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孩子播种自控力的最佳时机,你错过了吗?

2016-09-21文◎梁

家庭生活指南 2016年4期
关键词:果果自控力我会

文◎梁 妍

为孩子播种自控力的最佳时机,你错过了吗?

文◎梁妍

如何帮助孩子学会自控,不仅关乎当下,更关乎孩子的未来发展。

若孩子能够成长为一个拥有自控力的人,在学习中主动自发,在生活中拥有耐力和韧性,这将远远胜过一切来自家长的督促与监督,让你在往后的育儿路上省下大把力气。

我的女儿果果2岁多的时候,任性挥洒她那充满“魅力”的脾气个性时,我不管心中多恼火,还是控制自己,并对自己说,此刻,是孩子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也是我为她种下“自控”种子的最佳时机,切不可失!

孩子着急的时候,帮助他们培养等待意识

果果1岁半左右的时候,开始发展自我意识,也许是感觉到自己是个倍受重视的家庭成员,所以脾气变得越来越大。有很多次她闹着要喝奶,就一刻也等不了地大哭大闹,直到奶瓶放在嘴边,才吸几下鼻子停止哭泣。首先,这种哭闹很无理,并不是因为饥饿。其次,她在哭的时候什么都听不进去,她的哭泣是一种语言,催促着大人快来满足自己的要求,也许还带着小小的不理解:我要喝奶,为什么这么慢?

基于对这两点的思考,我采取了“情境式讲理”的办法。当孩子着急哭闹的时候,我对她说:果果,姥姥已经在给你冲奶了,你知道奶是怎么冲的吗?要先放进去水,然后再放奶粉,一勺、两勺……八勺,哇哦,宝宝吃得这么多呀!此时,果果认真地听着我讲述,一件再普通不过的日常小事,对孩子来说仿佛听到了什么宇宙奥秘那样着迷。听着我数数,果果还加深了对数字的理解。最后,我对果果说,你看姥姥给我们冲奶好辛苦啊,我们是不是可以等一等呢?

有时,还可以发挥一下想象力,加一点互动,目的是帮助孩子理解世界。比如,在超市排队的时候,我会告诉她:排在前面的奶奶买了西红柿,回去要做好吃的;排在前面的哥哥买了铅笔,回家要画画;我们排在第三个,果果快看我们买了什么?拿回去做什么用?

当家长帮助孩子去理解,为什么有时候事情的进展会比预想要慢,就会发现孩子其实非常通情达理,他们的那些小着急和小脾气,其实只是在表达着对世界认知的迫切需求。而我们,不要一味地只搬出概念,并恼火于孩子为什么就是不听话。

孩子非要不可的时候,转移注意力是个好办法

但是,当遇到孩子非要不可、无法沟通的紧急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是不是就该拿出大人的权威,训斥孩子以迅速控制事态呢?

孩子在公园非要往水池里跑怎么办?很多人说,当然是要严厉制止,如果不听就痛揍一顿,让孩子记住教训才能确保他的人身安全!在中国,棍棒教育是一种见效最快、无需费脑的管教方式,代代相传形成了一种固化的认知,那就是,教育孩子先让孩子害怕了再说。但是,再细细想想,我们的方式,让孩子怕的是水池吗?是危险吗?为什么每年都有儿童在水中溺亡?更加可怕的是,在几乎所有的悲剧里,孩子都是背着家长偷偷去做的,因为责罚之下,他们害怕的只有家长。

有次果果非要去摸插座,吓得我魂飞魄散,一把抓住她,却奈何不了这位“科学探索家”的实践欲望,于是我迅速大声地说:窗外的红绿灯怎么了?果果你看红绿灯的颜色还变吗?小家伙平时对红绿灯特别感兴趣,立马屁颠屁颠地看窗外去了,剩下我一人露出狡黠的微笑。迅速转移孩子注意力,可解燃眉之急,又不至于引发情绪战争。

当孩子的任性触及人身安全、公共空间、他人利益等情况下,如何紧急制止?其实只需家长帮助孩子从当前的关注点走出来,这对孩子来说并不容易,但是老天还是给了家长一把钥匙,那就是孩子的好奇心。这种时刻,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关注大千世界中其他的事物,迅速转移注意力,让孩子暂时忘却他们的“执念”。当然,后续的教育也很重要,我会通过一些安全类绘本给果果讲讲哪些事情不能做,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提起讲绘本的环节,孩子会更加容易理解家长不让他们这么做的原因了。

