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脉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reg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9的影响

2016-09-20李世红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心内科都匀558000

北方药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强心通脉蛋白酶

管 慧 何 江 廖 沙 李世红 田 伟(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心内科 都匀 558000)

通脉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reg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9的影响

管慧何江廖沙李世红田伟(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心内科都匀558000)

目的:观察通脉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reg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9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脉强心胶囊,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输出量(C0)、心脏指数(CI)变化,检测血清Treg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9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分级、LVEF、LVEDD、C0及CI变化及血清Treg、CD4+T淋巴细胞、Treg/CD4+T淋巴细胞比值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9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上升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强心胶囊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调节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及其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9表达及其活性。

慢性心力衰竭 通脉强心胶囊 调节性T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目前尚无疗效较为肯定的治疗方法,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后患者再次住院率高,医疗费用高,生活质量差,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2]。院内制剂通脉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通过调控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的水平改善心功能,临床疗效较为显著[3~4]。本文通过观察通脉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输出量(C0)、心脏指数(CI)变化及血清Treg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9水平,旨在探讨通脉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可能机制,为通脉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西医符合Framing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符合中医气阳亏虚、水停血瘀证者。排除严重失代偿的心力衰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活动性心包炎或心肌炎,合并肝、肾、恶性肿瘤、内分泌等疾病,严重感染患者及计划行心脏外科手术者共收集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1.64±9.63)岁。心功能Ⅱ级9例,Ⅲ级20例,Ⅳ级11例。心衰病程12~54个月,平均心衰病程(33.41±8.76)个月;观察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52.75±9.37)岁。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18例,Ⅳ级12例。心衰病程13~57个月,平均心衰病程(34.58±9.14)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西医规范治疗[5],包括采用洋地黄、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另外口服院内制剂通脉强心胶囊(黔南州中医医院制剂室加工生产,0.5g/粒)治疗。4粒/次,3次/d。疗程12周。

1.3观察指标:①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②采用美国PHILIPS公司生产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输出量(C0)、心脏指数(CI);③采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CD4+T淋巴细胞数量,Cellquest软件数据分析,记录阳性细胞百分率;④采用960酶标仪(美国Sigma公司产品)测定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9水平,实验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4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比较:两组治疗前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分级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比较[例]

2.2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前LVEF、LVEDD、C0 及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LVEDD、C0及CI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LVEF、C0及CI较治疗前升高,LVEDD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心功能LVEF、LVEDD、C0及CI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②P<0.01;与对照组比较,③P<0.05,④P<0.01。

组别 时段 例数 LVEF(%) LVEDD(mm) C0(L/min) CI(L/min/m2)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40 40 40 40 42.53±4.21 48.56±4.02①42.75±3.97 54.67±3.52②③61.78±5.72 56.83±4.69①61.54±5.56 53.62±4.17②③4.42±0.71 5.09±0.83①4.45±0.62 5.42±0.81②③2.21±0.31 2.45±0.47①2.23±0.34 3.24±0.53②③

2.3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reg、CD4+T淋巴细胞、Treg/CD4+T淋巴细胞比值比较:两组治疗前血清Treg、CD4+T淋巴细胞、Treg/CD4+T淋巴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reg、CD4+T淋巴细胞、Treg/CD4+T淋巴细胞比值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血清Treg、CD4+T淋巴细胞、Treg/CD4+T淋巴细胞比值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reg、CD4+T淋巴细胞、Treg/CD4+T淋巴细胞比值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reg、CD4+T淋巴细胞、Treg/CD4+T淋巴细胞比值比较()

注:同表2。

组别 时段 例数 Treg(%) CD4+(%) Treg/CD4+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40 40 40 40 2.39±0.34 3.25±0.53①2.36±0.45 4.67±0.63②③33.76±5.98 40.67±6.54①34.61±5.97 48.61±7.42②③6.91±1.08 8.02±1.26①6.95±1.05 9.74±1.43②③

2.4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9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9水平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9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9水平比较(ng/mL,)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9水平比较(ng/mL,)

注:同表2。

组别 时段 例数 MMP-1 MMP-9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40 40 40 40 86.34±23.72 65.79±12.84①87.52±24.58 38.42±11.32②③99.51±13.64 78.56±10.71①98.38±12.72 49.97±10.68②③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学的“心悸”、“胸痹”等范畴,病机为心血瘀阻、心气虚、水内停。其发生发展由于日久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血脉通行受阻、气血受损、瘀阻内停。慢性心力衰竭多见于久病体虚者且多为虚实夹杂并存。虚者以心胃阳虚、肺脾气虚为主,实者为瘀血内阻、痰湿水饮内停为要,治则为温阳益气,活血利湿[3]。通脉强心胶囊具有益气温阳、通脉利水之效,与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相符。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LVEF、C0及CI较治疗前升高,而LVEDD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心功能LVEF、LVEDD、C0及CI改善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西医规范治疗联合口服通脉强心胶囊心功能改善优于单纯采用西医规范治疗,表明通脉强心胶囊能够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6~7]。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属于特殊类型T细胞亚群,具有介导免疫抑制性和免疫耐受的作用。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血清Treg、CD4+T淋巴细胞、Treg/CD4+T淋巴细胞比值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通脉强心胶囊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reg、CD4+T淋巴细胞、Treg/CD4+T淋巴细胞比值明显升高。通脉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可能与调节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及其抑制性细胞因子分泌有关[4]。

目前,已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有20多种,MMPs是一类活性依赖于锌离子和钙离子的蛋白水解酶,其生理作用是降解细胞外基质。在心脏的表达中主要是MMP-1和MMP-9,两者通过影响心肌细胞外基质降解在心衰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MMP-1具有降解Ⅰ、Ⅱ、Ⅲ型胶原的作用;MMP-9具有降解明胶、Ⅳ型胶原和变性胶原的作用。MMP-1和MMP-9活性升高导致正常的胶原降解增加及进行性心室扩张。调解MMP-1 和MMP-9活性为预防心衰提供了一个治疗手段[8]。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9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通脉强心胶囊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9水平明显降低。其机制可能是通脉强心胶囊能明显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9表达,阻止胶原降解,基质重建,有效控制和调节细胞外基质代谢,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的射血功能。

[1]Dayer M,Cowie MR.Heart failure:diagnosis and healthcare burden[J].Clin Med,2004,4(1):13-18.

[2]邹旭,潘光明,盛小刚,等.暖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19-22.

[3]何江,管慧,周棉勇,等.通脉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随机对照研究[J].右江医学,2011,39(5):550-553.

[4]何江,管慧,廖沙,等.院内制剂通脉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6,13(1):129-130.

[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 (12):1076-1095.

[6]程翔,廖玉华,郑金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检测及意义[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6,22(2):145-147.

[7]吴同利,陈祥杰,张志华,等.缬沙坦对慢性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11,18(5):788-790.

[8]杨志宏.心室重构及心衰时金属蛋白酶的活性变化[J].国外医学(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2,22(5):522-524.

R541.6

B

1672-8351(2016)09-0144-02

猜你喜欢

强心通脉蛋白酶
蛋白酶对禾花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蛋白酶酶解制备鸡肉小肽的工艺条件研究
通脉养心丸对ApoE-/-小鼠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分析清肝降火,通脉活络类中药配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十未通脉汤的应用
关于麦芽中蛋白酶的分解研究
明道强心,循德尚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临床效果
思乡与蛋白酶
他能为中华神盾“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