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泰成逸园” 被质疑预售炒“床”不要让养老事业变了味道
2016-09-19
广东“泰成逸园” 被质疑预售炒“床”不要让养老事业变了味道
当人们还在对房价和墓地价格只升不降而议论不休时,有人已经将触手伸向了养老床位。据“广东民声热线”报道,广东佛山南海有一家民办养老院“泰成逸园”预售一张床位的价格达到了24万。客户在购买这样一张床位后,可以自住26年,也可以转租、转售或继承。在该养老院购买床位不限数量,不限户籍。据该养老院一位销售人员表示,在售的2号楼,只用了三个月就卖的差不多了,“很多客户是老客户介绍来的,甚至有人把一整层买下来。”销售人员称,床位以后肯定会涨价。新闻一经报道,立刻刺激了人们敏感的神经,舆论纷纷发表评论。
最先表态的是“泰成逸园”的总经理周明萌,她对《南方都市报》记者表示,社会对这种做法存在误解。她解释称,市民购买的只是床位使用权,还可以通过转租,赚取一定的资金。她认为这只是一种“以房养老”方式。赞同这种说法的是《中国青年报》,他们发表的文章《出租出售养老院床位有何不可》认为,高度市场化的商业运作模式,完全可以介入民生领域。在包括教育、医疗在内的诸多民生行业中,各种商业运作模式已相当成熟。养老院床位可租可卖,如果搞好了,能对丰富和培育市场需求提供强大的推动力。政府及公众要做的,就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做好制度设计和监督管理,最终在保护各方权利的基础上,让市场调节供需双方的利益诉求,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构建有序而良性的产业生态,从而让养老产业获得新的进步。
与此相反,《羊城晚报》则以《养老床位不能重蹈炒房覆辙》为题表达了他们的担忧。他们认为,虽说经营性的养老机构定价是放开的,政府不能随便干预,但是,从保障购买者权益、稳定养老床位价格、规范市场秩序等角度来说,有关方面还需要高度警惕这种经营模式带来的种种问题。床位可以炒卖,既有可能背离了养老机构床位的属性——把养老服务变成一种投资形式,还有可能把养老机构床位的价格哄抬高,造成老人们买不起也住不起。另外,床位售价被炒高后很有可能会出现闲置浪费。总之,如果不加以规范,有可能重蹈中国楼市的炒房覆辙。
《西安晚报》也发表质疑:床位承载太多流动性商业价值,养老该何去何从?公办养老机构不足,绝不是民办养老机构“野蛮生长”的契机与理由,因为社会养老事业必须保有公共服务或者准公共服务的属性。从这个价值出发,即便是民办养老机构,也应该大体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范式,而不是只要挂上养老的招牌,就可以我行我素。对此,亟须完善相关法规,勾画出一个民办养老机构的大体轮廓,至少应表明态度:在这个领域,鼓励投资,欢迎慈善,甚至允许利润;但拒绝资本从中长袖善舞,变着手法牟利而罔顾民众养老之难。
中山大学副教授陈永杰认为,养老服务需要专业化,但产业化的提法需要谨慎。因为投资者的谋利动机,在当前规范不足的环境下很容易“踩过界”,使政策目标发生偏离。
资本都是逐利的,综观近些年各种“炒”:普洱茶、藏獒、玉、文玩……很难说资金不会把养老床位作为一个新的炒作对象。因此我们要预防资金的炒作,不要让养老事业变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