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信息意识状况与提升对策*
——以老年人上当受骗为视角

2016-09-16端文慧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610065

图书馆 2016年5期
关键词:老年人意识信息

端文慧 赵 媛(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成都 610065)

·工作研究·

老年人信息意识状况与提升对策*
——以老年人上当受骗为视角

端文慧 赵 媛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成都 610065)

老年人受骗事件严重影响了其晚年生活,而老年人有无信息意识、信息意识的强弱对其防范受骗会产生决定性影响。调查发现,从总体上看,我国老年人信息意识还处于非常薄弱甚至缺失的状态,存在信息甄别意识严重缺失、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获取和利用习惯、对信息渠道的利用严重缺乏主动性和自发性、对真实与虚假信息的判断存在严重偏差等问题。建议实施系统的防范老年人受骗信息推送方案,促进老年人信息意识的提升,以有效改善其晚年生活质量。

老年人 受骗 信息意识 信息推送

〔引用本文格式〕端文慧, 赵媛.老年人信息意识状况与提升对策——以老年人上当受骗为视角[J].图书馆,2016(5):95-101

近年来,老年人受骗事件频发,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和财产安全受到巨大伤害和损害,保障老年人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已成为必须重视的社会问题。

仔细分析这类欺诈事件发现,老年人受骗均与其自身的信息意识不强、缺乏信息甄别意识和能力有关。因此,了解、研究老年人的信息意识状况和提升对策,对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然而,文献调研发现,目前针对老年人信息意识状况进行的专门研究还未见报导,更无学者将老年人的信息意识与其合法权益的保障结合起来研究。鉴于此,本文基于老年人的信息意识状况与其人身与财产安全状况有明确关系这一立论观点的提出,调查与总结当前老年人的信息意识状况,并提出提升老人信息意识的相应对策,以期在增强老年人的自身防范意识和能力,保护其人身与财产安全上有所作为。

1 老年人受骗上当事件不断发生,给老年人人身与财产安全带来挑战

据笔者对央视网等国内权威新闻网站的调查,2010-2014年间,共有186则老年人受骗新闻(见表1和图1)。说明这期间,每年约有37起老人上当事件已见报道。究其受骗原因,主要与保健、投资、占便宜、封建迷信及亲情相关。其中,保健类受骗事件每年发生量都较高,其次是占小便宜和投资类,封建迷信及亲情类受骗案例相对较少。

表1 老年人上当案例类型及其比重

图1 2010-2014年老年人上当案例类型

以下是较典型的几个老年人受骗案例:

案例一:2012年某月,哈尔滨某投资管理大连分公司以年收益60%至78%的超高回报率等虚假信息为诱饵,煽骗老人购买根本不存在的理财产品,700余名老年人共被骗900余万元[1]。

案例二:2012年某月,患有糖尿病的王阿婆,因轻信邮寄到家中的宣传材料,购买并食用了虚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研究总院”的“金糖宁”后,出现抽筋、昏迷等症状,若不及时抢救,随时有生命危险[2]。

案例三:2013年6月,宣某等人到浙江宁海某农村分发宣传单,以免费赠送不锈钢脸盆等小物件为饵招揽群众。5天“活动”期间,共有70名老人上当,被骗7万余元[3]。

案例四:2014年某月,郑州某老太太轻信收藏公司谎言,购买了十几万元的藏品,但其女儿请权威机构鉴定后发现,这些藏品仅值几百元。老人因一生积蓄被骗,患上了抑郁症[4]。

案例五:2013年6月,郑州苏老太接到自称“天津市公安局刑侦人员”的电话,对方告诉老人其身份证被盗用后涉嫌洗钱和巨额欠债,要求其将银行账户资产转至 “金融安全中心”以洗脱嫌疑。老人两次走进银行坚持将18万余元存款转入该“中心”,受到银行人员及民警阻止[5]。

案例六:2013年12月,杭州王老太接到自称是“上海公安局”的电话,称其涉及一桩行贿案,要求其必须先把银行存款汇到他们指定的账号,待嫌疑洗清后便会退还。老太太便分3次汇出90多万元。直到2014年4月,老太太才再次接到“深圳公安”的电话,称老太太的案子已经转交给他们,若要退回90万元,需垫付 10余万元保证金。老太太在5个月的时间内被骗去了104万元[6]。

