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情况探究

2016-09-18周宇航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000

关键词:危险性心血管分层

周宇航(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00)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情况探究

周宇航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00)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并根据其分层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1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中高危比例为81.81%,与对照组中高危比例45.4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传统的高血压治疗方法,将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性分级治疗的效果更加确切,能较稳定的降低患者血压。

高血压;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治疗情况

高血压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疾病,其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尤其是环境和遗传的作用[1]。高血压无特异性症状,长期高血压会引起血管损伤和心脏功能,从而导致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缺乏针对性,现为了研究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的情况,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血压均明确测量,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非同日测量血压,若三次及以上收缩压≥140 mmHg,或(和)舒张压≥90 mmHg)。将所有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男69例,女41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42±18.5)岁。试验组男67例,女43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41±20.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各指标值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依照病情进行血压测量,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首先根据血压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对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并进行分层治疗。心血管的危险性因素如下:1.男超过55岁,女超过65岁。2.存在糖尿病,高血脂等病史。3.血清胆固醇水平高于5.72 mmol/L。4.体重指数高于正常。5.B超下肝肾功能出现异常,心电图或眼底检查出现异常。危险性分层:低危:高血压1级无心血管危险因素。2.中危:高血压1~2级合并1~2个心血管危险因素。3.高危: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合并三个及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观察组患者根据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接受长期治疗,并依据病情调节药物种类和剂量,同时联合应用2种及以上降压药物治疗中高危患者。可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阻滞剂,利尿剂等,并观察患者的耐受情况和血压的水平以调节合适的剂量,同时加用调节血脂和血糖的药物控制其相关并发症,除此之外,引导患者采取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运动,改变不良习惯[2]。观察治疗后两种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并在治疗后3个月对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情况进行分析,与治疗前对比。

1.3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舒张压水平下降超过10 mmHg,舒张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或舒张压水平下降超过20 mmHg,舒张压仍高于正常;有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舒张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或舒张压下降<20 mmHg>10 mmHg,舒张压水平异常;无效:患者血压水平未下降或有升高趋势[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两种不同方法的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1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不同方法的疗效对比 [n(%)]

2.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情况的对比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中高危比例为81.81%与对照组中高危比例45.4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情况的对比 [n(%)]

3 讨 论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高,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年龄更加趋于年轻人群。长期血压异常会引起血管内皮的损伤,从而导致患者发生心,脑,肾等多个器官功能异常,所以临床应给予积极治疗。

相关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可引起血管粥样硬化改变,若冠状动脉发生病变,长期发展可致冠状动脉堵塞引起心肌缺血,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并且资料表明,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与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有一定的关系,且高危分层的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危和低危人群[4]。所以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依据心血管危险性分层进行治疗可对病情程度不同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在此过程中,也增加了医生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了高血压疾病的疗效,并且对于不同的患者有更好的依从性,明显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5]。本次试验结果显示: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1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中高危比例为81.81%与对照组中高危比例45.4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的高血压治疗方法,将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性分级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较稳定的降低患者血压,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陈赛勇.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情况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3):341-343.

[2]王 星,贾忠伟,史文举,等.基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及治疗情况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8):1346-1348.

[3]陈 健,王伟民.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情况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58-60.

[4]杨家颜.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10(1):78-79.

[5]霍从伟.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及治疗情况探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5,24(2):98-99.

本文编辑:徐 陌

Cardiovascular risk stra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is explored

ZHOU Yu-hang (Kunmi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 ,Yunnan Kunming 650000,China)

R544.1

B

ISSN.2095-6681.2016.09.068.02

猜你喜欢

危险性心血管分层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危险性感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有趣的分层现象
基于AHP对电站锅炉进行危险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