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产业升级图谱构建
——以北京市为例
2016-09-20黄永攀邹昭晞
黄永攀,邹昭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a.经济学院;b.工商管理学院,北京 100070)
制造业产业升级图谱构建
——以北京市为例
黄永攀a,邹昭晞b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a.经济学院;b.工商管理学院,北京100070)
通过建立全新的制造业评价指标体系,可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北京市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发展优势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筛选出2005—2013年的优势细分行业,构建出制造业优势产业升级图谱。结果发现北京市制造业发展是动态变化的,且产业间竞争力并不平衡,已经完成以汽车制造为主体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替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卓有成效,并最后得出北京市制造业发展的策略方针。
制造业;产业升级;产业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问题提出
在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浪潮的带动下,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顺势而为,先后制定了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国家战略和计划,如“再工业化”、“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工业4.0”等制造业复兴计划,其主旨意在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调整重获在制造业上的竞争优势。制造业作为北京市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市产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是就业岗位的重要供给者。2015年北京市重新进行城市功能定位,并对非核心功能进行疏解,而城市功能疏解势必伴随产业结构调整[1]。制造业发展需要适应城市功能的新定位,而是否具有发展竞争力是进行产业转移的重要准则之一。需要对北京市制造业各个细分行业进行综合评价,一方面可以总结北京市制造业发展的历程,汲取经验,明确各个细分产业竞争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制定北京市制造业相应的发展策略,明确产业发展目标,促进制造业的长远发展,促进京津冀产业一体化,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关于产业评价的著述很多,一些学者从财务指标、市场规模、创新效率方面对制造业进行评价,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综合来看,目前对产业评价的研究有三处缺陷:一是时间短,难以反映产业升级历程,静态分析居多;二是指标多对制造业整体进行评价,过于笼统,准确度低,且对产业协调及产业关联关注较少;三是缺少对北京市制造业细分产业的评价分析,实践指导性较差。因此,为对北京市制造业各个细分行业产业升级历程进行科学、全面的综合评价,展现北京市制造业的升级历程,本文从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等七方面设计了新的制造业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05—2013年相关统计年鉴及2000—2010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北京市制造业升级图谱,总结过去北京市制造业发展经验,确立未来发展策略。
二、模型构建及指标选择
1.指标选择原则
对优势产业的评价前提是评价指标的选择。本文根据科学性、可比性、可量化、全面性原则,充分利用经济普查数据,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将指标分级分类,以全面、准确体现产业发展优势及竞争力,为确定优势产业及制定产业发展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2.指标体系构建
如图1所示,本文设计的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级,有7个二级指标及17个三级指标。二级指标包括市场需求、技术进步、产业关联、比较优势、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发展速度[2]。
图1 制造业细分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市场需求通过需求收入弹性系数衡量,以体现优势产业的需求前景;技术进步使用技术进步率、技术贡献率和技术扩散带动系数三个指标衡量,以全面体现技术对产业的贡献度;产业关联采用产业影响力和产业感应力两个指标衡量,以体现产业之间相互影响带动因素;比较优势使用区位熵、比较市场占有率系数两个指标,以衡量细分产业在全国产业结构中的水平;产业规模使用总产值比重、固定资产比重、利税比重三个指标衡量,从总量体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规模;经济效益作为行业竞争力的重要部分,使用增加值率、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资金利税率、比较产值利税率四个指标全面衡量;发展速度使用总产值增长速度、增加值增长速度两指标衡量,以体现经济增长快慢。
三、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和处理
本文中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北京市统计局2000年、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发布的北京市4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为弥补数据不足,采用“靠近原则”,即2011年、2010年、2009年数据使用2010年投入产出表,2008年、2007年采用2007年投入产出表,2006年、2005年、2004年采用2005年投入产出表。同时,参考2005—2013年《北京统计年鉴》、2005—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进行数据筛选。
对于第一类拒动概率和第一类误动概率指标是根据统计的故障次数计算的的全概率,其中第一类拒动属于隐性故障。代表着某一相对独立的继电保护系统的硬件在以后一段时间t 内发生1 次故障的可能性,也是硬件的可靠水平指标。减小这两个风险指标,可以有效的降低系统的误操作,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通常的措施就是:
2.数据整理
按照上述7个准则的17个指标,本文获取和整理2005—2013年北京制造业细分产业相关数据。由于北京市历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在制造业细分产业中合并了一些细分产业,在编制各年相关数据时,细分产业的划分以投入产出表为准,即制造业有17个细分产业。限于篇幅,具体数据略。
3.计算步骤
第一步:数据导入。运用统计软件SPSS,将北京市制造业17个细分产业各项指标数据归类整理,完成数据录入。
第二步:相关性检验。计算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及特征值。
第三步:因子提取和因子载荷矩阵的求解。把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来,同时运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得出因子载荷矩阵,根据成分矩阵中各原始指标作用在每一个公共因子上的载荷值确定各因子的名称[3]。
第四步:计算因子得分。计算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及各个指标的因子得分,以各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所占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出考察期内北京市历年制造业细分产业的最终分值(见表1)。
表1 2011年北京市制造业细分产业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表*限于篇幅,2005—2013年各年得分表选择2011年得分表作为代表示例。
4.汇总出各年度优势行业
将2005—2013年制造业各细分产业综合得分按序排名,将历年排序前6位的产业进行统计,从而汇总列出各年度的优势产业。
通过汇总2005—2013年各年度的优势产业,可以发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经济效益等指标得分较高,其产业排名在统计区间内处于上升态势,说明行业发展较快,在北京市制造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作用。
同时,也可以发现金属冶炼压延业的位次出现非常明显的下降。2005年该行业排名第二位,但是到了2013年前六名优势产业未有金属冶炼压延业,其产业影响力及产业规模大幅度下降。这说明在统计区间内北京市金属冶炼压延行业发生了重大的产业政策调整,产业压缩和转移出北京市,在产业转移的同时培养了新的增长行业,形成了交通运输设备行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产业转型及升级。
