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北小学:承续阆中科技传统.

2016-09-21周春伦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6年1期
关键词:挑毛病阆中科技

本刊记者_周春伦

城北小学:承续阆中科技传统.

本刊记者_周春伦

阆中城天赋灵气,素有“古代天文中心”之称。天文学代表了科学发展的最高水平,由此可见,阆中人对人与自然的探索、对科学的崇尚是有传统的。

今天,这一传统在阆中市城北小学校落地,并呈现出全新的生长姿态。

创新无处不在

阆中市城北小学校位于古城阆中北郊,十余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未经开发的农田,生长着大片绿色蔬菜,聚居在此地的菜农子女就读于该学校内。2003年,学校以科技为特色兴校,从组建科学兴趣小组开始,到全校范围内普及科学教育,至今,已成为四川省科技示范学校。

走进城北小学,毫无意外地,记者又看到了极具“阆中特色”的开放式创意书架和笑脸墙,这两样东西,在阆中各所小学校园内已然是“标配”,但它们的源起正是城北小学。

不仅如此,城北小学的各个角落都还透露出一股浓浓的创新意味。

学校在有限的场地内,开辟出面积约一亩的植物园,专供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学习扦插、嫁接、种植和标本采集。校园内生长着的130多种植物,每一种都挂有学生精心制作的植物牌,内容包括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名、产地、特点、生长习性、文化寓意及相关诗词,因而成了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校园内的通知栏,使用的是学生设计的“伸缩黑板刷”。给教学楼窗台上的花盆浇水的“空中浇水器”,也由学生设计,是用废弃的洗洁精按压空瓶和输液管制成,很好地解决了花盆位置高浇水不便的问题。而在满天星、三角梅花藤覆盖的读书长廊里,为书籍遮挡尘土和雨水的塑料“玻璃”,也属“学校特制”,意在消除安全隐患。

城北小学科技节上,纸桥承重比赛

创新是科技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能力,也是汤勇局长强调的中小学教育的使命之一。校长郑小敏介绍,“塑造创新精神”也正是城北小学的办学宗旨之一,但城北小学的科技教育的一大特点在于,它是接地气的,它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它并不要求学生创造出多少作品,而重在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创新意识。

科技兴趣活动标本组给校园植物园内的树挂牌

遥控车障碍赛

“挑毛病”档案集。学校鼓励学生大胆地给生活中的物品“挑毛病”

小小降落伞制作与放飞

发现源于问题

正如城北小学“空中浇水器”的发明是为了解决浇水不方便的问题,城北小学的19件学生专利科技作品,同样也来源于对生活中问题的解决。

体育老师的口吹哨引发了五年级魏怡同学的思考。所谓“病从口入”,她觉得这种含入口中的方式不太卫生,对老师的健康不利,于是设计出一个不用口吹的哨子。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她创制出了“手动哨”,不用口吹的哨子。

六年级王丽姝同学观察爷爷种丝瓜很久了。爷爷年事已高,搭丝瓜架、空中穿绳对他来说是一个费劲且危险的活儿。有没有一种工具能够使人站在地上完成高空穿绳?怎样才能让绳子顺利绕过铁丝而不被手柄阻挡?她冥思苦想,始终找不到解决办法。

有一天,在学校举行的滚铁环大赛中,一截缠绕在铁环上的细绳,在铁环转动中非常漂亮地绕过了铁环钩。这一幕恰好被王丽姝看到,她脑中灵光一闪:转轴和手柄分离,不就能达到目的吗?于是在辅导老师的帮助和多次尝试下,“空中穿绳器”诞生了,这项发明一举拿下了青少年“乐高科学奖”等三项国家大奖。

语文老师秦婧设计的“安全扫帚”很有爱,扫帚的顶端装置了一根大荧光柄,在光源不足的地方,只要一摁按钮,荧光柄便能闪出绿光。秦婧的这一想法,来自对身边环卫工的观察。在她居住的小区内,就有这样几位环卫工,每天凌晨3点钟便出门打扫街道。尽管有路灯,但在繁茂的行道树之下,影影绰绰,而此时开车的司机难免神经松弛,一不小心意外就会发生。

不知从何时开始,她便习惯给身边大大小小的事物“找问题”,并发动家人一起想办法。秦婧说,按理说,作为一个中文专业出生的语文教师,本不会对科技制作感兴趣,但来城北小学之后,她开始将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带入生活。

城北小学原科技教研员王伟老师给记者展示了陈列在学校科技馆内的一整套“挑毛病”档案集。学校鼓励学生大胆地给生活中的物品“挑毛病”,并提出自己认为可行的解决办法。

校长郑小敏带孩子们参观阆中市锦屏山观星楼

现如今,“挑毛病”科技活动已经制度化,学校每年举办“挑毛病”大赛。通过挑毛病改制、发明的作品多达2000余件,其中就包括获得国家级大奖的“空中穿绳器”,获得国家专利的“盆挂”“隐形视力表”等等。

立德是教育之本

在秦婧老师的课堂《清澈的湖水》上,她将“环境保护”的主题引入,引导孩子思考治理水污染的方法。而在《浅水湾的小鱼》里,她也设计了诸如“为什么小鱼离开水会死”等问题。她说,尽管科技教育不是语文课的主体目标,但会适当穿插,让学生有科学意识。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城北小学建立起了“三环互联的教育模式”。即国家开设的《科学》课程与学校的科技活动及其它学科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相互叠加渗透,形成合力,织成一个大科技活动教育网。

例如,白平老师在上完《圆的认识》一课后,为了进一步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特意设计了《下水道井盖为什么是圆的》数学探究活动。通过探究,学生们明白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圆的横切面积最大,这样既节省材料又美观,既方便安装运输又不容易往井里掉。并且,圆柱形最能承受周围土地的压力。将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其他学科教育中,既巩固和拓展了学科知识,也培养了学生探究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

城北小学根据科技活动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心智发展规律,将小学1至6年级的科技活动课分为四个阶段:“玩—仿—改—创”——一、二年级以“玩”为主,在“玩中学”,培养科学兴趣;三、四年级以仿制、仿造为主,熟悉原理,掌握技能;四、五年级以改为主,培养革新意识;五、六年级以创为主,自主设计,自主创意,进行创新培养。学校以此为线索编写的《小学科技活动》校本课程,获得了南充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与课堂相对应的是科技实践活动。一方面追本溯源——探究本地历史文化的实践报告《挖掘阆中天文文化遗产,体验中国本源春节文化》获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另一方面,关注实际问题——《沼气点燃新农村》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尽管城北小学以科技教育为特色,也收获了诸多成就,但郑小敏校长一再强调的还是“立德”二字。她指着学校的校训说,“立德,创新。立德始终是在前,科技是术,德才是道,是本之所在。”

城北小学没有忘记这个“本”。学校每年一月的德育活动,重在养成孩子的文明习惯和雅言雅行。校园内的花花草草均未设置“禁止攀折践踏”的标识,规矩都在孩字心里。每月的“读书之星”评比,以及每天的大课间经典诵读活动也都已成常态。

“我们的教育既要有道的层面,也要有术的层面。”几年前,刚接手城北小学校长一职时,郑小敏和老师们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来思索和提炼办学理念。也许,正因为如此,城北小学才呈现出如此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如今这一理念,也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猜你喜欢

挑毛病阆中科技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阆中蚕桑大户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阆中蚕业发展对策思考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微思考
科技在线
谁都会挑毛病
当康美遇见阆中
爱挑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