虽然老年人生命安全权、健康安全权、财产安全权、公平交易权等权益在受骗事件中频频受到侵犯,但诉诸法律的老人并不多。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老人维权意识薄弱,绝大多数老人受骗后选择自我承受;第二,维权成本高,老人在经济及精力上都不具备充分的维权条件;第三,此类诉讼事实认定过程较为复杂繁琐,证据较难固定;第四,侵权主体难觅,不少侵权主体常常不具有固定的行骗场所,职能部门很难找到侵权主体。

已见报道的受骗事件由于新闻传播效应,能引起社会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关注,而那些还未见报道、甚至还未报警的受骗老年人的权益更处于难以维护的状态。因此,保护老人相关权益最为有效的措施不是事后维权,而是事前防范,老年人自身防范意识的建立是重中之重。而这种防范意识,从信息素养的角度来说,就是信息意识。

2 老年人信息意识在防范其受骗中扮演什么角色

为探求老年人的信息意识在防范受骗中能起何作用,我们以一个案例来进行分析。

2011年12月,天津张大爷夫妇参加“天津中医医院”在某饭店举行的“免费体检”活动。“医生”诊断张大爷的老伴需住院治疗,帮其提前办理住院手续,并先开出一周的药,要求张大爷先全额垫付住院押金和药费共14000元,称几天后再退还其中90%医保报销的费用。老人回家后发现其所购药品与“医生”所开的处方不同,回去换药时发现“医生”早已离去,其电话亦无法接通,这才意识到自己受骗了[7]。

其实该活动疑点重重。首先,该“医院”是否存在?其次,若有此医院,其是否真的开展了免费体检活动?其三,免费体检为何不在公共场所或医院举办而在饭店?其四,患者是否不用去医院窗口,仅在义诊过程中便可办理住院手续?最后,购买医保后是否需要自行垫付医药费?事实上,天津市根本不存在此医院,住院手续必须到医院窗口才能办理,且医保已实现与定点医院联网,不存在先垫付再退还的情况。

如果张大爷对信息有最基本的敏感度和甄别意识,至少会有诸如求证“天津中医医院”是否存在的信息需求。假设此医院确实存在,若张大爷对信息有一定的联想和比较能力,并对获取信息的渠道有一定的认知,就会产生上文的诸多疑问,同时,其还知道应从何处获取可靠的信息来解答疑问。总之,只要张大爷具备最基本的信息意识,对此活动中的任何信息有一点判别意识,他都不可能上当受骗。

图2 老年人受骗信息处理

图2为老年人有无信息意识与其是否可能受骗的关系图,两类老人对欺骗信息的处理过程有明显差异。

首先,当虚假信息传递给有信息意识的老人时,信息鉴别能力较强的老年人,能自主识别信息的真假,避免受骗;信息鉴别能力较弱的老年人,其有求证信息真伪的意识,并会利用信息渠道获取辅助其进行辨别信息,避免上当。

其次,当无信息意识的老人接触虚假信息时,他们的表现是盲目接受、信任这些信息,进而上当受骗。他们既没有求证信息真伪的意识,更没有识别的能力。即使一时产生过一些怀疑,也可能不知如何求证,导致最终受骗。

由此可见,老年人有无信息意识、信息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其对虚假、欺诈信息的处理态度和处理方式,从而对其防范上当受骗产生决定性影响。

那么,当前老年人的信息意识处于怎样的状况呢?下文将对此进行调查分析。

3 老年人信息意识处于什么状况

3.1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要了解老年人的信息意识状况,首先需明确能反映信息意识的要素。目前为止,信息意识尚未有统一的定义。《新语词大辞典》对其的阐述是,一种以客观现实为信息对象的自觉反映。它能使人从客观现实中较敏感地发现潜在的信息,并据以确定自己的行动。其特点是反映迅速、极富联想、善于梳理、重视转化[8]。《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将其定义为人所特有的对待信息的思想、理论、观点的总和。信息意识使人有可能识别信息,确定自己与信息的关系,并组织有目的的信息活动[9]。

虽然这两个信息意识的定义不同,但存在共性:一是信息意识与人们对信息的洞察力相关;二是信息意识与人们对信息的利用相关,即信息意识的有无、强弱与人们对信息的利用程度相关。前者对信息的洞察力除了对信息具有敏感度外,还应包括对信息价值的认知。据此,笔者从三个方面对老年人信息意识状况进行调研。

