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托马斯·哈代作品中的宿命论主题
2016-09-20李青
摘要:作为英国文学的先驱的托马斯·哈代是一位跨世纪的伟大小说家,他的作品往往带有宿命论的悲剧色彩,这一点在他的名著《苔丝》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 苔丝 宿命论
一、哈代“宿命论”创作思想的形成
宿命论是指人的命运是由必然的因素造成,是可预测、可预知而又不可改变的一种命运观。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哈代的教育经历是其作品中充斥宿命论思想的重要原因。哈代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资本主义入侵农村使得许多农民走到破产的境地,而亲身经历这一切的哈代对于这些农民的悲惨遭遇十分同情,但又无可奈何,只好将这所有的不幸归结于命运的摆布。社会和教育背景使哈代的思想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最终使他成为了一个坚持宿命论的悲观主义者。
二、苔丝悲剧命运的形成和宿命论思想的分析
(一)经济及社会原因。小说中苔丝生活在受资本主义入侵与毒化的维多利亚时代的农村,工业革命使得许多农民极度贫困,甚至破产。而苔丝的家庭就是徒有贵族头衔而出现经济危机的传统农业家庭。在父母的安排下,苔丝被具有高贵身份的花花公子亚雷欺骗而失身于他。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未婚先孕的苔丝遭到整个社会排斥,导致她最终被爱人安吉尔抛弃。荒淫好色的亚雷因为其高贵的身份,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变成了劝人向善的牧师。而苔丝因为家庭的经济再次陷入困境时,不得不接受亚雷的帮助,被迫回到他身边继续承受她一开始就注定的悲惨命运。哈代在作品中对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表明了在经济的重担和社会的束缚双重压迫下苔丝无法摆脱命运的控制,只能默默地承受一切的悲剧宿命。
(二)宗教传统道德的压迫。在苔丝生活的时代,传统道德和伪善的宗教对于像苔丝这样失去贞操的妇女是极端排斥的。而品德败坏的亚雷可以任意地玩弄苔丝,但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却将后果归罪于苔丝,使她被爱人抛弃,使她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剥夺了她追求爱情的权利。
在苔丝生活的资产阶级社会里,道德只会维护上流社会的利益,宗教也只是控制普通人的工具。在这种世俗道德的偏见和伪善宗教的麻痹和愚弄下,苔丝的不幸遭遇一开始就是注定了的。
(三)家庭原因。苔丝的父亲沉醉于贵族的迷梦之中,不事生产,整日酗酒;苔丝的母亲只是一个见识短浅的家庭妇女,只能靠给别人洗衣服贴补家用。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得苔丝后来的悲剧有了酝酿的土壤。
而使苔丝悲剧命运开花结果的则是亚雷和安吉尔。亚雷用他代表的伪善宗教一直控制着苔丝的生活,亚雷的各种恶行是她悲惨生活的直接原因。而资产阶级虚伪道德观念的体现者安吉尔则是给予苔丝最大精神打击的人。作为苔丝的丈夫,作为一个具有自由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于苔丝的忏悔,他没有开明的原谅,而是嘲笑并抛弃了她。本应该成为苔丝“守护天使”的安吉尔的自私、虚伪和懦弱彻底伤害了苔丝的心,而他回归苔丝身边使她产生的痛苦、悔恨和绝望也是造成苔丝最终杀死亚雷身受绞刑的直接原因。
(四)苔丝自身弱点。以上几点都是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外在因素,但是性格决定命运,苔丝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是她自身的性格造成的。
首先,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她自力更生,追求爱情和幸福生活。但是她的纯洁也正是她悲剧命运的成因之一:她对家庭盲目听从,落入了亚雷的摆布;对安吉尔的忠贞不渝使她在被抛弃后还极力维护他的尊严,甚至在她杀死亚雷后嘱咐安吉尔在她死后娶她的妹妹。
其次,苔丝是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对自己的幸福和爱情勇于追求,敢爱敢恨,对于束缚和压迫她的封建礼教和资产阶级的宗教和道德观念进行了激烈的抗争。但是她的反抗并不彻底,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不甘的屈服只能造成自身的毁灭。
再次,由于苔丝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局限性,世俗道德和宗教观念在她的性格中深深刻印了保守落后的伦理观念。在传统的贞操观影响下,失身和未婚先孕使苔丝永远有一种犯罪感和自卑感,认为自己不配做安吉尔的妻子;在对天堂的价值不认同的同时,又担心自己的孩子因私生和未受洗的双重厄运会被打入地狱;她大胆反抗传统道德的同时,又困于它的观念,成为传统的维护者。
最后,苔丝性格中也存在宿命论的影子。不论是认亲归来被玫瑰花刺破前胸,还是洞房墙上的祖先画像,甚至于结婚时的鸡叫,通通让苔丝觉得自己被厄运缠身。宿命论的思想使得苔丝失去了与生活抗争的勇气,使她经常陷入自怜自艾的哀叹之中。
三、结语
虽然《苔丝》中充满宿命论观念,但并没有影响它在文学界的地位,正是小说中充斥的宿命论主题使读者在为苔丝命运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会去思考造成她悲剧命运的真正原因。
参考文献:
[1]马晓翔.苔丝悲剧的美学品格赞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05).
[2]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张谷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李晓春.浅析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1(09).
[4]高玉芬.苔丝悲剧命运的四维解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作者简介:李青,女,硕士,西安航空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