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人从海上来

2016-09-20王毓卓

参花(上) 2016年9期
关键词:心志立业安家

◎王毓卓

没有人从海上来

◎王毓卓

那一卷翘了边角的《高考报考指南》横躺在茶几上,爸妈没事就翻一翻,巴不得赶紧定下好的城市、好的学校,助我顺风顺水地走向那里,立业安家。在奋力奔向未来时,我曾回首自问过,一定要离开这座城市吗?

当然不一定,可我不愿舍弃我的不甘心。高考决定命运,这大概是人间为数不多的公允。不是北上广深的学生,心里都埋着一个“走出去”的梦。虽然不太明了为何要离去,但是在少年的好胜心与自尊心的敦促下,在对金钱霓虹的好奇与向往中,人们终是立了目标:我要考出去——去顶尖的大学读热爱的专业,去体面的城市交精英的朋友。

我也一直是这样想的。尽管在规划未来时,我仍迟迟不舍离去。

我的父母来自不同的省市,似乎是当年随意走走,便一不留神在青岛扎了根。而居于此地十六年,我是家中唯一能听也会讲本地话的人。若有人问我“青岛有什么好玩的吗”,我大概会搜肠刮肚良久,才道:“不如去海边看落日吧。”

从前,我觉得青岛好庞大,有像触角一样复杂而灵敏的公交线路,也有混杂在街巷中不知如何定位的小路,总感觉自己会被淹没。那时买一只棒棒糖需要横穿一个街区,滑板车很难驾驭起伏不定的路面。谁知后来我长高长壮,信步走到车站旁,整个城市任我游走。

在中心城区流窜得多了,才发现,青岛的灵魂是歇在大海里的。香港路千篇一律的流光溢彩,实在无聊。而老洋房过于偏西,虽有标准的红瓦绿树,可真要住在里面,房子太老,诸多不便,只剩浮华面子。而海,才是这座城市精打细做的里子,把人间烟火叠成海浪形的细密皱褶,万户人家的儿女情长便都映于其中了。我也曾梦想过,若我能生活在海上,脱离这束缚人的陆地,该多好。

可是事实上,纵有诸多留恋,青岛也非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在四川的一个小城,那是我爸爸生长的地方,也是他当年拼死都要离开的地方。我一度不能理解,为什么他深爱故乡,却坚持要离去,为什么不能赚足腰包后衣锦还乡。可每当我问起他来,他都摆摆手说,哎,你难懂的,难懂的。

就这样,他从西部来到东边,白手起家后,却再次笃定了心志,要把孩子从亲手开垦的乐土上送走。或许我除了起点略高于他外,这一生难免同他做一样的事——白手打拼,立业安家,养子送子。

就这样,一家三口继续翻着那本报考指南,希冀抓住去往大城市、赢在起跑线上的契机,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这片足够广袤的土地上辗转奔走,为梦想,为责任,为摆脱贫困,为更上一层楼。在脚印留下的地方,鲜血与泪水稍纵即逝,但是他们创造了永恒的山川河流,推拥着时代前行。一代代人,他们改写着历史,见证着感动……唯一遗憾的,不过是失掉了故乡。

故乡再也不是萦绕着欢声笑语的茅屋山塘了,它成为了户口本上的几个铅印字,成为了地图上的某个小黑点,或者是模糊的记忆里,父亲曾对我说过的一个名字。

可又能如何?若不离去,何来更好的生活?

我相信天下有太多像我这样,偶尔怀念父母的三菜一汤,却又笃定了心志不回去的人。我们都是没有故乡的人。在张爱玲传记中,我对“她从海上来”这个短语印象深刻,因为它够缥缈也够无畏,可那是张爱玲,是天才。寻常如我们,都是艰难跋涉于大地的人,也不管是去到四季如春的南面,还是冷硬萧索的北方。

我们都是陆地上的人,要穿过很多心酸和心碎,才能和大海两两相望。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心志立业安家
郭永怀 不忘初心志报国 留取丹心照长空
GRU-DNN改进的行人导航零速检测方法
小猫安家
劳动砺心志,感恩促成长
先安居,后立业 毕业季租房的这些问题,我们帮你一一解答
造个鸟巢好安家
椰子安家啦!
天然气处理站的管线配管
廉洁咨询是立业之本
柔笔飞扬书心志——书法家李洪亮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