确定不能给的情况下,让孩子哭一哭吧

曾看过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视频,一个2岁左右的小男孩趴在地上号啕大哭,妈妈拿着摄像机每躲起来一次,小男孩就会停止哭泣一次,紧接着走到妈妈能看到的地方立马滚倒在地,接着号哭。孩子多么聪明,我们要学会分辨那些“哭给你看”,这样才不会被机灵的小家伙们牢牢掌控。

很多人问孩子哭了到底抱不抱?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答案,而是需要每个家长自己去判断,哭闹背后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当你心中有了答案,接下来该怎么做,无需别人去教。果果无理取闹的时候,我会采取三句话沟通方式,第一句:你想做什么?你哭着说我听不清楚。这句话表示你愿意给孩子帮助,而不是毫不顾及孩子的感受。第二句: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哭闹是没用的。这句话让孩子清楚你的立场,表明不会妥协的态度,很多时候孩子听到这句就会减弱哭声了。第三句:妈妈先离开一会儿,你哭完了再跟我说。这句话说完就要离开房间,往往孩子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停止哭泣,并且情绪恢复得很快,因为他们心里清楚,此次战略性攻势已宣告失败!假如你离开房间后孩子依旧哭个不停,还是要适当地观察和安抚,只有了解他们的内心需要,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家孩子的那款方法。

如果实在不忍心,跟孩子约定时间或规则

作为母亲,对孩子可怜的小眼神毫无抵抗力,但作为养育者又深深明白,自己的选择正在为这艘刚刚起航的“小船”指引方向。有的时候,实在不忍心看着孩子哭得伤心,我会妥协,但妥协并不代表放手不管,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教养就在生活之中。

果果第一次接触手机就迷上了,这里不仅可以看动画片,还有好玩儿的游戏,有时候果果还会鼓捣出自拍。我并不完全排斥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因为里面有些内容很好,在家长的引导下可以让孩子适当接触。但是玩的时间如果太长,毫无疑问对眼睛是有损害的。

怎么办呢?我换了一个思路,既然你想看的意愿那么强烈,我可以答应你,但是我们必须约好,只能玩儿5分钟!果果一开始不理解5分钟是什么意思,我会在时间快到的时候跟果果打招呼:时间到了哦,该把手机还给妈妈了,我们说好了玩儿5分钟,果果能做到的话下次就还可以玩。前几次,果果其实是抗拒的,但即使哭闹我也会坚定地告诉她,约定好的事要说到做到。到现在,果果已经能够在妈妈提醒后,自觉、主动地把手机还给妈妈了。

延迟满足,千万别只延迟不满足

延迟满足是指家长选择合适的时机,锻炼孩子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而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诱惑的能力。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糖果实验”:给教室中的孩子们发放一颗糖果,并告诉他们,如果能够等待10分钟再吃就会再多得到一颗。通过对实验对象的长期跟踪,科学家们发现,等够10分钟的孩子比马上吃掉糖果的孩子成绩更加优秀。

延迟满足和自制力是相互关联的,但并不是说要故意不给孩子他们想要的东西。在培养这种能力之前,有两点对孩子心理的认识至关重要:第一,必须基于孩子对你的信任。一定要兑现自己的诺言,而不是说完“下回再去游乐城”、“一会儿再给你买”之后就没有下文了,长此以往,你在孩子心里就会成为一个不守信的人,那么延迟满足就无从提起。第二,必须让孩子知道等待是为了什么,恰当的激励是推动孩子进步的动力。

这种能力慢慢会延展成为什么?用读书来举个例子,为什么有的孩子爱读书,有的孩子根本读不进去?难道真的像犹太人说的书中有蜜吗?当然不是。爱读书的孩子品尝过知识带给他们的快乐、荣誉、成就感,这种心灵上的满足能够帮助他们抵御住玩欲、懒惰、怠慢等等。爱读书的孩子懂得,时间的付出可以换来新知,帮助他们获得更高层次的幸福感;而不爱读书的孩子从未有过这样的体验,自然无法抗拒那些轻松而有趣的诱惑。

曾经看到一位家长说:今天又对孩子吼了,我也不想这样,但当时真是被气疯了,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可是,当我们有了孩子,我们的言行举止多了一位小小的观众和模仿者。所以,当我们一方面期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时,另一方面更应看看自己做得如何。是不是因平日把目光完全聚焦于孩子,而缺少了对自身的察觉?在情绪管理、行为自控这件事上,我们家长本身是不是还可以做得更好呢?

编辑/徐金皓

猜你喜欢

果果自控力我会
11招,提升自控力
悲催的果果
排排坐
读《做个有自控力的小孩》有感
我会分辨
我会玩
卷首语
自控力自控力是有限的
看得更清晰
“排排坐,吃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