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旁骛,只管用心,莫问前程
2016-09-21
心无旁骛,只管用心,莫问前程
人的生命如有所谓秉赋天命的限制,那限制如何,我们只有通过最大的努力,才知道他的限制在哪里。
王财贵:
台湾台南县人,牟宗三先生入室弟子,教育家,儿童读经运动发起人和主要推手。
或许有些家长想问但不好意思问我们孩子将来有什么前途,我们可以从最底线说,有关书院学生的前途,最底线就是——他可以活着,不会饿死。至少他有一项职业可以做,这项职业可以让他不饿死。我常常想的这种职业就是——扫厕所。你的孩子十年二十年后从文礼书院走出去,一个二三十岁的成人,怎么还需要家人资助呢?应该自力更生。
不是故意让你的孩子过穷苦的生活,我要他们以颜渊为模范,要他们学到颜渊的本事。颜渊不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吗?社会上常有人追着问读经有前途吗,那些人是不能领略颜渊的生命境界的,他们就只看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我们是不能够跟这种人谈孩子的前途的。他们的孩子即使荣华富贵,也是不值得羡慕的。
何况,不追求荣华富贵的人,就真的一生潦倒吗?也不一定,孟子说:“禹稷颜回同道”,孔子说群弟子中只有颜渊能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有德的人、乐道的人不一定潦倒,它是一种心灵的高度,这个高度已经超出了对于现实生活的要求,所以才能“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句话很重要,当人不堪其忧,他也不改其乐的时候,天下还有可忧的事情吗?
一般人是糊涂的,就期望孩子一定要在好的环境中生活,认为他的孩子只能在好的环境中生活,不好的环境他就活不下去。所以,不是颜渊活不下去,反倒是别人活不下去,我们要这样认识颜渊才对。
这个底线你已经把握了,我要教这些孩子从现在就要开始立志,即使将来要扫厕所也可以过悦乐的生活。如果不立这个志,将来就有苦头吃,人间并没有保证呢!真的保证是在自己内心里面,不是在外面。而既保证幸福了,不见得外面就没能荣华就没有富贵,只是不去追求荣华富贵就是了。
一定要把这个道理想清楚,儒家其实是富贵之家,所谓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所以并不拒绝在社会中表现。这些表现,除了内在的学问品德之外,还有外在的身份地位。而有了内在的品德才华,外在的身份地位是更容易获得的。因为他会有很多机会,尤其整个世界是往越来越合理的方向发展,只要谁把人性开发得越多,他就有越多机会,他就越得到尊重,越得到拥护。所以就请家长放心了。
甚至我们也一直在寻求,将来如何接轨体制,去拿学位。有些家长一听到这样说,他就生气,说:“我的孩子就不要学位!”这是很了不起的家长!但是我们还是要预备着,他可以不要,他可以不依靠这个学位行走于世界,但是如果有,也不必拒绝。其实,在这里用功个十年二十年,将来他要拿学位应该是很方便的。所以请各位家长不要担忧,不要天天计较这些事,要让他心无旁骛,只管用心,莫问前程。
单纯、简朴、精诚、光辉
这个地方的特色,就是单纯、简朴、精诚、光辉,只是志于道,乐于学,甚至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有人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是成了呆子吗?”很多人这样讥笑读经学堂的孩子,甚至讥笑书院的学生,说他们只知道读书,不去面对社会的现状,好像温室里的花朵,他将来怎么样能够融入社会呢?各位,“温室里的花朵”是一种比喻,如果真是温室里的花朵,是不能拿到一般的环境下的,它是要永远被保护的。一个人在求学的历程当中,也是被保护的,不过他是不是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从被保护的情况之下一开放就会被环境所吞没呢?各位,那是不一定的,这个比喻不能够上纲到极度,凡是比喻都是有限制的,叫“少分喻”——只有少部分相类似。
王财贵先生在文礼书院
植物在温室里面被养护着,它一被拿到外面确实是承受不了;但是一个人他所读的书不仅有圣贤之书,而且他还读了经、史、子、集,外文经典……就像诸葛亮当年“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运筹帷幄,成竹在胸,一席“隆中对”,就预言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植物是不能这样的,植物在温室里培养,一生就只能在温室里生长,但人不是植物,千万不要把你的孩子看成植物。你也不要怕书院的环境太过单纯。我就是要他单纯,一个人在单纯的环境里潜心进德修业,养成宽广的心胸、弘毅的性格,到了最后,他就是处在再复杂的社会,也还能保持他的单纯,以“游刃有余”的能耐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是真单纯。这种真单纯其实就是真丰富,他们单纯但并不是傻瓜。
我们这种期待和希望,并不是空想,不仅是古今中外,所有历史的人物都可以做见证,将来我们孩子也可以现身说法,亲自作证:证实读书就是要这样读,学问就是要这样做,品德与才华就是要这样修。假如各位家长你发现还有更好的方法,也请你告诉我,假如真的更好,更是人性所在,更是天理所在,那我一定是从善如流。因为我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把你的孩子培养成人才,至少是尽可能成人才。人的生命如有所谓秉赋天命的限制,那限制如何,我们只有通过最大的努力,才知道他的限制在哪里。
千万不要先把限制摆在那里,孔子所谓“今汝画”,我们不要画一条线,把自己限制住。我们一定要尽力推进,推进到哪里?也只有推进了,才知道命在哪里。我会尽量去推进一个学生,让他尽情地去开发自己,也尽情地去配合他的时代,去面对他的环境,不是要逃避,不是要故意跟社会切断往来,乃是我们知道怎么才可以真正融入社会。
融入社会不只是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是参与社会,所谓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上下与天地同流。有这样的意愿,有这样的格调,才是真的融入社会。一般人说的融入社会,其实是叫人去跟那些社会的习气走,那就落在“共业”之中了。如果天下有道,共业走向高明,你投身其中,跟着走,还没大关系。但当天下无道的时候,你不可以跟着无道的天下走啊,你要担负起道的责任,这样的格调,也只有透过我们这样的教育才培养得出来。
文礼书院现在是草创期,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但是没有关系,我们不会因为书院的行政以及建设的各种问题干扰到书院学生的学习,我们会维护他们的安定。
听我讲这些,你或许以前也都听过,不过大家好像也蛮喜欢听的,因为我们是心心相印,我们可以莫逆于心,所以一次讲一次喜悦,一次讲一次奋发。
(本文为王财贵先生在浙江泰顺文礼书院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