首先是对信息认知和敏感度,反映受访者对信息的认知度和对自己信息需求了解程度。其由描述“在碰到问题时,我基本清楚自己需要哪些信息解决该问题”测量。

其次是有无信息获取习惯,反映受访者对信息价值及重要性的认知度。其由描述“我平时有通过广播、电视、电脑等各种渠道收听、收看、查找信息的习惯”测量。

最后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反映受访者在遇到问题时,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主动程度。其由描述“在碰到问题时,我会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寻找信息解决问题”测量。

对于上述信息意识三个方面的描述,受访老年人需要从六个选项(1=非常同意;2=同意; 3=基本同意;4=基本不同意;5=不同意; 6=非常不同意)中选择与其实际情况最为相近的数值,数值越接近1则信息意识愈强。

本次调查主要是在2012年7-9月和2013年1-2月间进行,调查地域以西南地区为主,共收回336份有效问卷,农村与城镇比例为49.1:50.9。调查内容包括老年人的信息意识及信息利用渠道等。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对老年人信息意识的调研时间是2012、2013年,但这与老年人上当案例的调研时间并不冲突。数据显示,2014年上当案例的数量为84例,比2012-2013年案例的总数量还多出24例,说明这期间,老年人的信息意识未能得到改善。实际上,信息意识的培养与增长是一个长期过程,难以在短时间内通过简单的知识学习、培训有显著的提升。因此下文对老年人信息意识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对上述老年人上当案例的高发现象有解释作用。

3.2.调查结果总结与分析

受访老年人对信息意识三项测度的选择人数占比情况,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其信息意识状况。而对老年人信息意识总体状况的测定是通过计算这三方面得分的平均值来决定。下面就从这些方面来分析老年人的信息意识状况。

(1)信息意识三项测度选择的人数占比情况

下表显示了老年人对信息意识三项测度选择的人数占比情况。在“我基本清楚自己需要哪些信息解决该问题”上,21.7%的老人选择“非常同意”或“同意”,21.4%选择“基本同意”,选择“基本不同意”、“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的老人达56.9%。在“我有通过广播、电视、电脑等各种媒体收听、收看、查找信息的习惯”上,30.8%的老人选择“非常同意”或“同意”,24.1%选择“基本同意”, 45.1%的老人认为他们没有收听、收看及查找信息的习惯。在“在碰到问题后,我会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寻找信息解决问题”上,28.4%的老人选择“非常同意”或“同意”,24.1%选择“基本同意”,47.5%的老人认为他们缺乏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经统计,就所设定的三个问题描述,选择“非常同意”、“同意”和“基本同意”的老人占比达50.17%:,而选择“基本不同意”、“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的人数占比的平均值为49.83%。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受访老年人中,总体上约有半数老年人认为自己具备信息意识,而另外半数自认为比较缺乏信息意识。此外,老年人信息意识的缺乏在三项测度上均有体现,即约有半数的老年人认为自己信息敏感度、信息获取习惯及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主动性都处于缺乏状态。

表2 老年人信息意识三项测度选择的人数

(2)老年人信息意识三项测度均值状况

数据分析显示,受访老年人对上述三项描述做出判断后的总体均值为3.49,在数值“3”(基本同意)和“4”(基本不同意)之间。因而很难给该群体的信息意识状况下一个准确的结论。但可以明确的是,整体上老年人的信息意识还很薄弱。

此外,通过老年人对三项测度选择的均值状况,可以从三个方面反映老年人信息意识的缺失状况。如图3所示,老年人对信息的敏感度、信息获取习惯、信息利用的主动性这三项选择的均值介于数值“3”(基本同意)和数值“4”(基本不同意)之间,而标准差分别为1.397、1.451及1.523,均在1.4附近。这说明大部分受访老年人缺乏基本的信息认知和敏感度、基本的信息获取习惯以及基本的利用信息的意识。

图3 老年人信息意识三项测度均值

以上分析论证可得出如下结论:从总体上看,我国老年人信息意识还处于非常薄弱甚至缺失的状态。

4 老年人信息意识存在什么问题

上述分析已说明,老年人信息意识薄弱是其信息意识存在的最大问题。再仔细分析,老年人这种薄弱的信息意识在以下方面表现最为明显。

4.1老年人对信息的甄别意识严重缺失

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是信息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信息的敏感度不仅包括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对与信息相关的事物或事件的联想程度、对利用信息产生的后果的认知程度,还包括对信息真伪的甄别意识,老年人在此方面尤其缺失。

