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药剂拌种防治花生地下害虫试验总结

2016-09-20新蔡县孙召镇农业服务中心刘效俊

河南农业 2016年9期
关键词:噻虫胺氟虫药剂拌种

新蔡县孙召镇农业服务中心 刘效俊

不同药剂拌种防治花生地下害虫试验总结

新蔡县孙召镇农业服务中心 刘效俊

一、试验目的

通过拌种,确定不同药剂对花生出苗的影响,花生生长期对根、茎、分蘖等的影响;对花生整个生育期蚜虫、地下害虫等的控制效果;加入杀菌剂处理调查对花生病害的防治效果;花生收获期对产量的影响。

二、试验地基本情况

本试验设在新蔡县孙召镇魏庄村,试验地块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为黄棕壤土,pH值7.1,前茬作物为小麦。小麦收获后于6月6日用旋耕机对地块进行旋耕,旋耕前每667m2施复合肥30kg,旋耕后对地块进行了细耙、镇压。

三、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取小区试验法,共设12个小区,分别为:CK,20%噻虫胺+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2mL/ kg),20%噻虫胺+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3mL/kg),20%噻虫胺+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5mL/kg),20%噻虫胺+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25%嘧菌酯悬浮剂(2mL+0.5mL)/kg,20%噻虫胺+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多彩(2mL+0.5mL)/kg,12.5%氟·咯·嘧菌酯悬浮种衣剂(2mL/kg),12.5% 氟·咯·嘧菌酯悬浮种衣剂(3mL/ kg),福蝶+12.5%氟·咯·嘧菌酯悬浮种衣剂(1g+2mL)/kg,先正达迈舒平(噻虫嗪·精甲·咯菌腈),高巧+氟虫腈+卫福,氟虫腈·毒死蜱(燕化永乐安地静)。不设重复,小区南北排列,各小区长分别为20m,宽10m,小区面积200m2,小区按随机区组排列。试验作物为花生,品种为远杂9102。

四、调查时间及方法

(一)花生3叶期

花生出苗后(3叶期),整体观察各小区出苗及生长情况(早晚、缺苗断垄、有无异常、整齐度等),并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5棵,查看花生长势,测量株高,调查蚜虫发生情况,调查病害发生情况并记录数据。详情见下表。

(二)花生下针期

采用5点取样,每点调查5棵,调查蛴螬、金针虫危害情况,调查病害发生情况并记录。详情见下表。

(三)收获前

每小区采用3点取样法,每点调查 1m2,挖出花生的总成果数,然后把3点总果数混合一起,逐小区秤有效果数鲜重,并做好记录,按花生测产方法计算每667m2产量,与对照相比计算增产效果。详情见下表。

五、结论与评价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看到用以上药剂进行拌种,对花生出苗无影响,出苗后也没产生药害,出苗较整齐,试验药剂对花生生长安全。按照使用药剂对花生的影响,笔者认为用20%噻虫胺+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对花生进行拌种,防治地下害虫有很好防效;从农药用量情况和防效来看,以6mL/kg为宜,使用剂量越大,防治效果越好,但农药残留和投入都相应增加。拌种时再加入杀菌剂,对苗期根腐病、茎腐病也有一定防效,但整个拌种试验对后期叶斑病防效不佳。

不同药剂拌种防治花生蚜虫地下害虫试验表

猜你喜欢

噻虫胺氟虫药剂拌种
不同剂型噻虫胺对柑桔木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冬枣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信息更正
洛南县马铃薯药剂拌种试验初探
药剂拌种防治小麦病虫害技术
“坏蛋”
噻虫胺研究开发进展综述
利用热激活过硫酸钾技术降解噻虫胺
氟虫腈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氟虫双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及应用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