周、8周胃固体排空时间[5]。
2.血糖
在患者入院时及护理后对其血糖进行检测,观察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变化情况。治疗后对患者进行6~12月的随访,若患者再次出现胃轻瘫症状,且消化道钡餐造影提示4 h后胃内仍残存50%钡条,则判断为复发[6]。
五、疗效评定
显效:治疗后患者恶心呕吐、嗳气泛酸、早饱等消化不良症状基本消失,钡餐造影提示胃排空时间和胃蠕动时间无明显异常;有效:治疗后患者恶心呕吐、嗳气泛酸、早饱等上消化不良症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钡餐造影提示胃蠕动明显加快,胃排空时间较治疗前缩短;无效:若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胃蠕动、胃排空时间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7]。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六、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比较行Ridit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15-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