5.北京市制造业产业升级图谱构建
表2将2005—2013年北京市制造业细分产业综合评分按顺序排列在一起,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典型产业的优势的变化过程,从而实现了2005—2013年北京市制造业升级图谱构建,展示了北京市制造业升级变迁的演进过程。
同时,产业升级图谱的构建还具有现实指导作用。一方面,总结产业演进规律有利于制定更加有效与科学的产业政策;另一方面,在北京市面临非核心功能调整的当下,需要将不能形成产业规模、产业关联性低、经济效益不佳的产业压缩、退出、迁移出京,而产业升级图谱为此提供了依据。可以据图谱选择出不具有核心竞争力、不符合北京市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有计划地进行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
表2 2005—2013年北京市制造业细分产业升级图谱
表2(续)
四、结论
1.北京市制造业已完成以汽车制造为主体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替代过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产业优势从2005年开始一路飙升,从2008年即确立了其优势地位。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业优势的情况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正好相反,2008年开始大幅下滑,2013年成为优势最低的细分产业。
2.产业发展是动态变化的,且产业间竞争力并不平衡。北京市制造业图谱直观地呈现了产业升级的演进过程,优势产业更新替代,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产业升级。为适应北京市核心功能调整,在疏解非核心功能时,可参考北京市制造业细分产业评价图谱,首先淘汰竞争力小,不具备发展优势的行业,同时集中资源投向优势产业,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3.北京市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有效,成果显著。北京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新材料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升级图谱显示,作为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集中体现,交通运输设备行业在近几年发展迅速;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也已成为北京市最具备发展优势的细分产业之一。北京市应对优势行业集群化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发挥主导产业的关联和带动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
4.京津冀三地产业需要协调发展,各展所长。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优势起伏变化较大,直接原因是2005年以后受政策影响,行业增加值起伏变化很大。北京市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在产业规模、产业关联度、经济效益、发展速度等各方面具有优势,该产业不会像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那样退出,应该发挥石油和核燃料科研资源集中的优势,与天津、河北的相关产业共同协调发展,使三地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发挥相对优势。
5.部分优势产业经济效益不佳,技术含量仍有提高空间。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绝大多数指标都显示出优势,但是经济效益较差。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2010年、2011年产业优势大幅度下滑,主要原因是行业原有的规模优势明显下降,且技术进步指标较差。这说明北京市制造业仍需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将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面向国际,把握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结合本市资源优势与产业基础,以信息化建设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为突破,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提升产业整体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6.适应北京市疏解非核心功能的需要,可将不具备发展优势的纺织业、化学工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作为重点疏解对象。通过2005—2013年产业评价,可以发现上述行业不具有发展优势,产业竞争力不高,因此可以将上述产业链条中的生产制造部分转移至河北、天津,部分落后产业可以就地淘汰。
在北京市重新进行城市功能定位及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北京市制造业应该面向国际,协调发展,以创新为核心,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现代制造业。
[1]李佐军.定位决定成败——中国城市定位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
[2]王晖.两种工业化战略下中国三大工业综合比较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4(6):80-87.
[3]马国霞,赵学涛,石勇.京津主导产业选择与优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4):66-70.
(责任编辑:姜莱)
Construc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Upgrading Atlas:An Example from Beijing
HUANG Yongpan,ZOU Zhaoxi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Beijing 100070,China)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new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manufacturing,carries out the empir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development advantages of the Beijing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egments using the factor analysis method,selects advantageous industry segments from 2005 to 2013,and builds an atlas of advantageous industry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It is found tha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dynamic in Beijing,and competitiveness within the industry is not balanced.Beijing has accomplished the substitution of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with main body of automotive manufacturing for metal smelting and rolling processing,and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fostering is productive.Finally,a strategy policy for Beijing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put forward.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dustry upgrading;industry evaluation;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10.13504/j.cnki.issn1008-2700.2016.04.010
2015-12-1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两种工业化战略进程中比较优势动态升级与战略匹配研究”(15AJY012)
黄永攀(1978—),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邹昭晞(1950—),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与管理。
F427
A
1008-2700(2016)04-007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