仔细分析老年人的受骗案件,不能说其对信息没有敏感度。总体来说,他们对 “公安局”、“免费”、“保健”、“赠送”等相关的信息会很敏感。然而最根本的问题是,他们对这些信息的敏感度仅仅停留在它们所传达的内容可能给其带来的利益、伤害等上面,即他们只能意识到这些信息的重要性,却无甄别这些信息的意识。上述案件中的老人在此方面都存在问题。如案例二,王阿婆收到附有现金卡的宣传材料,资料称其药品降血糖效果快,患者购买便可享受优惠。阿婆电话咨询了优惠条件后购买了降糖药[2]。这说明王阿婆已经意识到宣传资料对其健康和节省开支的重要性,否则她不会致电咨询。但王阿婆严重缺乏判别信息的意识,若其有基本的甄别意识,就会发出一系列质疑:是谁发的宣传资料?降糖药由谁生产?药品一般在医院或药店出售,为什么这个降糖药要电话邮购或网上邮购?通过这种途径买来的药品有保障吗?显然王阿婆没有以上疑问,盲目相信宣传资料及电话内容而最终受骗。4.2 老年人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获取和利用习惯

对于信息获取习惯的测度,54.9%的老年人认为其有信息获取习惯,但45.1%的老人主观上认为其没有。这就意味着,相关媒体对老年人受骗上当事件的报导,至少有45.1%的老年人因欠缺信息获取习惯而不太可能知晓。那么对于另外54.9%的老年人,是否就能完全知晓呢?本研究对老年人信息获取渠道的调查结果显示,电视是其获取信息的首选渠道(占比96.5%)。即使是月收入在500(含)元以下的老年人,也有77.2%的电视拥有率。其次是广播(占比66%),再次是亲朋好友(占比56.7%),而电脑网络是老年人几乎不用的渠道(占比4.5%)。然而本文前述老年人上当案例,都来源于网络。且据作者调查,电视对这类案件报道与网络相比具有报道量少、报道频率低、留存时间短等特点。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老年人最常用的信息获取渠道并不利于获取能帮助其防范骗局、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信息。再就老年人对电视的利用情况看,据调查,绝大多数老人日常看电视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并非有意识地获取特定信息。事实上他们对其他信息的接触,只是娱乐时产生的附带性结果。也就是说,他们对相关信息的获取,仅是一种被动接受行为,具有碎片化、临时性等特点。这种被动性、非有效性的信息获取习惯不利于其在平时积累相关的识别骗局的信息和意识,更不利于其在遇到骗局时会去主动获取相关信息来识别骗局。

4.3老年人对信息渠道的利用严重缺乏主动性和自发性

在案例六中,王老太太就严重缺失对信息渠道利用的自发性和主动性。这位老人在同一个事件上受骗两次。其虽第一次未证实电话真假就汇了钱,但一直心存疑虑,并有非常焦虑的表现。这说明其有求证信息真伪的现实需求。但其在接到第二通欺诈电话前的5个月内,没有利用任何信息渠道获取其需求信息。而王老太太退休前是一位医生,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好的经济基础,其无论是与家人、亲朋好友的沟通,还是对电话、手机及网络的利用均不存在任何使用技能和经济上的困难。在此情况下,老太太不主动利用身边的信息渠道寻找信息,信息利用意识的不到位应是主要原因了。

4.4老年人对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的判断力存在严重偏差

在案例五中,苏老太太在接到欺诈电话后,坚持给犯罪分子汇钱,银行人员阻止无果,只能叫来民警。但面对银行人员和民警为其提供的真实、有效的信息,老太太却完全不利用,反而盲目地相信远在电话一方的骗子。这体现了苏老太太几乎缺乏对有效信息主动利用的意识,但更主要的是说明老年人对信息真伪缺乏判断力。“挡都挡不住地去受骗”是网上对类似苏老太太受骗案例的一个形象描述。

