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模式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
2016-09-22鲍婷婷
丁 薇, 鲍婷婷
肿瘤护理
协同护理模式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
丁薇,鲍婷婷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诊治的82例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模式。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胃癌术后;化疗;协同护理模式;心理健康;自我护理能力
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式,术后常联合化疗。手术的打击、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加上胃癌疾病本身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常使胃癌术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自我护理能力下降及负性心理[1]。协同护理模式(collaborativecare model,CCM)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专业特长,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在家属的参与下,三方协同管理好患者的健康。本研究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CCM护理模式,并以常规护理模式为对照,评价CCM护理模式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肿瘤科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同时避免不同组患者居于同一病室,以排除患者间交流对结果科学性的影响。观察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35~64岁,平均(52.34±5.64)岁;胃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型:低分化癌15例,中分化癌17例,高分化癌9例。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35~66岁,平均(53.59±5.75)岁;胃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型:低分化癌13例,中分化癌16例,高分化癌1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胃癌术后化疗常规责任制护理;观察组采用CCM护理,即在责任制护理基础上充分发挥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鼓励患者参与健康护理,针对肿瘤患者的特殊性,强调心理支持,并通过护士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并发症护理等干预方式去实施。
1.2.1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胃癌发病机制、术后化疗目的、深静脉留置护理及注意事项,说明化疗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让患者保持合适的心理预期。用实际案例告知患者需保持良好的心理、积极的心态,同时合理饮食能缓解化疗不良反应,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和患者家属多沟通,鼓励家属协同参与患者化疗的护理。
1.2.2心理干预建立和谐、信任的护患关系,耐心解答病情询问,尽可能满足患者提出的要求;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的心理、性格特点,正视患者因癌病、化疗药物反应产生的焦虑、抑郁和恐惧心理,多用正性语言激励患者,并用治疗成功的病例激励患者,通过家属亲情、血缘关系,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主动参与自身健康管理,提高化疗依从性和化疗效果。1.2.3饮食指导胃癌术后患者进食能力和消化功能差,化疗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护士应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少食多餐,以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或软食为主,保证患者摄取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常因化疗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副反应,须严密观察病情,遵医嘱使用止吐药物,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化疗期间鼓励患者多喝水,促进代谢废物的排泄,避免引起化疗性肾损伤。
1.2.4化疗反应的护理胃癌术后化疗常引起患者脱发、胃肠道反应等药物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强调患者对疾病的自我认识能力,能配合治疗并正确表述不适,向患者说明此类不良反应是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一部分,帮助患者通过戴帽子、假发缓解脱发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采取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尽量消除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
1.2.5血管通道安全护理加强深静脉导管留置期间的护理,积极进行病情观察和对症处理的同时向患者讲解深静脉导管留置期间的注意事项,并教会患者导管周围皮肤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导管感染、堵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1.3.1心理状态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分别于入科化疗前及化疗结束后进行评分。SAS≥50 分为焦虑状态,SDS≥53分为抑郁状态,总分越高说明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1.3.2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该量表包括4 个维度,即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和自我护理技能,各项能力与评分呈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本研究各量表回收率100%,且全部有效。
2.1心理健康程度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表1)。说明CCM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促进心理健康。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的比较±s)
注:a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b与护理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的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等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上述项目评分均明显提高,但观察组分数提高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说明在常规责任制护理中加入CCM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比较±s)
注:a与护理前比较,P<0.05;b与护理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疾病的发展、转归以及预后等不仅与临床治疗有关,临床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2]。协同护理模式(CCM)发挥护理人员的专业特长,重点强调护理人员的教育、倡导和协调作用,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育”护理模式,充分调动家属和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使护理工作由患者被动护理转为护理人员、家属、患者本人协同完成,共同管理患者的健康问题[3]。
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态,甚至影响化疗依从性,不利于化疗质量的提高。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心理健康是疾病康复的基础,CCM护理模式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身健康的管理,通过动态监控患者的情绪变化,采取积极的心理疏导,为患者提供正能量,从而改善其不良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协同护理模式能促进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健康。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低下与疾病、化疗知识的缺乏及不良情绪有关[4]。CCM通过护理人员教育、协调作用,让患者掌握了疾病护理的最基本知识,改变患者对他人护理的依赖性,主动参与疾病康复、日常自我护理中,从态度到行动上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ESCA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CCM能提高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综上所述,协同护理模式能改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培养患者主动参与疾病护理的意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1]陈建明,唐海峰,李美萍,等.协同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6):63-65.
[2]陈文秀.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5,7(6):401-402.
[3]王新歌,樊少磊,韩晗.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3):207-209.
[4]叶爱香,张君华,邵于飞.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疼痛及睡眠时间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1):72-73.
210009江苏南京,江苏省肿瘤医院日间病房
/
丁薇,女,本科,护师,研究方向:肿瘤护理,E-mail:dingwei1213@126.com
10.3969/j.issn.1674-4136.2016.03.019
1674-4136(2016)03-0208-03
2015-10-22][本文编辑: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