5 如何提高老年人的信息意识

老年人信息意识的薄弱,使老年人极易陷入骗局之中。为有效解决该群体的受骗问题,保障其晚年生活质量和权益,提高其信息意识是当务之急。

然而,信息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老年人整体信息意识的提高亦不是短期内便可实现的。因此,有效、快速防止老年人受骗的对策是着重提升老年人对欺诈、虚假信息的甄别意识及判断能力。对此,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使老年人处于防骗信息环境中,使其不断接触需要防骗、如何防骗的信息,倒逼其防骗意识及能力的提高。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不断向老年群体推送防骗信息,改善老年人信息结构,增大其防范性信息储备,使老年人能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自身防范信息的积累,具备基础的信息甄别意识及能力。据此,笔者提出防范老年人受骗信息的推送方案,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第一,明确推送的信息内容。信息甄别意识及能力是防止老年群体上当的两大关键要素,推送信息应从这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老年人信息甄别意识提升的关键在于促使老年人对受骗危害性的认知,从而保持防止上当的警惕性。老人受骗的真实案例最能直观地让其体会到上当给人身、财产等带来的危害,使其产生危机感,认识到防范意识及信息甄别的价值。其次,信息辨别能力包括依靠自身经验及知识储备判断信息真假的能力及通过其他渠道获取帮助其识别信息的能力。因此,针对提升老年人信息辨别能力的信息推送,不仅包括防骗知识,还应包含如何获取辅助辨别信息等内容。

能否获取到辅助性辨别信息直接影响老年人对信息真伪的判断,尤其是难以依靠自身经验及知识辨别信息真伪的老年人。这就要求信息推送主体对这类信息的推送不能仅停留在简单罗列其有哪些信息获取渠道的层面上,而是根据老年人防骗信息需求,描述出相应的信息渠道及其信息分布特征,旨在使该群体了解辅助性信息资源的分布情况。这不仅能提高他们找寻信息的准确度,也能促进他们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主动性。

第二,明确信息推送主体。老年人是社会一大弱势群体,其生存、生活状况应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各级老龄办、公共图书馆及社区,均是公共信息服务主体,应扮演信息推送的主要角色。其次,医院、银行等机构的公益性质远大于其他类型的社会企业,具有“可靠性”社会标签,也因此常被不法分子利用以实施骗局,故这类机构也应肩负起防止老年人受骗的社会责任。而传媒机构具备一定的公益性质,其广泛的宣传效应,更能促使老年人防骗信息的传播。其中,电视媒体是老年群体最常使用的信息获取媒介,应主动承担更多推送信息的义务。其三,老年人的子女等亲人作为与老年人关系最为密切、接触最多的人,更应主动、及时向老年人传输防范上当的信息。

第三,制定信息推送方式。由于老年人的记忆力及理解能力下降,推送方式的制定应以便于老年人掌握和利用为原则。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方式:一是讲座推送。即举办讲座,老年人与能与宣讲人员面对面交流。比如,相关信息推送主体邀请公安机关相关部门的警官、负责小区治安的警务人员、银行的工作人员、医务人员等专业人士、有过受骗经历的老年人给老年人举办防骗讲座。二是宣传册推送。将各种常见骗局及防骗方法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编制成小册子,免费发放给老年群体。如2014年12月,全国老龄办向城乡老年人免费发放15万册《中国老年人防诈骗指南》[10]。三是信息地图推送。这是指绘制并向所有老年人发放有针对性的辅助辨别信息地图。作者尝试设计了这种地图的雏形(见图4),其是根据老年人的信息需求,尤其是防骗信息的需求,对每类辅助性信息的获取渠道及其资源分布情况进行梳理,并绘制成图,其功能是使老年人能有效、迅速地定位到其需求信息。四是电视节目推送。就是将已经报道的各种受骗案件归类整理后在专门的老年人电视栏目或频道(如夕阳红)中不定期地滚动播出。

图4 老年人信息地图

第四,制定相关监督管理机制。防骗信息推送方案要落到实处,需要建立监督管理机制。政府部门及各级老龄委是老年人权利的保障机构,应承担相关的监管职能。在具体监管中,应制定明确的信息推送标准,包括推送频率、推送内容、信息推送受众范围、受众量。还应定期对信息推送情况进行评估,对未达标准的主体进行相应的督促等。

第五,各信息推送主体应各尽所能,相互协作,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推送。由于各信息推送主体功能及社会职责存在差异,在具体的信息推送服务中应紧密结合自身优势来开展工作。其总体原则是,各尽所能、优势发挥、协同配合。

政府相关部门应主要承担整个方案的组织协调、实施、监督管理和经费提供等工作。

各级老龄委不仅需要积极主动组织老年人防骗信息的推送活动,还应关注老年人维权状况,尤其是老年人受骗后的维权情况;在组织推送防骗信息的过程中,注重相应维权信息的提供和代为维权等。

公共图书馆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及信息服务优势,应承担主要信息推送职责。总的来看,其有两个主要职责,一是与社区配合,定期组织面向老年人的各种免费防骗讲座。二是与老龄委、医院、银行等部门合作,编制老年人防骗宣传图册等,并向老年人群体免费发放。此外,欺诈分子欺诈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变化,公共图书馆编制防骗材料应根据新受骗案例的出现而不断丰富。

社区是老年人最易接触的公共信息服务机构,应配合政府相关部门、老龄委及公共图书馆等信息主体组织信息推送活动。社区还应成为信息推送的主要场所,以便于老年人积极参与防骗讲座、获取防骗手册。另外,社区还应辅助政府相关部门收集老年人对防骗信息的接收效果,以及时调整信息推送计划。

医院、银行等机构具有专业知识优势,他们的主要职责有两点,一是着重编制专业性的防骗知识手册。就医院而言,其应针对老年人对健康的认知误区、知识盲点等编制知识小手册,在老年人去医院就诊、体检时免费向其发放。就银行而言,其应在银行办事大厅、柜台等客户办理业务的地方设置各种警示标语或提供金融诈骗防范知识手册等。二是为政府部门、公共图书馆、各级老龄办及社区举办的讲座及防骗材料的编制提供宣讲人员及专业知识的支持。

媒体机构应搜集老年人受骗素材,结合防骗知识,制作以防止老年人上当受骗为主题的固定节目,并专门开办相应的电视频道或栏目,或在已有的老年人栏目或频道中反复播送。

老年人的子女等亲人应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向老年人传播各种防骗信息,向老年人提供各种获取防骗信息的便利,同时还应关注老年人心理动向,及时阻断老年人的受骗倾向。

该方案的落实,不仅有助于增强老年群体的信息甄别意识和能力,还有利于促使老年人对自身信息需求的认知,从而使老年人处于需要信息、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良性循环中,逐步达到增强整体信息意识的效果。

(来稿时间:2015年12月)

1.凤凰网. 大连700老人被“免费”骗走900多万[EB/OL]. [2015-03-20].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4_01/14/ 32990135_0.shtml

2.央视网.网购的降糖药差点夺了花甲老人命[EB/OL]. [2015-03-23.]http://jiankang.cntv.cn/20120305/100696.shtml

3.中国新闻网. 预约卡惊喜卡环环相扣,浙江宁海70名老人受骗[EB/OL]. [2015-03-22].http://www.chinanews.com/fz/2014/ 02-13/5833153.shtml

4.凤凰网. 郑州老人花12万买藏品经鉴定才值几百元,患上抑郁[EB/OL]. [2015-03-20].http://news.ifeng.com/a/20141126/42574016_0.shtml

5.凤凰网.“多管闲事”,保住了老太的18万元[EB/OL]. [2015-03-24].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6/19/ 26540918_0.shtml

6.人民网.杭州78岁老太被骗104万 ,骗局持续5个月家人毫不知情[EB/OL].[2015-03-21].http://gd.people.com.cn/BIG5/ n/2014/0423/c123932-21062941.html

7.央视网. 骗子假冒大医院“义诊”,老两口被忽悠14000元[EB/OL].[2015-03-20].http://news.cntv.cn/20111208/124260.shtml

8. 韩明安.新语词大词典[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550

9. 谢新观.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97-98

10.人民网.全国老龄办向城乡老年人免费发放15万册《防诈骗指南》[EB/OL].[2015-03-20].http://world.people.com.cn/ n/2014/1211/c1002-26188906.html

Information Awareness of Old People and Promotion Countermeasure——in the Perspective of Deceived Old People

Duan Wenhui Zhao Yuan
(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Sichuan University )

〕The event that old people being deceived has strong effect on old people’s later life, whether the aged having information awareness or having strong or weak information awareness have decisive influence on preventing from being deceived. The survey found, in general, the old people’s information awareness is very weak or even missing in China, additionally they have four problems in information awareness : serious lack of information identifying awareness,no effective habit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utilization,the severe absence of the initiative and spontaneity of utilizing information channels, serious biases of information judgment. To promote the information awareness of the elderly and improve the later life of this group, suggest implementing systematic procedure of information push for avoiding the old being deceived.

〕Old people Being deceived Information awareness Information push

D035-39

* 本文为国家社科“社会弱势群体公共信息服务权益保障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项目编号:12BTQ021)和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社会公正与公共危机控制研究”创新基地“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创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之一。

端文慧(1992-),女,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图书馆学硕士,研究方向:信息咨询、信息检索与分析;赵 媛(1965-),女,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猜你喜欢

老年人意识信息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意识不会死
订阅信息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展会信息